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丰台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中考一模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1-20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B、 C、 D、
  • 3.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 4.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 C、干冰升华 D、冰雪融化
  • 5.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的是(   )
    A、木炭 B、铁丝 C、硫磺 D、红磷
  • 6.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空气 C、蒸馏水 D、白糖水
  • 7.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 B、 C、 D、
  • 8.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C、使用节水龙头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9.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加热液体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
  • 10. 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   )
    A、2 B、8 C、10 D、18
  • 11. 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氧分子的是(   )
    A、2O B、O2 C、CO2 D、O2-
  • 12. 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氢氧化钠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甲醛用于泡发鱿鱼等水产品
  • 13. 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会减少的是(   )
    A、食盐 B、浓硫酸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
  • 14. 下列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加澄清石灰水 D、插入燃着木条
  • 15. 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甲、乙、丙都是氧化物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 16. 右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以下实验,最终U型管中两侧液面左高右低,则加入的X、Y分别是(   )

    A、水和氧化钙 B、稀盐酸和镁条 C、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D、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
  • 17.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将等质量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C、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大 D、t1℃时,甲和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18. 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家装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是( )
    A、-4 B、-2 C、+2 D、+4
  • 19.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某气体是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

    B

    证明酸和碱恰好中和

    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溶液最终呈无色

    C

    证明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将白磷放入80℃热水中,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

    D

    证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Fe>Cu>Ag

    将铁丝浸入AgNO3溶液中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再将另一根铁丝浸入CuSO4溶液中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A、A B、B C、C D、D
  • 20.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硫酸铜溶液

    加热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 21.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需要摄取多种食物。
    (1)、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填序号)。
    A、面包 B、鱼肉 C、黄瓜
    (2)、运动饮料中常含有钠、钾、钙等,这里的钠、钾、钙指(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当人体内缺少钙时,可能患有的疾病是          (填序号)。
    A、坏血病 B、夜盲症 C、骨质疏松
  • 22. 生命吸管是能够将河水、泉水等直接过滤成直饮水的便携式净水装备。

    (1)、吸管里面装有网丝、注入了活性炭和碘的树脂等,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和过滤。
    (2)、若想验证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加入
  • 23. 下列物质或用品均为生活中常见。

    A.涤纶服装   B.生铁   

    C.食盐   D.塑料水杯

    (1)、常用作调味品的是(填序号,下同)。
    (2)、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24. 小东在科学课上自制了一瓶饮料。

    (1)、蔗糖(C12H22O11)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汽水中的气体是柠檬酸与配方中的反应生成的,人体胃液中的酸也可以与该成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 生活中由于食物的腐烂变质,造成很大的浪费。
    (1)、食品脱水可起到防腐保藏作用,如将蔬菜蒸干,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间隔(填“增大”或“减小”)。
    (2)、苯甲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其化学式为C6H5CO2Na,它是由种元素组成。
    (3)、铁粉常用于食品保鲜,其原因是
  • 26. 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施用化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但滥用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物质中,能用做钾肥的是        (填序号)。
    A、K2SO4 B、CO(NH2)2 C、NH4NO3 D、Ca(H2PO4)2
    (2)、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日趋枯竭,迫切开发新能源,如氢能、等。
  • 27. 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
    (1)、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性 。
    (2)、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排放污染较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3)、车体的主要材料为钢,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 亮亮使用“管道通”疏通下水道。

    品名:管道通

    有效成分:氢氧化钠、铝粉、稳定剂和缓蚀剂

    适用范围:各种管道

    有效期:36个月

    (1)、倒入产品,然后再缓慢倒入一小杯清水,观察到冒出大量气泡,请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2Al + 2NaOH + = 2NaAlO2 + 3H2↑。
    (2)、反应过程中,还看到管道通溶解,有大量水蒸气,说明该反应(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 29. 利用高速旋转雾化器可以处理工业燃煤排放的废气。主要流程如下:

    (1)、使用此废气处理装置,可减少的排放,从而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2)、熟化池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3)、在高速旋转雾化器中参与反应的物质有
  • 30. 六水合硫酸镍(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由含镍、铜、铁的电镀废渣为原料获得。主要流程如下:

    (1)、分离出铜和其他杂质的操作是
    (2)、电镀废渣中Fe与物质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iCO3沉淀转化为NiSO4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1. 甲、乙、丙3种常见物质,由氢、氧、氯、钙、铁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
    (2)、乙溶液有刺激性气味,与固体丙反应后溶液变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试管中盛有某红色溶液,滴加甲溶液,溶液变浑浊;再加入过量的乙溶液,观察到产生无色气泡,溶液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

    ①试管内最初盛放溶液的溶质是

    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③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 32.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3. 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操作如下:

    (1)、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2)、称量氯化钠固体的质量时所选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示数分别为

    (3)、若在操作①中,有部分氯化钠洒落桌面,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34. 研究物质的组成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

    (1)、实验A可以探究水的组成。试管1产生的气体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则该可燃性气体一定含有元素。
  • 35.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二氧化碳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1)、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进行此实验时,将C装置两端分别与B、E装置连接。A中液体为澄清石灰水,B中固体为大理石,C中液体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打开K1 , 关闭K2 , 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滴入B中,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后续操作为 , 可在C中收集到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2)、研究CO2与水反应:进行此实验时,将D装置c、d两端分别与B、E装置连接。A中液体为紫色石蕊溶液,B中固体为碳酸钠,D中液体为浓硫酸,E中放一朵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B中。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观察到 , 说明使紫色石蕊变色的是碳酸、不是CO2

三、信息分析题

  • 3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味精,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为白色柱状结晶体,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NO4Na)和食盐。味精被摄入人体中,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谷氨酸和氯化钠,很快被消化吸收为蛋白质,并参与人体中的多种新陈代谢。

    最初的味精是水解蛋白质然后纯化得到的。现代工业生产采用某种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发酵得到,发酵的原料可以用淀粉、甜菜、甘蔗等,使得生产成本大为降低。这个过程跟酒、醋、酱油的生产是类似的。

    味精的使用浓度占食品重量的0.2% ~ 0.8%能最大程度增进食品的天然风味。

    味精的鲜味受什么因素影响呢?经实验测定发现,当加热至100℃以上时,会引起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且有轻微毒性。下表是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


    加热时间

    (小时)

    焦谷氨酸钠含量(%)

    100℃

    107℃

    115℃

    0.5

    0.3

    0.4

    0.7

    1.0

    0.6

    0.9

    1.4

    2.0

    1.1

    1.9

    2.8

    4.0

    2.1

    3.6

    5.7

    实验表明,味精的鲜味与水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值在5.5-8.0时,鲜味最强;当pH值小于4.0时鲜味较弱;当pH值大于8.0时由于形成二钠盐而鲜味消失。

    实验研究还表明,味精对婴幼儿,特别是几周以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它能使婴幼儿血中的锌转变为谷氨酸锌随尿排出,造成体内缺锌,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并产生智力减退和厌食等不良后果。因此产后3个月内乳母和婴幼儿的菜肴不要加入味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有
    (2)、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
    (3)、谷氨酸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下列关于味精的说法中,合理的是        
    A、炒菜时加入味精后生成焦谷氨酸钠的含量只与加热时间有关 B、烹饪时加入味精的最佳时间是大火翻炒时 C、婴幼儿的食品中不应该加入味精 D、味精应避免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
    (5)、请你为饭店的厨师们提一条使用味精的建议:

四、探究题

  • 37. 同学们查阅资料,镁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金属,可以在多种气体中燃烧。同学们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镁条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燃烧的实验。B中观察到镁冒出淡黄色的烟,并闻到刺激性气味。同学们对两个反应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氧化镁、碳酸镁均可以和盐酸反应。

    ②氮化镁(Mg3N2),淡黄色固体,无味,遇水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并产生有刺激

    性气味的氨气(NH3)。

    实验1探究A中生成黑色固体和白烟的成分。

    (1)、[猜想与假设]1、黑色固体是炭。2、白烟可能是MgO 、MgCO3
    (2)、[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A中生成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白色固体消失,无气泡生成。

    ②将①反应后的剩余物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点燃,熄灭后,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黑色固体燃烧,发白光,放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黑色固体是炭。

    写出该实验中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2   探究B中闻到刺激性气味的原因。

    同学们根据查阅的资料分析,镁条在氮气中燃烧闻到刺激性气味的原因与集气瓶中的水有关。请你在已有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同学们的猜想正确。

    (3)、[反思与评价]

    通过探究,同学们对燃烧和灭火有了新的认识

五、计算题

  • 38. 硫酸铜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取一定量8.5%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小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5%的硫酸铜溶液6.6g,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反应后称量溶液的质量减少了1.6g。(不考了气体在水中的溶解)

    计算:

    (1)、共产生氧气g。
    (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