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4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试卷更新日期:2021-04-01 类型:复习试卷
一、遣唐使
-
1. 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B、传播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之间的友谊 D、求取佛教经义2. 据记载,公元630-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C、加强两国友谊 D、求取佛经教义3. 日本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文字等传回日本,大大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以上讲述的是日本遣使来唐的( )A、背景 B、条件 C、过程 D、影响4. 唐朝时,该国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这个国家是( )A、日本 B、天竺 C、大食 D、大秦5. 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C、侵略中国沿海地区 D、学习唐朝书法艺术6. 下面是小丽同学归纳的遣唐使的特点,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次数较多 B、规模较大 C、影响深远 D、只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7. 遣唐使是对哪个国家赴唐使节的称呼( )A、新罗 B、天竺 C、日本 D、波斯8. “遣唐使”规模居各国之首,并推动了该国的社会改革,这个国家是:天竺。
二、鉴真与玄奘
-
9. 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样认识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的,你最好查阅我国古代哪部 典籍?( )A、《大唐西域记》 B、《金刚经》 C、《资治通鉴》 D、《西游记》10. 毛泽东曾经说:“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是接受外国的优良文化的。我们的唐三藏法师,万里长征比后代困难得多,去西方印度取经。”毛主席夸赞玄奘法师是因为( )A、历尽艰辛交好印度 B、学习外国优良文化 C、行走万里精神可嘉 D、传播中国儒家学说11. 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有关这一主题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朝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B、玄奘西行 C、北宋和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 D、元朝时,我国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12. “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诗句描述人物是( )A、霍去病 B、张骞 C、玄奘 D、鉴真13. 《大唐西域记》是记录唐代高僧玄奘的一本书,下列对此书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书名中的“西域”包括古丝绸之路沿线的部分地区 B、这本书记录了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区的山川风物和社会习俗 C、这本书由玄奘的弟子整理成书 D、这本书是玄奘根据自己的亲身见闻所写14. 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A、《资治通鉴》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15. 抗击新冠状病毒期间,日本向湖北高校捐赠物资的包装箱外,附上了一句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寓意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这句诗来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A、玄奘西行天竺 B、张骞出使西域 C、郑和下西洋 D、鉴真东渡16.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唐玄宗时,日本宰相长屋亲王曾经命人制作千件袈裟,绣这四句偈语在上面,送给大唐高僧们。该偈语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A、玄奘 B、鉴真 C、忽必烈 D、张骞17. 第一个系统地把古代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是(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郑和18. 一千多年前的立下“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的誓言“,历经艰难,为中国佛教 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该诗描绘了(事件)。19. 玄奘西行归国后口述,弟子记录成书的《》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玄奘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鉴真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1)、据材料写出由玄奘口授而成,记录他亲历的书籍名称。(2)、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21. 材料论述题。材料:鉴真留居日本期间,传播佛教,使佛教成为日本国教,日本国内佛教文化盛行;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了唐招提寺,便是日本迄今为止最为著名的佛教建筑;鉴真还把中国唐朝的医学、饮食等文化带到了日本。
——摘编自张娟《鉴真东渡与古代日本文化》
(1)、鉴真东渡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个朝代?(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且符合材料主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