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9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01 类型:复习试卷

一、宋代的经济发展

  • 1. 下面示意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图中③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 2. “南海Ⅰ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Ⅰ号”从广州出发前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

    A、瓦子 B、市舶司 C、早市 D、勾栏
  • 3. 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鲸”,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 4.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产品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独特风格蜚声海 内外。景德镇兴起于(  )
    A、宋代 B、唐代 C、元代 D、明代
  • 5.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开封运送的粮食六百万石。当时人们如何描述这一经济现象( )
    A、“苏湖熟,天下足” B、“人烟断绝,千里萧条”   C、“一半胡汉似汉家” D、“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
  • 6. 《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这则记载说明当时( )
    A、统一货币为铁钱 B、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C、发明了活字印刷 D、蜀地不服中央管理
  • 7. 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极力提倡 B、农民休闲的需要 C、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达官贵人的需要
  • 8. “宋代经济的大发展持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
    A、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C、江南的青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D、长安成为当时繁华的国际性大都会
  • 9.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南宋时,我国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其原因不包括(    )
    A、国家统一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南方社会相对稳定
  • 10. “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以上情形最早可能出现在(    )
    A、汉代长安 B、唐代洛阳 C、北宋东京 D、元朝大都
  • 11. 法国人谢和奈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纪、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谢和奈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用现代管理制度 D、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 12. 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长江而下去江南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
    A、茶树、烟草 B、棉花、大豆 C、棉花、茶树 D、棉花、玉米
  • 13. [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海外贸易有陆路和海路两个方向,汉代开通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代大多数时期内因北方战难和民族政权并立而被西夏、吐蕃等阻隔,无复汉唐盛象。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西北陆上贸易的重要性不断衰落,宋政府设立管理海上贸易的专门机构,在东南沿海大力开拓海上贸易,巩固了中国在海上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材料二:宋代是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海外商运发展迅速,不但进出口商品的种类增加,贸易额也有所扩大,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宋代以前并未设立管理海上贸易的专门机构,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制定了系统完备的市舶管理制度,修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宋朝政府不仅鼓励对外贸易,还奖励外商来华贸易,在一些大的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藩坊。

    两宋时期,造船技术提高,指南针的应用使远洋航海能力大大提高,贸易范围开始向阿拉伯海西岸及更广范围航行,远至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和《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重心转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并简要分析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 14. 宋代是我国古代经济高度发展的重要时期。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南宋初期对南方的大规模全面深度开发,促成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从此完全取代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材料二:“自州桥南去……直至龙津桥须脑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而一些酒楼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进行营业”。“杭城(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最是大街一两处,面食店及市西坊面食店,通宵买卖,交晓不绝,缘金无不禁,公私营干,夜食于此故也

    ——《东京梦华录》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认为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下面是宋代经济发展表现简表,请将下列表格内容填写完整。

    项目

    表现

    农业

    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① , 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海外贸易

    宋代的②、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3)、材料二反映了宋代都市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什么?
    (4)、宋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 15.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南方工商业发达 B、南方农业生产发达 C、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D、南方海外贸易繁荣
  • 16. 下边示意图显示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与 图中的①相对应的时期应该是(  )

    A、东汉 B、唐朝 C、隋朝 D、南宋
  • 17. 宋代有“苏常(州)熟,天下足”的谚语;另外,南宋陆游曾提到:“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这说明宋代(   )
    A、南方丝织业超过北方 B、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 C、南宋的海外贸易发达 D、江南地区成为经济的重心
  • 18. 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早在汉朝,江南已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 B、宋代的“苏湖熟,天下足”实为夸张之语,当时中国的经济重心仍然是北方 C、南宋时期,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D、从汉代到宋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 19.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
    A、唐朝 B、南朝 C、隋朝 D、南宋
  • 20. 下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    )

    A、北方财富增长 B、中央集权加强 C、经济重心南移 D、城市生活繁荣
  • 21.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时最后完成。(  )
  • 22. 提到宋代,特别是南宋,首先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多半是一幅“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当汴州”的柔靡景象。但学术界对宋代社会文明却给予了高度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江南为之盛国矣。

    材料二:…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三: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 励海外贸易,收入颇丰。 

    (1)、根据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
    (2)、材料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写出宋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所设立的机构名称。
  •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到北宋时,南方经济已经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而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为定局。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的朝代。
    (2)、小历同学认为:北方人口南迁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唯一因素。你同意小历同学的观点吗?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 24. 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综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丝织业发展,北宋时期,南方的哪些地区丝织业生产发达?
    (2)、●制瓷业发展,北宋时期兴起的是什么地方,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纸币的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
    (4)、●南移的完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何时?到何时最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