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1-24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záo)    开(zhàn)    蝉(duì)    疲倦不(kān) B、傥(tì)     士(shēn)    食(zhuó)   人迹至(hān) C、捻(cuō)    拼(zòu)     争(zhí)    然大悟(huǎng} D、谷(bǐ)     盼(qǐ)      甲(kuī)    不求甚(jiě)
  •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慈爱   依恋   纠纷   混为一谈 B、感慨   激荡   悔恨   小心冀冀 C、倘若   鉴赏   和蔼   三省吾身 D、羞惭   云霄   博学   截然不同
  • 3.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B、在2016年4月中旬的云南万人捉鱼狂欢活动中,捉鱼大军浩浩荡荡涌入南垒河,顿时河岸上下人声鼎沸 , 人欢鱼跃。 C、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D、我登上雄伟壮丽的长城,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再塑生命的人》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特色,感情真挚而深沉。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孔子编写的记录自己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标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和范围。 D、《〈论语〉十二章》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经典论述,都是蕴含着精深哲理的名言警句。

二、其他

  • 5. 将备选的三个短语分别填入下面语段中的括号内,使表达准确连贯。(只填序号)

    王蒙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还是写小说更文学,更想象,更自由,更留下了创造、理解、发挥,更真实的虚构,更鲜明的直观,还有懂与不懂、的空间。

    ①五体投地与气急败坏

    ②竖大拇指与评头论足

    ③看得下去与看不下去

三、默写

  • 6.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某同学学习时只知道死记硬背,却不爱动脑思考,你可以用《论语》中的“”来劝诫他,让他明白学与思的关系。
    (2)、2017年2月18日成都首届海棠花节开幕,当地百姓兴高采烈,喜迎八方宾客,正如《论语》中所说“”。
    (3)、“求知至乐”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的核心教育思想之一,这一教育思想也是对《论语》中孔子“”教育教学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四、语言表达

  • 7. 在横线上写一句话,使之与前后文构成结构一致、内容相关的排比句。(注意书写工整、规范)

    给予是一种幸福。溪水的幸福,是能让鱼儿自由来去;;天空的幸福,是能让鸟儿展翅翱翔。

五、现代文阅读

  • 8.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国学”热,一些“读经班”“国学班”办得如火如荼,这些班让学生诵读、背诵诸如《三字经》 、《弟子规》 、“四书五经”之类的传统启蒙教材,有时还学习着装作揖等古代礼节。所谓“国学”,简而言之,就是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一些专家和老师认为当前的学校教育对传统文化继承太少,导致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丢失不少。很多孩子不懂礼貌,不会与人相处,自私自利,不会关心他人。对此,你班进行了一系列活动。
    (1)、国学常识了解。国学经典中的“四书”除了大家熟知的《论语》和《孟子》外,还有哪两本?请写出来。
    (2)、有同学对学习文言文有抵触情绪,认为太难懂,现在又不用文言说话和写文章,干吗还浪费时间精力?请你针对这种想法进行劝说。
    (3)、你觉得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国学素养?(至少两条)
  • 9.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火车上的故事

    尤今

        ①晚上,我由广东湛江市搭乘火车到广州去,八个多小时的路程,买了四人同室的软卧票。尽管觉得和素昧平生的人同室共寝是一件十分别扭的事,然而,别无其他选择,也只好随遇而安了。

        ②进入那间极为局促的车厢寝室时,已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妇人坐在里面了。淺灰色的高领套头毛衣,极为得体地配以铁灰色的西式套装衣裤;染黑了的短发,一丝不苟地梳得整整齐齐;方形的细框眼镜,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一股斯文淡定的书卷味儿。

        ③攀谈之下,知道她是广州一份知性杂志的主编,几天前专程到湛江去约稿,现在,大功告成,启程回家。由于志趣相投,我们谈得十分投缘。就在这时,火车站的扩音器突然响起:“请各位注意:软卧的车票还有几张,有意购买的人赶快去买!,”妇人转头对我说道:“真希望这间寝室没有人再进来,图个清静。”我一听,便笑了起来,因为我心里也正转着同一个念头。

        ④然而,不到十分钟,我们的希望便破灭了。一位中年妇女拖着一个行李箱,踏着碎步走了进来。她身材高大,穿了一套花格子的绒质衣裙,惹人注目的是她的丝袜,橘红色的,使她的两条腿看起来好像是两根活动的胡萝卜。一进寝室,她便以极大的嗓门朝我们友善地打招呼:“嗨,回广州啊?”老编辑微微颔首,目光停驻在她双腿的丝袜上,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而原本车厢里那一份融洽的气氛,也倏地僵了、冷了。

        ⑤中年妇女吃力地把大大的行李箱安顿好,然后身体斜斜地靠在卧铺上,把手上的塑料袋打开,取出里面的多种零食,摊放在窄窄的桌面上,笑着说:“吃,你们吃,不要客气!”霎时,甜的、酸的、咸的、辣的味儿,扭扭捏捏地交缠在一块儿,猥猥琐琐地窜满了整个车厢。老编辑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她见我们没有反应,自顾自地抓起了一大把瓜子,嗑、嗑、嗑,发出一种极为单调而又扰人的声响,还一边嗑,一边把瓜予壳朝下扔,不一会儿,满地都是愣愣地张开了口的瓜子壳。老编辑的脸色更难看了。

        ⑥火车开动不久,查票员进来了。依据惯例,他要求每一位乘客出示证件。我交出了国际护照,老编辑交出了身份证。然而,那位中年妇女把自个儿大大的皮包翻遍了,就是找不到证件。查票员要她说出证件的号码,她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啊,我记不清啦!”好脾气的查票员并没有坚持,便走了出去。

        ⑦我和老编辑交换了一下眼神,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骤然成了我们两人心中长出来的一颗瘤。想起层出不穷的火车偷窃案与抢劫案,又想到我背包里的几千美元,我坐立不安。过了约莫一盏茶工夫,老编辑终于憋不住了,她站起来,快步走了出去。刚好稽查员就在过道不远处,她毫不客气地向他提出了投诉:“我要换房!我房里那个迟来的女人,没带证件,不知道是什么身份,现在世道很坏,我不想冒这个险!”稽查员说:“别的房间都满了呀,换不了。不会有问题的啦,购买火车票时,都要出示证件的,她大约是用了家眷的证件买的票,出了事情,一定追查得到,你放心吧!”“出了事,再来追查,不是太迟了吗!”老编辑生气地说。“不会出事的,您就请放心吧!”稽查员淡定地回应。当时,四周很静,老编辑和稽查员的对话,每一句都清清楚楚地传进我们那间寝室里。我觉得很不好意思,看那妇女的表情,她竟若无其事,好像外面谈论的事情与她一点关系也没有。

        ⑧半夜里,老编辑哮喘病发作,嘶嘶嘶地喘气,好不辛苦。那女人二话不说,从自己的皮包里取出一个喷雾器,要老编辑张开口,帮她喷;接着,又为她搓药油,从自己的热水瓶里倒出热水,喂她喝。忙了老半天,终于把她安顿好,再妥妥帖帖地替她盖好被子,才返回自己的床铺。老编辑内心感激,连声道谢。睡在上铺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既感动,又感慨,啊,有许多时候,真的不可“以貌相人”呀!

        ⑨早上,有人敲门,通知我们起身,还有半个小时便到广州了。老编辑揉着浮肿的双眼坐起来时,女人立刻对她说道:“我昨晚听了新闻,知道北部寒流今天南下,气温降得很低,大约只有七八度,你有哮喘病,最好披上我的大衣再出去。我的家人会开车来接我,就让我送你回家吧!”老编辑涨红了脸,愧疚地说:“昨晚我对你有些误会,真是对不起!”女人微笑着说:“没有关系,我从来都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⑩我双眼湿润,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

    (选自新浪网作者的博客)

    (1)、老编辑的情感、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不断变化着。阅读选文,将表格补充完整。

    故事情节

    老编辑的情感、态度

    中年妇女走进车厢

    眸子里原先蕴含的笑意全都没有了

    皱起双眉,怏怏地把脸转到另一边去

    脸色更难看了

    中年妇女忘带身份证

    毫不客气地提出投诉

    (2)、结合语境,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①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②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说说第⑧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概括评价文中的中年妇女。
    (4)、文章结尾处作者表示“觉得自己上了人生极好的一课”,你认为作者能从这堂课上学到什么?(请写出三点)

六、文言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孔子世家赞

    《史记》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注】①低回:徘徊,流连。②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课文链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

    ①高山

    ②不能

    ③没则

    ④人不知而不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诸生以时习礼其家。

    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请结合【课文链接】中的三则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七、命题作文

  • 11. 题目:家有________

    要求:①把题目补写完整。②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作。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