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6.2近代社会生活同步检测
试卷更新日期:2016-08-1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事物,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坐轮船或火车出差 B、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2. 下列不属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变迁的是( )A、照相术在19世纪晚期逐步融入社会生活 B、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C、1912年3月,中国男子留起了辫子 D、中山装是清末民初最具特色的服装3. 1915年张老太爷从绍兴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A、西式洋楼里,穿着高开叉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陪洋人吃饭 B、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 C、观看电影《定军山》 D、拖着长辫的男人在用油票和布票买洋油、洋布4. 剪辫、易服和停止缠足使我国社会习俗开始有较大改观,这主要应该归功于(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5. 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6. 魏源则被称为西学中用第一人,他提出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成为经典,成为拿来主义的开山鼻祖。他提出的“长技”是指( )A、西方的先进技术 B、西方的政治制度 C、西方优秀的思想文化 D、西方开放的对外政策7. 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A、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8. 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形势严峻,纪念海瑞更具重大意义。为纪念海瑞诞辰500周年,海口某政府机关筹办了一期板报,板报主题应是( )A、海南探花 岭南画师 B、临高诗人 琼州诗绝 C、尚书学士 经济学家 D、廉政表率 清官楷模9. 民国元年9月,《申报》刊文:“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司仪)催请跪拜起立之烦。”上述报导,充分说明辛亥革命后( )A、女子享有婚姻自由 B、社会风俗有新变化 C、西式婚礼成为主旋律 D、西式婚礼不受欢迎10. 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屐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11. 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颗扣子代表的是( )A、三民主义 B、三省吾身 C、三大政策 D、三权分立12. 19世纪80年代后,一位住在天津的高官要与在上海的亲友取得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有( )A、写封书信 B、拍电报 C、上网 D、打长途电话13. 在19世纪末的上海,大众传媒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走在大众传媒的前列。当时上海的报纸是( )A、《民报》 B、《中外纪闻》 C、《申报》 D、《时务报》14. 19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进行快捷的联络方式是通过( )A、手机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信件15. 根据《申报》“紧密结合社会生活,报道大量的社会新闻”的特点,下列哪一事件不可能作为“时政要闻”的内容出现在《申报》上(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定远”舰驶抵天津大沽口 C、“戊戌六君子”喋血菜市口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16.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生事物并生活在当时的上海某政府官员,你不可能( )。A、坐轮船、火车去北京购买商品 B、通过科举考试晋升职务 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 D、看《申报》、休闲时看电影17. 某历史文献有这样的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的大规模出现应该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新中国建立初期18. 如果你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的中国,你可以做到的事有( )①去京师大学堂上学 ②晚上读读《申报》 ③到商务印书馆打工 ④约朋友看电影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④19.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下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照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开始穿西装礼服
②当时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了传统婚礼
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二、综合题
-
20. 历史探究:妇女缠足作为一种陋习,在我国历时上千年。以妇女缠足开始到最终被禁绝,可以观察到历史的变化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村缀耕录》里说:南唐李后主令宫嫔“以帛绕足,令纤小”,“由是人效之”。古人认为缠足女人“莲步半折小弓弓,莺转一声娇滴滴”,于是“三寸金莲”受到啧啧称赞。
材料二 林语堂(1895-1976)曾著文揭露妇女缠足的罪恶目的:“缠足是妇女被幽禁、被压制的象征”,是“提倡男女隔离的一个手段”。
材料三 近代以来,不断有人反对给妇女缠足。1912年孙中山指示内务部通令全国各省,禁止妇女缠足。 ——中国地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1950年7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政务员下达了关于禁止妇女缠足的命令。到50年代末期,残害中国妇女一千多年的缠足被彻底禁绝了。 ——周青松《中国女性文化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古代妇女缠足受到啧啧称赞的原因是什么?(2)、林语堂认为妇女缠足的危害是什么?(3)、综合以上探究学习,材料二、三、四指出妇女缠足最终被禁绝的原因是什么?禁止妇女缠足对妇女有什么好处?21.历史载体多种多样,它们拉近我们与历史的距离,让我们体验历史的多彩多姿。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00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
4:15革命文艺
5:30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6:20革命文艺
6:30新闻和报纸摘要
8:00体育节目
8:15革命文艺
8:30新闻和报纸摘要
11:00国际时事
11:30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对工人广播
12:30新闻
13:00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
15:4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6:00红小兵节目
16:20红卫兵节目
(1)、阅读材料一,写出这份报纸创刊的时间与地点。并将报纸上有效的历史信息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时间与地点:
政治(军事):
经济:
(2)、依据材料二,判断它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节目表?并说明判断依据。(3)、除上面提到的历史载体之外,你还知道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