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宁波。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 B、提倡步行或骑单车等出行方式 C、对垃圾分类后再放入指定的垃圾桶 D、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 2. 下列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取用氯化钠固体 B、 称量氯化钠固体 C、 量取水的体积 D、 溶解
  • 3. 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制造云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 4.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气体不可直接从空气中分离获得的是( )
    A、用作医疗急救的氧气 B、用作焊接保护气的稀有气体 C、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氮气 D、用作清洁燃料的氢气
  • 5. 光的色散说明白光是一种复色光,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其中对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图中能正确表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的是( )
    A、 B、 C、 D、
  • 6.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塑料吸盘“粘”在墙上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入肌肉里
  • 7. 2019年1月,嫦娥四号到达月球后,搭载的棉花种子长出了嫩芽,这标志着人类在月球上完成了首次生物实验。棉花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A、  有性生殖 B、营养繁殖 C、组织培养 D、分裂生殖
  • 8. 某“天气瓶"通过樟脑在酒精溶液中的结晶情况反映气温变化。如图为该“天气瓶”在三种不同气温下的状况,则瓶内溶液一定为相应气温下樟脑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 9. 如图是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进行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Ⅱ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C、Ⅲ是用肺呼吸的生物 D、Ⅳ是完全变态发育
  • 10. 古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是某些苔藓植物的结构,并不是真正的花。关于苔藓植物和牡丹的生殖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均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B、两者均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C、苔藓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牡丹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D、苔藓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牡丹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 11. 如图所示,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瓶中,要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则集气瓶中的固体可能是( )

    A、氢氧化钠 B、硝酸钠 C、蔗糖 D、食盐
  • 12. 如图电解水时,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将一定质量0.1%的氢氧化钠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中产生气泡速度比A中快 B、溶液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增大 C、A中收集到的是氧气 D、溶液减少的体积就是产生气体的体积
  • 13.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火柴头垂直向上燃烧时容易熄灭,是因为热空气增大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B、图甲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易燃烧,因为火柴梗不断被加热和受到热气流带来空气的助燃 C、图乙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线圈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到蜡烛着火点以下 D、煤球制成蜂窝煤后燃烧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 14. 2019年宁波市着力打造“一路一花,一路一品”,计划建成多条特色花卉景观大道。如图是以月季为主要观赏花卉的丽园北路美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月季是被子植物 B、花是月季的生殖器官 C、嫁接可以使同一株月季上开不同颜色的花 D、丽园北路上的所有月季是一个生物群落
  • 15. 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量筒量取10mL水,仰视读数,会导致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氯化钠,若所用砝码已生锈,则实际量取的氯化钠质量偏小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量不足,会导致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会导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大
  • 16. “落地生根”的海棠繁殖能力特别强。请选出下面与海棠繁殖方式不同的一项( )
    A、农民将马铃薯块茎切成小块种植 B、温室育苗,培育无籽西瓜 C、用扦插的方法繁殖月季 D、实验室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水稻
  • 17. 小欢用针孔照相机(即小孔成像实验装置)观察蜡烛的烛焰,若保持小孔和蜡烛的烛焰位置不变,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正立的 B、若内筒位置不变,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 C、若向右拉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小 D、若向左推动内筒,半透明膜上烛焰的像将变亮
  • 18. 如表为家蚕卵孵化实验的记录,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蚕卵数(个)

    100

    100

    100

    培养温度(℃)

    16

    20

    30

    孵化出幼虫所需时间(天)

    10

    9

    8

    孵化率(%)

    90

    98

    68

    A、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蚕卵的孵化有影响吗?” B、控制蚕卵数相同符合单一变量原则 C、“孵化出幼虫所需要时间”和“孵化率”是实验结果 D、由表可知,家蚕卵孵化的最佳温度为16℃
  • 19. 下面是从受精到婴儿的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受精过程,是在卵巢内进行的 B、②~③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是在子宫内完成的 C、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交换物质 D、母体中产出的婴儿的性别差异属于第二性征
  • 20. 如图依次表示4个不同生态系统的有关数据或关系。①表示各营养级重金属富集后的积累量;②表示各营养级有机物含量;③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④表示能量金字塔。以下据图所绘的食物链,正确的是( )

    A、图①:丙→甲→乙→丁 B、图②:丙→乙→甲→丁 C、图③:丁→甲→乙→丙 D、图④:戊→乙→丙→甲→丁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 21. 回答下列光现象的相关问题:

    (1)、小科在湖边树阴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如图甲),这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太阳的像。
    (2)、在“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乙所示,圆筒的(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2. 如图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示意图,长柄上端与球形底部各开一小孔a、b。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向上提升长柄取酒时,应使开口a(选填“闭合”或“打开”),酒水不流出是由于的作用。

  • 23. 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根据图像的特征和信息,可以判定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在熔化过程中(选填“吸热”“放热”或“不吸热也不放热”)。

  • 24. 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填字母)。
  • 25. 你和你的同龄人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在青春期,男女同学的身高、生理和心理等方面都发生着显著的变化,你感受到这些变化了吗?请分析曲线图并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知女性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来得
    (2)、依据图乙的曲线可知,进入青春期后,男性的和女性的迅速发育。
  • 26. 青藏高原有一种蝙蝠蛾,它的幼虫生活在地下,喜食头花蓼等植物的根,当幼虫感染了某种真菌后会僵硬而死,继而真菌菌柄从它的头部长出,吸取虫体营养,这就是冬虫夏草。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蝙蝠蛾的生殖方式属于(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2)、这个生态系统中,从组成成分看该真菌属于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 27. 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组装顺序应为(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形成的。
    (4)、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
  • 28. 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日行灯的反光碗上面部分就开始发白,影响反光效果。
    (1)、初步探究

    【猜想】日行灯工作时的高温使反光碗表面物质熔化后变白。

    【查阅资料】反光碗材料为表面镀铬的团状模塑料,它的耐热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热变形温度为200~280℃,可长期在130℃下使用。铬的熔点为1800℃。

    【实验】该灯正常工作时,每20min测一次反光碗发白处附近的温度,发现温度逐渐升高,3h后保持在75℃左右。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分析评价】上述获取的证据能否支持猜想并说明理由:

    (2)、进一步探究

    【观察】发现灯座的焊接点附近有松香残迹。

    【查阅资料】松香外观为淡黄色至淡棕色(粉末为白色),有松节油气味,密度1.06~1.09g/cm3 , 软化点72~76℃,沸点约300℃,加热后能挥发,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提出假设】反光碗上面部分发白是由于松香加热后挥发并在反光碗上冷凝产生的。

    【制定方案】发白处用来清洗,使它溶解。

    【实验】按制定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固体溶解,反光碗重新变得光亮。

  • 29. 某生物科技小组利用桂花枝条作为材料,试图找到某种植物激素(简称NAA)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于是设计如下实验:

    ①配制一系列的NAA溶液,浓度分别为10、100、200、300、400、500(mg/L),相应编号为A、B、C、D、E、F;

    ②选用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的桂花枝条30根,随机平均分成6组;

     ③将6组枝条分别浸泡在步骤①配置的NAA溶液中;

    ④一段时间后,将上述6组枝条取出,然后分别扦插到相同条件的环境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⑤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并统计各组枝条生根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
    (2)、分析图示,可以得出NAA溶液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组。
    (3)、枝条扦插到土壤中生长出新植株的方式属于生殖。
    (4)、本实验除变量不同外,所选用的桂花枝条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为一致,并在相同的适宜环境条件下培养的目的是
  • 30. 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其结构如图甲所示。

    (1)、为了探究双层陶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人员用相同的双层陶罐,分别在不同的风速、空气相对湿度(RH)条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层陶罐的降温效果指数(降温效果指数越大,表明降温效果越好),结果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不同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2)、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降温速度更快。试解释其原因:

四、解答题(每题9分,共18分)

  • 31. 2018年5月15日,四位志愿者从“月宫一号”走出,标志着“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月宫一号”与外界密闭隔绝,志愿者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可在系统内循环再生,其中饲养的黄粉虫以蔬菜老叶等为食,并能为人提供优质动物蛋白,与前一次实验相比,新增加了一个植物舱,植物种类增加到30多种。请回答:
    (1)、写出这个密闭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
    (2)、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可看成一个
    (3)、植物种类的增加,提高了生态系统的 , 使该生态系统更稳定。
  • 32. 如表是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1)、1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g。
    (2)、20℃时,将10g硝酸钾加入40g水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3)、如图是硝酸钾溶液的变化情况,请写出一种可采用的操作方法。(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