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4 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05 类型:复习试卷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 1. 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我国优先发展( )
    A、农业 B、轻工业 C、重工业 D、旅游业
  • 2. 我国在“一五”期间,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1: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 3. “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共和国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改变,因为几乎每一天都有新的建设项目开工上马,其中许多是中国过去没有的新工业,如汽车厂、飞机制造厂、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这里“火红的年代”是指二十世纪(  )
    A、五十年代 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 D、八十年代
  • 4.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为了重温历史,某中学准备举办一场“一五计划”成果图片展,下列符合要求的选项是(  )

    ①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③青藏铁路       ④沈阳第一机床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B、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C、标志着三大改造的结束 D、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 6. 促使下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

    1952年与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工业生产“以钢为纲”

    ③公司制改革的推进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 7. 1953年初,国家组织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全国登记选民为3.2亿,占18岁以上人口总数的97%。按选举法规定,基层政权的人民代表由选民直接选出。其目的是为了配合下列哪一会议的召开(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8. 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宣传画册,标题是“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开始进行新解放区土地改革 B、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C、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开展 D、工业上“大跃进”全面开启
  • 9.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下列对联中反映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
    A、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B、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 10.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话第一个五年计划 B、“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C、“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 D、“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 11.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可谓名副其实的超级工程。你知道毛泽东笔下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桥”是指(   )
    A、南京长江大桥 B、武汉长江大桥 C、苏通大桥 D、港珠澳大桥
  • 12.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C、“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一万多个工业项目 D、“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 13. 下面是王老师上课时出示的学习卡。卡中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改革开放
  • 14. 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变是通过(   )
    A、辛亥革命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 15. 毛泽东称赞它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将阻隔长江南北交通的“天堑”变为“通途”的第一座桥梁建立在(   )
    A、上海 B、南京 C、武汉 D、重庆
  • 16. 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 17. 下表是“一五”时期我国各部门的投资比例,“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投资的重点是(   )

    部门

    重工业

    农林水利

    交通运输

    文化教育

    其他

    投资比例

    58.2%

    7.6%

    19.5%

    7.2%

    7.5%

    A、轻工业 B、农业 C、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
  • 18. 宣传标语往往反映出时代特色。如图“学习苏联先进生产经验,为我国的工业化而奋斗!”这句标语最早出现在(   )

    A、“大跃进”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 19. 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开始实施(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 20. 读图并回答问题。

    (1)、图中A,B,C三地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工业成就。请在相应位置填出三地地名,并分别将其各自成就填写在对应的方框内。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边疆地区的交通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请在图中相应方框内填出这一时期修建的几条公路的名称。
    (3)、“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哪项成就?请你简介这一成就。

二、三大改造

  • 21.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有这样一句话: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三大改造后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 C、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D、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 22. 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我国开始进入这一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土地改革的顺利结束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 23.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24.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2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中共八大召开 D、中共十三大召开
  • 26. 中国人起名往往带有时代的烙印。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小说情节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艰辛探索
  • 27.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一五计划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 28. 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这变化,相对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其特点是(   )
    A、经济基础发生历史性变化 B、政治体制发生巨大变化 C、外交政策发生巨大转折 D、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突出
  • 29.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B、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D、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 30. 如果为如图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 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 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 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 31.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但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B、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32. 我国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过程中有一个创举是(   )
    A、租赁政策 B、借用政策 C、赎买政策 D、没收政策
  • 33. 如下表反映了我国公有制、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是(   )

    时间

    私有制经济比重

    公有制经济比重

    1952年

    79.4%

    20.6%

    1957年

    2.8%

    97.2%

    A、进行土地改革 B、实行三大改造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34. 下列关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B、在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中的创举是赎买政策 C、到1957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D、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 35. 你有记老师板书的习惯吗?其实板书就是浓缩的教学案。见下图板书设计,其标题应为(   )

    A、“一五”成就 B、三大改造 C、平均地权 D、国有企业改革
  • 36. 如图是公私经济成分比例图。根据图表判断其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年的经济结构比例(   )

    A、1949 年 B、1952 年 C、1953 年 D、1956 年

三、“文化大革命”

  • 37.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政治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可行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
    A、三大改造后期存在的问题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破坏生产力 C、“大跃进”造成严重困难 D、文革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
  • 38.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这些论点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从该评价中我们吸取的主要经验教训是(    )
    A、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B、必须紧密联系和依靠群众 C、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和个人崇拜必 D、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39. 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如“一月风暴”“夺市委市政府权”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文革”的进程。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
    A、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B、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C、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 40.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B、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 41. 1967年,《红旗》杂志载:“在需要夺权的那些地方和单位,必须实行革命的三结合的方针,建立一个革命的、有代表性的、有无产阶级权威的临时权力机构。”这个“临时权力机构”的设立(    )
    A、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倒退 B、适应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 C、初步实现了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 D、有效保障了当时各项工作的进行
  • 42. “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红太阳”“效忠信”“揪斗”“一句顶一万句”等词汇、语句成为流行语的时期是(   )
    A、辛亥革命时期 B、抗战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43. 邓小平曾经很沉痛地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自然灾害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
  • 44. 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两幅图出现在()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45. 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两个反革命集团,它们是指(   )

     ①康生集团   ②林彪反革命集团   ③吴法宪集团   ④江青反革命集团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46.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 47. “文化大革命”中的实际指挥部是(   )
    A、中央人民政府 B、中央文革小组 C、林彪集团 D、江青“四人帮”集团
  • 48. 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000亿元,这超过了建国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科教文化事业遭到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