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城区五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力检测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1-0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军备竞赛2. 19世纪末,海军上将梯尔匹茨奉德皇之命将德国海军建成一支可以向英国皇家海军挑战的强大部队。这反映了德国( )A、预谋与英国争霸世界 B、在欧洲拥有显著地位 C、欲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 D、要助殖民地实现民族解放3. 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敌人,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20世纪初,英国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加入了( )A、协约国 B、同盟国 C、北约组织 D、华约组织4. 一位老兵回忆说:“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德国兵全给吓蒙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材料中提到的武器首次用于战争是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5. 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两个军事集团
②“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③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同盟国集团作战
④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6.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交战双方都是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是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 C、战争发生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战争是由德奥首先挑起的7. 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 “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凡尔赛和约》( )A、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不可能带来任何和平局面 C、激化了日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 D、解决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8. 1919年,美、英、法、日等国在巴黎和会上都(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C、分得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 D、为欧洲持久和平作出了贡献9. 20世纪初,列强通过直接投资、向清政府贷款等多种方式加紧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其中列强在华投资最大的一个经济领域是( )A、铁路 B、棉纺织业 C、水上运输业 D、钢铁10.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11. 下图是九年级某同学的笔记,据此可以判断这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的运动,下面对该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①创办《新青年》是这次运动开始的标志
②这次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③这次运动也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④这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12.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3. “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欧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所反映的这一历史事件体现出的核心精神是( )A、爱国主义 B、艰苦奋斗 C、开拓创新 D、乐观主义14. 巴黎和会失败后,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在五四爱国群众运动的压力下北洋政府( )①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③收回青岛 ④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5.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1921年,中国迎来的“曙光”是指(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中华民国的成立16.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党的一大 B、党的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17.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广为传唱是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8. 下边的两幅图所反映的史实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北伐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 从国家统一的角度看,国民政府的“北伐战争”堪与美国历史上的“南北战争”相提并论。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 )A、袁世凯 B、张作霖 C、吴佩孚 D、孙传芳20.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挺进大别山21.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请你帮他们审阅,看看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B、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 D、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长征结束22. 孙中山被称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哪些历史事件与孙中山有关( )①建立中国同盟会 ②领导辛亥革命 ③创办黄埔军校 ④领导北伐战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3. 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有( )①中共一大——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北伐战争——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政治舞台
③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④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4.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二、非选择题
-
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材料回答:
材料二:一战前夕英法德美力量对比
1870—1913年美德英法工业产值在世界生产中的变化
材料三:“一战”爆发时,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其目的是企图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即拥有大量的殖民地以解决其发展资本主义所需的市场等问题)。
(1)、列强对抗的结果形成了上图的对峙形势图,其中AB分别代表哪两个国家?两集团的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析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3)、依据材料三,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百多年前,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天华在《猛回头》中说:“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 窥视黔贵;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
(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前中国的社会状况。(2)、根据材料二,分析孙中山提出的“民族革命”的含义是什么?(3)、“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是孙中山留下的遗言,请问如何理解“革命尚未成功”?那么,辛亥革命尚未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发展道路。
材料一:
图一: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上签约的场景 图二:1900年炮火燃烧下的北京城
材料二:在中西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材料三: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中国,中华民族最终选择了新的发展道路。——《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册教材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是中华民族屈辱的缩影和见证,它们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性质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中提到了中国近代前期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它们分别是指近代化起步阶段的哪些重大事件?(3)、请简要分析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新”在哪里。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庆祝建党95周年,九年级某同学做了一首诗:
从上海的小楼到南湖起航,她引领着革命的正确方向;
从南昌的枪声以巍巍井冈,她壮大着人民的武装力量。
宝塔山的晨曦洗掉了风尘,中国大地迸发出星光闪亮;
西安谈和共赴抗日前线,取得百年首次的大胜仗。
深入虎穴求和平蒋爽约,五星红旗迎来崭新世界。
材料二:红军歌谣:“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
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从上海的小楼到南湖起航”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给中国革命带来什么影响?(2)、材料二歌谣中,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3)、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指的是哪一重大会师?有何历史意义?(4)、我们从红军身上学习到了哪些精神?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919年的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废弃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在大战中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等多项正当要求。但是,这些要求都被操纵会议的列强拒绝。
材料二:“以前我们也曾想过最终方案可能不会太好,但却不曾料到结果竟是如此之惨。至于日本,则是如愿以偿。”──顾维钧
材料三: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中国人的反应会怎么样?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九年级某同学收集到如下材料:1919年5月4日下午,3000多名学生在北京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队伍中喊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口号。
材料四: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积极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
(1)、材料一反映了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材料中所说的日本“如愿以偿”是指什么内容?(3)、根据材料三,说说哪个社会群体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4)、据材料,说说五四精神的主要内涵有哪些?你认为青年学生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