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    )
    A、金榜题名 B、连中三元 C、名落孙山 D、卧薪尝胆
  • 2. 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永济渠 B、江南河 C、通济渠 D、邗沟
  • 3. 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古时候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隋文帝 D、唐玄宗
  • 4. 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
  • 5. 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是(    )
    A、安史之乱 B、宦官专权 C、藩镇割据 D、农民起义
  • 6. 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等级森严 B、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 D、重文轻武
  • 7.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④②
  • 8. 为“还我河山”,下图历史人物率部抗击(    )

    A、辽军 B、金军 C、西夏军 D、元军
  • 9. 下面是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开展某研究学习方面收集整理的图表。读表后,你认为该兴趣小组研究的主题应为(    )
    时间地区 北方 南方
    宋初 人口100多万户" 人口230多万户
    北宋 贡献财政收入20% 贡献财政收入80%
    南宋 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A、人口大量南迁 B、宋朝社会生活 C、苏杭生活富足 D、经济重心南移
  • 10. 下图中,北宋前期四川地区的商人购买货物时可能用的货币是(    )
    A、 B、 C、 D、
  • 11. 经典诵读可以帮助我们提取丰富的历史信息。《三字经》中记载:“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其中反映的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B、隋、元、明 C、秦、宋、元 D、秦、隋、元
  • 12. 小明发现了一张破损的古地图,依稀能看出“辽阳行、岭北行省”等字。绘制这张地图的朝代不早于(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 13. 《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达官贵人的需要 C、城市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的兴盛
  • 14. 元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而设置(    )
    A、宣政院 B、西域都护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 15. 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废除丞相    ②设立锦衣卫  ③设立东厂   ④设立廷杖制度  ⑤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16. 生活在明朝的张武智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一定要读的书是(    )
    A、唐诗 B、《资治通鉴》 C、《史记》 D、“四书”“五经”
  • 17. 下图是江苏苏州枫桥铁岭关的一张照片。铁岭关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关上楼阁的题额上写着“御寇安民”四个大字,是苏州仅存的明代军民抗击外国侵略者的遗址。此遗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文天祥抗元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岳飞抗金
  • 18. 我国的疆域版图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形成的。下列四个朝代的疆域图,反映了(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友好交往成为民族关系的主流 C、国家分裂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 19. 下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  )

    A、发明指南针 B、发明活字印刷术 C、编著《本草纲目》 D、编著《天工开物》
  • 20. 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凝聚力的精神象征。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A、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C、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D、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 21. 我国自古就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措施判断被管辖的地区是(   )

    A、台湾 B、西藏 C、新疆 D、东北
  • 22. 明朝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
    A、晋商和微商 B、徽商和浙商 C、苏商和浙商 D、浙商和晋商
  • 23. 下列农作物当中,不是从外国引进,而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是(    )
    A、水稻 B、玉米 C、花生 D、向日葵
  • 24.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设立该机构的皇帝是(    )
    A、顺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 25. 下面邮票展示了中国某剧种的脸谱艺术,该剧种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它是(    )

    A、秦腔 B、汉调 C、京剧 D、昆曲

二、判断题

  • 26.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隋文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统治基础。
    (2)、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绩卓著,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3)、北宋时期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4)、1662年,郑成功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统一。

三、综合题

  • 27.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每当这优美的旋律响起时,我们总能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请放松紧张的心情,运用所学知识,轻松作答。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联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他又说:“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

    材料二:……仿效汉法进行改革,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发展。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材料三: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重大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了“四夷可使如一家”,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举出唐朝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一例。
    (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是什么?在这个王朝的统治下,我国的民族关系有何发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清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两项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有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英国近代思想家)

    (1)、材料中“在战争上”、“在航海上”的发明分别指什么?
    (2)、“第一种在文字上”的发明到宋代有何改进?“第三种在航海上”的发明对人类的事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3)、“三种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它们在传播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的是谁?
    (4)、从三种发明以及它们的运用和传播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 29. 国与国之间如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不能彼此孤立,需要互相交往。让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探寻古代中国的外交足迹,汲取历史的真谛,启迪人生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开放的唐朝)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开放与广泛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一:见下图

    (盛大的明朝)明初,对外交往活跃,中华民族完成了人类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

    材料二:见下图

    (封闭的清朝)清朝盲目地排斥外来东西,没有好好与外界沟通,选择了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往来,最终导致自己落后。

    材料三:乾隆皇帝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图一、图二的人物都为唐朝外交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分别是谁?他们的目的地分别是哪里?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采取什么外交政策?该政策在当时起到怎样的消极影响?
    (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上述问题探究,你明白什么道理?(可以从国家或个人角度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