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3.6沿着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6-08-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的重点是(    )

    A、私营企业的改革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外资企业的改革 D、合资企业的改革
  • 2.

    一位世纪伟人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中国人的心灵。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经济建设     国企改革     市场经济    B、走自己的路   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论 C、改革开放     计划经济     一国两制    D、中国特色     市场经济     科学发展
  • 3. 1982年,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次会议是 (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 4. 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三大改造
  • 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加强,依法办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种局面出现在(    )

    A、新中国成立时 B、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时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 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那么,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分别是在党的(    )

    A、中共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八大、中共十三大 C、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 D、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 7. 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 8. 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的完成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9. 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和肉类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和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93年2月,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的建立 B、国家经济管理逐步走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C、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 D、粮食供应已经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
  • 10. 一位学者研究了十一大(1977)至十五大(1997)五个大会报告中的关键词汇的变迁,其中四个报告中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

    ④报告中“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 11. 1990年初,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说:“……机会要抓住,决策要及时,要研究一下哪些地方条件更好,可以更广大地开发。比如抓上海,就算一个大措施。”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决定是 ( )

    A、开发和开放浦东 B、建立深圳特区 C、在上海举办世博会 D、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
  • 12.

    结合下面的图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应该指的是字母所代表的哪一时期 ( )

     

    A、a B、b C、c D、d
  • 13. 1992年1、2月份,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跟踪报道。下面四组文章中,最有可能出自这一时期的是(  )

    A、《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标准只有一个》 B、《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力争高速度》 C、《抓住中心不放》《要搞快一点》《要敢闯》 D、《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包产到户》《责任制让农民吃了“定心丸”》
  • 14.

    活动课上,小向同学们展示了两张泰州市1987年发行的购粮券和柴油供应票(见下图)。并配上了说明文字,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商品供应匮乏 B、这中当时人们购粮、买柴油所需的票证 C、这两张票证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D、票证退出历史舞台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 15. 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其中“一个中心”是指(    )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以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心
  • 16.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   )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1992年
  • 17. 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   )

    A、十二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三大 D、十四大
  • 18.

    关于下图这幅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B、缩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C、实行按劳分配的单一分配制度 D、逐步把大中型企业转化为小型企业
  • 19. 1992年邓小平南巡来到深圳。一次散步后,市领导建议从原路返回,邓小平却坚持走另一条路,并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指中国应该(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开始设立经济特区 C、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路 D、扩大企业自主权
  • 20. 1992年1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启程南下,他先后来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一路走一路讲,这就是著名的南方谈话。这次南方谈话的背景不包括(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C、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战略部署的提出

二、综合题

  • 21. 列举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 22. 【改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阶段是指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

    请回答:

    (1)、我国于何时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邓小平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邓小平提出这一理论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3)、请高度概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党的哪一次会议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哪一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 23. 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承载着历史的沧桑,沉积着不同时期中国人民的深刻记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材料二  到l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

    材料三  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赶上英国不发愁。

    材料四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8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7年

    246619亿元

    107367亿元

    50150万吨

    13786元

    (1)、据材料一,为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什么计划?

    (2)、据材料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哪三项内容?

    (3)、材料三中的民歌创作于l958年开展的哪一次运动中?同年我国在农村还开展了哪一次运动?

    (4)、材料四中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变化说明的根本问题有哪些?

  • 24. 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30多年前冬天的一个夜晚,安徽凤阳县某村18户农户聚集在一起,在一份实行”包干到户“的合同上,庄严地流下了自己鲜红的印章和手印,实行包干到户的第一年就迎来了大丰收,这一年的粮食相当于以往五年的总和,人均收入由上年的22元增加为200元,还破天荒地向国家交了3万多斤粮食。——摘自教材

    (1)、材料中的“某村”是什么村?

    (2)、从材料中看出,该村的农民怎样经营生产?结果怎样?

    (3)、材料中的事件揭开了我国农村改革序幕,从此农村建立了什么制度?结合教材说说这项制度在当时农村中产生了什么作用?

  •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位于观前街的苏州市人民商场是苏州著名的百货老字号,今年正值其开业80周年纪念,原名苏州国货商场,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后更名为苏州人民商场。

    材料三   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记录。           ——1958年《人民日报》

    (1)、图片反映的事件是 , 该事件实施的法律文件是

    (2)、材料二所示事件是一大创举,请问此创举主要依据什么政策?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现象出现在什么时期?图二中的情况与在农村实行的哪一政策相关?  

    (4)、材料充分体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请就“三农”问题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26.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某校开展了“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重大抉择】据提示的相关信息,将表格补充完整。

    会    议

    重  大  决  定


    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中共十五大

    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想

    (2)、【改革开放】安徽省凤阳县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  代

    1980

    1981

    1982

    粮食产量

    5.02亿公斤

    6.7亿公斤

    7.15亿公斤

    材料中凤阳县粮食产量发生变化直接得益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在农村地区产生的影响。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请列举出1980年我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4)、【学史明智】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你认为全面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材料二:(1992年的深圳)仙湖植物园里植物千姿百态。有一种树叫“发财树”……小平同志(观赏后)深情地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

    请回答:

    (1)、请写出“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

    (2)、列举“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至少两项)

    (3)、为了实现材料二中小平同志的愿望,我们必须依靠党在新时期的哪一伟大决策?这一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

    (4)、材料中两代领导人对国家富强的期望给了你什么启示?

  • 28.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改革创新是与危机“赛跑”的,历史上的每一次转型时期,都曾面临着各种挑战。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

    材料二:“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第一次转型时,由于我们内部的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促使我们的社会政治结构非转型不可,那是主动的。……此次转型是从封建到帝制……”“我国史上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实在是从割让香港岛之后才被迫开始的。……此次转型为从帝制到民治时代。”——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指出,“第二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对中国而言起于何时?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下中国人曾在经济、政治和思想上作出被动却积极的反应,试举例说明。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次”大革命后,社会制度转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

    (4)、请为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如何走创新成功之路提出你的建议。

  • 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邓小平

    材料二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贯穿中国改革开放的主线,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从封闭走向市场,从僵化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现代。

    材料三 旗帜问题至关紧要。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                                                                                                           ——江泽民

    (1)、20世纪80年代,为使国民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我国实行哪项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我国实施了怎样的国策?

    (2)、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改革形式是什么?

    (3)、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旗帜是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此你有何感想?

  • 3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为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的努力。阅读下列邓小平的论述,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材料三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哪一伟大构想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统一大业的进程?该构想首先是针对哪一地区的问题提出的?

    (3)、结合材料思考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是什么?

    (4)、结合中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我国制定发展战略应该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