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复习专题: 07修辞手法及使用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06 类型:复习试卷

一、单选题

  • 1. 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B、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2. 下列各句对比兴手法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来比喻这里的革命战士团结。) B、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诗人如同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母亲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C、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糜子和谷借指当时的延安大生产运动,红旗指正确的政治方向,书指学习的“马列”、毛泽东著作。) D、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浪潮!(歌颂了党的领导。)
  • 3.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我爱皎洁的月华,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来挑着照路的灯笼。 C、那时自己对人情世故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D、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 4. 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做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C、当说必说,不要怕丢了“乌纱帽”。 D、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 5. 下面几个句子,是对排比修辞方法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排比是结构上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构成,成串排列,以增强语势。 B、排比是侧重于同一词语或同一句子一再出现,起到强调突出作用。 C、运用排比可以是句子两两相对,句式整齐,可以由两个句子构成,也可由三个以上的句子构成。 D、运用排比的目的是增加语言的感染力,使被描写对象形象、生动。
  • 6.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    )
    A、说明    拟人    比喻 B、叙述    拟人    比喻 C、描写    对偶    拟人 D、抒情    比喻    拟人
  • 7. 对《大自然的语言》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称为物候学。 B、“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点明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C、第二段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D、“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一句,运用拟人修辞方法,把大自然中的物候为农民操心的心情写得生动形象。
  • 8. 对下列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②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③即使是最激越、最欢快的歌曲,一个人唱起来,不也有点寂寞吗?

    ④雌莺孵卵时,雄莺在旁边千呵万护,与它共同迎接小生命的降生,直至长大后也不分离。

    A、①比喻    ②排比    ③反问    ④拟人 B、①比喻 排比    ②反复    ③反问    ④拟人 C、①排比    ②反复    ③设问    ④拟人 D、①比喻 排比    ②排比    ③设问    ④拟人
  • 9. 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B、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C、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 D、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 10. 对《安塞腰鼓》写作特点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课文多用短句表现内容,简洁有力,铿锵激昂。 B、文章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通过鼓在搏击、情在燃烧,歌颂了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 C、课文自始至终,一直保持着快速的节奏。快节奏使内容表达得更热烈,更激荡,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D、文章采用了平实叙述的方式,没有使用修辞方法。
  • 11. 对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夸张)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借代)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 12. 对下列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A、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离开母亲约束时内心的无比畅快和喜悦。 B、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得能朋友们的帮助时内心的无比畅快和喜悦。 C、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和朋友们一起去看戏的畅快和喜悦。 D、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能自由地独自去看戏的畅快和喜悦。
  • 13. 下面运用比喻的一句是(    )
    A、母亲永远想念我,如同我永远想念她一样。 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C、耳朵里好像真的听见一片朗朗读书声。 D、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14. 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拟人) B、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比喻) C、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拟人) D、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夸张)
  • 15. 下列修辞手法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C、当说必说,不要怕丢了“乌纱帽”。 D、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 16. 对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嫩绿的芽儿,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排比、拟人) B、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对比、夸张) C、海浪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反复、拟人) D、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是母亲的情怀。(拟人、比喻)
  • 17. 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借代) B、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 C、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比喻) D、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拟人)
  • 18. 下列修辞手法应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B、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C、当说必说,不要怕丢了“乌纱帽”。 D、无数条淙淙流淌的小河就像大地上的脉搏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跳动着。
  • 19. 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
    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幅青绿山水画。 C、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D、(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 20. 读《回延安》,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喊“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 21. 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C、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D、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 22.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B、与秋天一样,我们的春雁每天都要去玉米地作一次旅行,但绝不是偷偷摸摸进行的。 C、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 D、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二、填空题

  • 23. 指出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②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 24. 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②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③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④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 25. 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③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④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 26. 读诗《回延安》,“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了的修辞。

  • 27. 读课文,按内容填空。 

    作者描写大雁,主要应用了修辞,描写了大雁的。在作者心目中,大雁具有观念。它们的迁徙是一首 , 它们和人类一样有感情,有灵性。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大雁的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