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与朱元思书课时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16-09-1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双基积累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

    ①水皆缥碧   

    ②急甚箭   

    ③争高直   

    泠泠作响   

    天者      
    ⑥横上蔽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3.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 4. 读《与朱元思书》,按原文填空。

    ①负势竞上,;争高直指,

    ②蝉则千转不穷,

    , 望峰息心; , 窥谷忘反。

    ④文中描写富春山的全貌的句子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⑤《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文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 5. 下列对课文《与朱元思书》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一句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富春江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体气象。 B、文中通过写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湍”这三个特点来表现富春江水之“异”。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出富春江山水巨大的诱人魅力,令人陶醉其中,流连不已。 D、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向往自然、寄情山水的情感。

二、课内阅读

  • 6. 阅读课文《与朱元思书》,完成小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流飘荡   

    ②猛浪若   

    ③互相轩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3)、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美文品析

  • 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陶庵梦忆》)

    【注】①拏:撑(船)。②毳(cuì)衣:毛皮的衣服。③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hànɡ dànɡ):天上的白气。④芥:比喻细微,微小。⑤白:酒杯。

    (1)、写出选文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①互相邈   

    谷忘反   

    ③上下白   

    下船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急湍箭/人之所欲莫于生 B、百叫无/以为妙 C、饮三大白/项为之 D、姓氏/真无马邪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填空和简答。

    ①【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乙】文中“雾凇沆砀……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几句意境优美。有人依此作了一幅画,请你为这幅画加个标题。

    ③【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