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复习专题04:声音与听觉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13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刺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皮肤是我们人体最大的组织,可以感受冷热、压力等功能 B、近视眼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矫正 C、当人从明亮处到暗处时瞳孔会缩小 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 2. 在医院、图书馆、纪念馆、影剧院等公共场所保持安静,轻声接打电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 3. 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内某些路段禁止汽车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跳广场舞时要把音量调小一些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绿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减少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 4. 下列属于从传播环节防治噪声的是( )
    A、教室内请勿大声喧哗 B、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 C、城区道路口安装分贝仪 D、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 5. 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 6. 美国贝尔通讯公司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信用卡,这种卡只对它的主人的声音作出反应,这种信用卡设计的主要依据可能是( )
    A、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不同的人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声音的频率不同
  • 7.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 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耳朵突然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 C、家人之间说悄悄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 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 8. 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废墟中是通过敲打铁管、预制板等物体而获得营救的,这是因为这些物体的( )
    A、导热性好 B、传声性好 C、硬度大 D、挡光性好
  • 9. 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到铃声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

    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0. 在敲响大古钟时,停止对大古钟的敲击后,大古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 B、大古钟还在振动,空气也还在振动 C、声音传入人耳需要一段时间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 11. 同学们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听不到回声,原因是( )
    A、教室的窗户开着,不存在回声 B、教室的墙壁把声音全部吸收了 C、老师发出的声音被同学们的衣服全部吸收了 D、回声比较弱,而且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区分不出来
  • 12. 手机培养了许多“低头族",长期看手机会损伤对光敏感的细胞,使视力下降;面长期用蓝牙耳机则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上述两类细胞分别位于( )
    A、外耳道  虹膜 B、视网膜  耳蜗 C、鼓膜  瞳孔 D、耳蜗  脉络膜
  • 13. 如图为人耳的结构示意图,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的(    )

    A、 B、 C、 D、
  • 14. 如图所示,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弱,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铃声逐渐变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该实验现象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C、听不见铃声,是由于玻璃罩反射了声波 D、听到铃声逐渐变响,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强
  • 15. 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提醒全球人类注意爱护自己的耳朵,生活中关保护措施错误的是(   )

    A、预防耳内进水,防止①发炎 B、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可保护② C、上呼吸道感染后及早治疗,可避免引发③处炎症 D、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④导致耳聋

二、填空题

  • 16. 各种管乐器在演奏时,乐音是管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在进行管乐器的演奏过程中,当用手指堵住管上不同位置的孔时,就改变了振动部分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了所产生乐音的
  • 17. “会说话的汤姆猫”是一款手机宠物类应用(如图所示)。游戏时,当你对着它讲话,它就会模仿你的腔调学舌,非常好玩。“汤姆猫”和人说出的话虽然语义相同,但由于两种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所以能够区别出来。

  • 18. 观察如图所示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喇叭放音时,小纸屑“翩翩起舞”,说明
    (2)、用棉线连接“土电话”并绷紧棉线,能实现10 m间通话,这表明
    (3)、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声音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表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棉线的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5)、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 19. 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现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 , 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不能传声。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 20.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有水花溅起的现象(如图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越来越小,这里越来越小的指铃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这里在实验的基础上还运用了的科学方法。

  • 21. 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选填“音色”、“音调”或“响度”)必定发生改变。

  • 22. “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科学角度来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 23. 如图是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接受声波信息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②内;
    (2)、听神经将信息传到人的形成听觉;
    (3)、人耳能分辨出钢琴声和小提琴声的主要依据是       (填字母)。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 24. 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被敲击的瓶子发出的音符与瓶中空气柱长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音调的高低与空气柱长度的关系是
    (2)、往热水瓶或杯子里倒水,有经验的人不用看,就可以根据声音判断水是否快倒满了,这是因为
  • 25.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而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来判别的。

三、实验探究题

  • 26. 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钢丝

    10cm

    0.2mm2

    钢丝

    10cm

    0.1mm2

    钢丝

    5cm

    0.1mm2

    钢丝

    5cm

    0.1mm2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  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7. 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明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l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传播到人的耳朵的。
    (2)、当人的头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看不见表,这说明 , 同时也听不见表声;如果此时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安放一块平面镜,调整平面镜的角度直到眼睛能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能/不能)像光一样反射。
    (3)、用海绵板代替平面镜,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强/弱)于玻璃板。

  • 28. 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了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厘米)

    横截面积(毫米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 02

        D

        铜

        80

        0. 76

        E

        铜

       100

        0.76

        F

        铜

        80

        1. 02   

        G

        铁



        H

      纤维

      100

        1. 02

        I

      尼龙

      100

        1. 02

    (1)、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的三根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的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编号G处填上所缺数据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四、解答题

  • 29. 在列车进站暂停时,列车的保养工常用榔头敲打机车的各有关部件,这是为什么?


  • 30.

    如图所示,往暖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中水位的高低.请你简要说明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