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3.4世界经济的奇迹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16-08-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上述农村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C、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 2. 家庭联产责任制实行后,安徽凤阳县的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这从根本上表明(   )

    A、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化农业的需要 B、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生产力状况相适应 C、这种责任制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D、只要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 3. 在沿海开放城市中,已发展成为国际化金融中心的是(   )

    A、珠海经济特区 B、海南经济特区 C、上海浦东开发区 D、厦门经济特区
  • 4. 下列哪些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变化(  )

    ①不可同日而语          ②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

    ③翻天覆地              ④闭门造车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 5. 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

    A、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 6.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j农问题。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关于中国农业成就的课堂笔记,因为粗心大意,其中多处内容不符合史实或者有误。请指出表中具体有几处错误( )

    农学著作

    北魏

    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著作是《齐民要术》

    农业工具

    唐朝

    唐朝农民使用新式生产工具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农业政策

    元朝

    元世祖重视农业,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市舶司

    新中国

    建国后,我国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建立公有制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

    A、农业合作化 B、人民公社化 C、建立农民互助组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你知道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的是(   )

    A、海南省 B、安徽省 C、广东省 D、湖南省
  • 9.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对联中的两次“分田”指的是(   )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0. 悦达集团是全国重点大型国有企业,1994年1月3日“江苏悦达”A股挂牌上市,成为苏北第一家上市公司,这一事件是(   )

    A、资本主义的公私合营 B、国有企业私有化 C、外资独资企业的改革 D、国有企业的改革
  • 11. 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国有企业改革 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 12. 《人民日报》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80年《人民日报》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联产承包、深圳特区、经济建设
  • 13.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

    A、国有企业改革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实行对外开放
  • 14. 农业政策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哪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 15.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定为我国新时期改革的目标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六大
  • 16. 下表中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凤阳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A、土地改革完成 B、大跃进运动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 17.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党的会议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 18. 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口收购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政府定价的比重分别占到92%、l00%和97%。2005年,这些比重分别为1.2%、5.9%和2.7%。有人认为这一变化与1992年改革开放的新举措有关。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当年(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提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确立了浦东开发的战略部署
  • 19. 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材料中所说的邓“改变组织方式”指的是(   )

    A、深入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
  • 20.

    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下列对这一契约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农民渴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状况 C、农民家庭收入很少 D、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

二、综合题

  • 21.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报道,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在2013年11月召开,会议将涉及改革方案中三种“重大提法”, 第一种提法叫三十五年改革再起步,再一个提法叫“全面改革”,第三个重大提法是强调此次改革的突破口。

    材料二:2013年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将正式挂牌,是根据本国(地区)法律法规在本国(地区)境内设立的区域性经济特区。

    (1)、三十五年前改革起步是指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2)、35年前的改革突破口在哪儿?试举中国古代一史实说明实行改革的重要性。

    (3)、35年前经济领域如何进行改革的?

    (4)、结合材料二谈谈该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歌曲《走进新时代》唱道:“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材料二:(1978年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1984年,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等经济特区。他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根据上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 这首赞歌颂扬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两位历史人物。请回答:“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带领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2)、材料二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到1982年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什么政策?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我国为什么决定建立经济特区?

  • 23.

    2010年1月31日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文件再次聚焦三农,推出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新政策。“三农”问题关系农民的切身利益。识读下列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52年冬,……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到1956年底,全国90%以上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从1958年8月到10月,全国74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二万六千多个人民公社。参加公社的农户有一亿二千多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9%以上。……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8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并含着眼泪按下鲜红鲜红的手指印。也许是历史的巧合,也就在这一天,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三: 下图为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标语牌。

     材料四:安徽凤阳小岗村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958年、l959年、1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表:

    年份

    1958年

    l959年

    1960年

    粮食总产量

    2亿吨

    1.7亿吨

    1.435亿吨

     

    安徽凤阳小岗村

    粮食总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进行了哪四次调整?

    (2)、材料二出自建国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有何意义?

    (3)、在1958年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材料中数据说明了什么突出的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

    (4)、是什么政策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这项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