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13 类型:期中考试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
1. 一个五角形的光源垂直照射在一个三角形的小孔上,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像是( )A、三角形 B、五角形 C、圆形 D、方形2. 在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取用块状木炭一般用( )A、手拿 B、药匙 C、纸槽 D、镊子3. 霓虹灯能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由于充入了(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4. 今年以来已发生多起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房屋烧毁。下列关于火灾及逃生、急救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 B、高楼发生火灾,应该跳楼逃生 C、高层住房着火,在等待救援时打开所有门窗 D、在火场的浓烟中逃生,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势前行5. 有两杯水放置了一段时间,但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地方,则( )A、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 B、在阴凉地方的水的温度高 C、两杯水温度的高低无法进行比较 D、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6.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阳光穿过森林形成的光斑 B、用伞挡住阳光 C、阳光穿过整个大气层 D、鸽子在阳光照射下在沙滩上形成影子7.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都是澄清、透明、无色的 C、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析出晶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8. 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热量变化,因此,不同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有所不同。下列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钙固体 B、氢氧化钠固体 C、硝酸铵固体 D、蔗糖固体9. 近地面的臭氧是由于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臭氧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臭氧是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之一 C、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会导致臭氧污染 D、佩戴口罩能有效阻挡臭氧的吸入10. 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 C、熔化小于一半 D、熔化超过一半11. 下列关于阳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A、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 B、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因为紫外线具有较大的能量 C、红外线的热效应显著,可以加热物体 D、紫外线可用于检测纸张上是否含荧光剂12.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下列操作中最好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13. 小明在家过周末,想到一些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弄湿后,开窗通风干得快,是加快空气流通,使蒸发加快 B、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会“流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C、烧开水后,看到“白气”是汽化现象 D、看到用久了的白炽灯变黑是钨先升华后凝华14.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主要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铁丝燃烧,发生蓝紫色火焰 D、木炭燃烧,发出白光15. 同学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选用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分别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水,放在同一张实验桌上,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A、液体的温度有关 B、液体的种类有关 C、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D、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16. 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A经过下列变化,相关说法科学的是( )溶液A 溶液B 溶液C
A、溶液B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B可能是饱和溶液 C、溶液C可能是饱和溶液 D、将溶液C再蒸发10g水,析出的晶体一定是5g17. 天气一暖和,同学们就喜欢吃雪糕,一天,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她又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18. 如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此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B、理论上若得到8mL的氧气,可同时得到16mL氢气 C、电解水时需通直流电 D、与电源负极连接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9. 今有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以下操作无晶体析出或固体全部溶解)(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6g氢氧化钠固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氢氧化钠溶液30g20. 20℃时,把36g氯化钠放入64g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约为26.5% C、溶液质量为100g D、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二、填空题(21~24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9分)
-
21.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阳光给地球带来的光和是太阳辐射能的主要形式;太阳能电池板一般是黑色的,气象站的百叶箱涂成白色,这说明物体的吸热本领与颜色的关系为。22. 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1)、水循环的动力是。(2)、上述B环节中水发生的物态变化的名称是。23. 一条彩虹飞架天空,这是大家都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彩虹的最上边是色。在彩虹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是光的。观察彩虹时,应(选填“背”或“面”)朝太阳。24. 小付买了一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成了小水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5.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1)、应选用颗粒(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图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26. 小丽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如图甲),当水温升到80℃时,小丽开始计时,每隔1min用水银温度计测一次水的温度并记录。然后,小丽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2)、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 , 再观察水是否沸腾。27. 现有20℃时的100g某溶液,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了2g溶质,第二次继续蒸发10g水,析出了5g溶质,根据以上情况判断,20℃时该溶质的溶解度是g,原来的溶液中溶质有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8. 结合如图中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1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2)、20℃时,将20g氯化钠加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将5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10℃,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A、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B、降温后的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29. 所有的气体都可以被液化,但每一种气体都有一个特定的温度,在这个温度以上,无论怎样压缩体积,气体都不会液化,这个温度叫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物质以液态形式出现的最高温度,各种物质的临界温度不同,有的高于常温,如水是374℃,酒精是234℃,因此在常温下它们通常以液态出现;有的低于常温,如氧是-119℃,氢是-240℃,所以我们平时常认为它们是气态的。
由以上知识可知:
(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但对于某些气体,只使用的方法是不行的,还要。(2)、将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采用降温液化的方法分离时,首先液化的将是。(3)、氧的沸点是-183℃,氮的沸点是-196℃,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化的空气提取这些气体,当温度升高时,液态空气沸腾,首先分离出来的是____。(填字母)A、氧气 B、氮气 C、氦气 D、同时分离出来30. 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小兰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验证,待集气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 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写一种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
31. 为了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将实验中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导入A、B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的现象是。(2)、B装置中的现象是 , 说明二氧化碳 , 且密度比空气 , 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32. 书籍和棉被等久放在房间中容易长霉菌,为了除湿、杀菌,人们经常将它们放在太阳下晒。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对此产生兴趣。他们提出了“阳光中哪种辐射可以杀菌”的研究课题,并制定以下实验步骤:
⑴查阅资料:知道阳光主要由红外线、和紫外线组成。
⑵提出假设:红外线也可能有杀菌功能。
⑶实验并记录数据:
光的种类
红外线
红光
黄光
绿光
蓝光
紫光
紫外线
光照前细菌菌落数
20
20
20
20
20
20
20
光照时间
4h
4h
4h
4h
4h
4h
4h
光照后细菌菌落数
20
20
20
20
20
20
0
⑷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阳光中具有杀死细菌、霉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的辐射是。
33. 某同学欲配制70g 5%的NaCl(氯化钠)溶液。该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1)、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是g,若称量时操作①出现了右盘略低的现象,接下来的具体操作是。(2)、量取水时,应选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而不选用200mL的量筒,其目的是。(3)、小明同学在配制溶液时出现了如下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有____(填字母)。A、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B、氯化钠固体不纯 C、按照操作②的方法读数 D、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34. 小明用大小不同的玻璃罩罩在两组点燃的蜡烛上(如图甲),观察发现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B组实验低处烛焰先熄灭。为了探究玻璃罩中烛焰熄灭顺序不同的原因,小明以A组为研究对象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将6个盛有等量澄清石灰水的敞口容器固定在铁丝上,点燃蜡烛,立即用小玻璃罩罩上(如图乙),分别记下各容器内石灰水变浑浊所需的时间。多次重复实验获得数据如表。
容器编号
1
2
3
4
5
6
平均时间(s)
3.2
3.8
5.0
7.1
11.1
19.0
实验二:将3支温度计分别挂在小玻璃罩内不同位置(如图丙),点燃蜡烛,一段时间后发现温度计①示数明显增大,温度计②③示数增大不明显。
(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推测A组实验高处烛焰先熄灭的原因是。(2)、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3)、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对B组实验现象做出简要解释:。四、解答题(35题5分,36题6分,共11分)
-
35. 在《空气的存在》一课中,教材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活动:“用粗铁丝做的夹子夹住空易拉罐,并向空易拉罐中倒入少许水。然后对易拉罐加热,有大量水汽逸出时,把易拉罐开口朝下扣在冷水中(不要扣入得太深),观察现象。”如果实验现象能成为空气存在的证据,活动中应该看到什么现象?请你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36. 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液体,如图所示,已知可能是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因保管不当,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钠”和“30%(质量分数)”字样。小科查阅了室温(2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表。
物质
氯化钠
氢氧化钠
溶解度(g)
36
109
(1)、根据试剂瓶上的标签和查阅的资料,小科判断出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 请说明原因:。(2)、小科从此瓶试剂中量取30g该溶液,需加水多少克后能将其稀释成10%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