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二5.2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课时训练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畜——沼——果”农业生产模式是沼气池与养殖业、林果业等紧密联系的开放式系统,是一种循环农业模式。读“畜——沼——果”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1)、该农业生产模式可能位于我国( )A、甘肃省 B、山西省 C、浙江省 D、黑龙江省(2)、该农业生产模式的生态优点有( )
①提高饲料利用率②提高土壤肥力③废弃物实现资源化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 水资源、能源和粮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合理配置并不断调整人类活动,能够使水-能源-粮食(W-E-F)系统压力处于最优状态。下图为1997~2015年我国W-E-F系统压力指数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2005年以前,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 )A、随时间呈升—降的变化 B、与能源压力指数变化完全一致 C、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下降 D、由东北地区向西南地区下降(2)、在1999年后,我国W-E-F系统总压力指数快速下降,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低耗能产业增多 C、产业转移的发生 D、节约资源观念深入人心(3)、我国自然条件的多样性、人口分布的聚集性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造成我国W-E-F系统压力增大、压力空间不平衡。下列属于缓解我国W-E-F系统压力的积极措施是( )①提高粮食产量,推进食物结构多样化
②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③提高人口布局集中度,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
④合理布局相关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 林下经济是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环境为依托,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和采集业等的生态农业,也是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发展林下经济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 B、地价 C、水源 D、政策(2)、发展林下经济有助于( )①减少水土流失②缓解环境污染③提高经济效益④治理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与林下经济类似的生态农业是( )A、乳畜业 B、桑基鱼塘 C、灌溉农业 D、绿洲农业4. “第六产业”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形成“1+2+3=6”的叠加优势或“1×2×3=6”的乘法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传统农业相比,“第六产业”的突出特点是( )A、农业投入更大,属集约型农业 B、科技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 C、产业交错融合,经济效益更好 D、生产规模大,产品商品率高(2)、影响“第六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科技水平 C、创新意识 D、交通条件5. 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资源非常丰富。但在8年前,该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 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新技术工业(2)、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图中示意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完全的清洁生产 B、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 C、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D、实现资源开发向深加工、精细化发展6. 经过三代人55年的努力,河北省塞罕坝从沙地变林海,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成为地球上一抹夺目的“中国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历史上塞罕坝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酸雨污染 C、土地荒漠化 D、全球气候变暖(2)、塞罕坝创建地球上一抹夺目的“中国绿”,主要依靠的是( )A、开垦耕地 B、发展旅游 C、合理放牧 D、植树造林(3)、塞罕坝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区域性原则二、综合题
-
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省辰溪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多,光热条件好,适宜稻花鱼生长,被誉为“稻花鱼之乡”。2014年以来,辰溪将"稻十鱼"作为产业扶贫主打项目,统一种苗、统一技术,推广高标准无公害种养模式,对农产品开展深加工,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2018年,辰溪稻花鱼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9年举办了辰溪第三届稻花鱼文化节,带动了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下图示意辰溪稻田剖面形态及稻鱼互利共生关系。
(1)、说明稻花鱼和水稻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2)、指出当地农民在稻鱼共生系统建设中采取的主要田间工程措施。(3)、为保障稻花鱼品质,说明在稻花鱼生长期间稻田管理应注意的重要问题。(4)、说明辰溪稻鱼养殖经验对我国落后乡村脱贫攻坚的借鉴意义。8.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课题名称:何时“蓝天”常在
课题资料: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相継打响了“蓝天保卫战",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为了让“蓝天”常在,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以下思路,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综合来看,我国近些年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我国能源消費构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焼后慶气排放量大,处理难度和成本高。
②我国废气排放量较大的工业企业教量多,规模大,分布广。
③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干燥,大气降尘量大。
④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筑工地多,扬尘多。
⑤我国汽车拥有量猛增,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⑥受全球变暖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由秋至眷,冷空气活动频率小,势力减弱,常出现连续敏日微风或静风天气,并且空气温度相对较高。
课题思考:
(1)、按自然和人为原因,将材料中大气污染原因进行分类(用数码回答)。(2)、据材料概括大气污染的特点。(3)、为我国“蓝天”常在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