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1年中考历史全真模拟试卷 02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2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些历史时期重要时间的年代标尺,下列时间对应朝代说法错误的是( )A、①商周时期,开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确立分封制度 B、②秦朝建立后,秦始皇确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 C、③元朝设置相应机构,加强了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D、④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度2. “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西方封建制的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这个“庞大帝国”的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唐高祖 D、明太祖3. 早在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希望相关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共融、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这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下列关于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出使西域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B 香料、西域葡萄、良种马等物产传入内地 西域物产的引进是丝绸之路开通的最大成果 C 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 到达朝鲜、日本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航线 D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A、A B、B C、C D、D4. 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能力,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交融 B、政权分立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江南地区的开发5.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的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指南针传入欧洲
②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6.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而确立于唐,因有多种科目而“分科举人”,故名科举。与察举制相比,科举制下的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而且“取土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没有如“人门兼美”一类的附加条件。科举制的产生与确立反映了( )A、选才呈现公平开放的特色 B、以官举士的选官方式终结 C、取士标准出现多样化趋势 D、考试方式完全优于察举制7.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重视农业生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8.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中国古代有许多值得我们纪念的英雄。“永乐满朝人济济,西洋万里水茫茫。星牵沧海云帆耸,浪系天涯纽带长。”“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两组诗句分别与哪两位英雄有关?请从下列图片中选出(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9. 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下列史实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的颁布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10.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11. “因时制宜”四个字是《资政新篇》的总精神。文章提出了强化中央集权采用西方技术以使中国经济和交通现代化以及发展与西方列强友好关系的政策。洪仁玕提出了开设现代银行颁发专利权建造铁路和轮船以及发展采矿业等建议。这说明《资政新篇》( )A、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B、符合太平天国的斗争实际 C、得到了西方列强有力支持 D、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12. 下图是《时报》在1907年8月26日刊登的漫画。图画中间的“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这主要说明( )A、清政府已沦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C、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D、清末“新政"收效甚微13. 如表是1864年至1914年间,中国各种报纸、杂志对民主的各种含义和使用数量统计。据此可知( )时间
含义
人民统治
与君主制相反的制度
君主
1864—1894年
12
323
10
1895—1900年
149
640
7
1901—1908年
391
1210
0
1909—1914年
76
490
3
A、早期维新派宣传革命思想不彻底 B、维新思想与宣传“人民统治”矛盾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反封建较彻底 D、思想宣传的程度决定了民主的程度14. 下列选项中的标语,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相配是( )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B、提倡新式文学推广白话文 C、建党伟业开天辟地 D、建立革命武装走向井冈山15. 近代中国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百年梦想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创造性的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斗争与合作。下列关于国共关系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启了国共十年对峙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共十年对峙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七七事变后国共团结合作,进行全民族抗战,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 D、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是两党在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分别抗击日本侵略的典型战役16. 为纪念抗美援朝,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潜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老战士所说的这种“精神”是(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7. 1952年与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由该数据表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A、 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B、社会主义公有制已经确立 C、“大跃进”改变了经济落后状况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就巨大18.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中共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19. 阅读1987—1992年台湾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单位:百万美元),据表可知( )年度
台湾向大陆出口
大陆向台湾出口
台湾的顺差
1987
1226.35
288.94
937.59
1988
2242.22
478.69
1763.53
1989
2896.49
586.90
2309.59
1990
3278.25
765.36
2512.89
1991
4667.15
1125.85
3541.30
1992
6397.93
1118.97
5168.96
A、海峡两岸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B、大陆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牺牲 C、香港在两岸经济交流中起决定作用 D、海运、空运直航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20. 新闻报刊见证时代变迁。刊登下列内容的四张报纸按发行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④②③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21. 学习历史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美国诗人爱伦•坡在《致海伦》中写道:“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有助于理解这句广为传诵的诗句的史实是( )①古希腊创立了民主政治
②古希腊是欧洲最早迈入文明门槛的地区
③古罗马吸收了希腊文明成果
④教皇居住在罗马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2. 由如表可知,鼠疫与天花的暴发与流行( )
公元2世纪-16世纪世界瘟疫大事年表(节选)时间 事件 165-169年 罗马帝国暴发天花 541-749年 君士坦丁堡暴发第一次鼠疫 1340年 意大利暴发黑死病(鼠疫) 1348-1350年 英格兰鼠疫流行 1555年 墨西哥暴发天花,死亡200万人 A、刺激了人性的觉醒 B、是国家间战争的产物 C、促成了新航路开辟 D、与人类交往密切相关23. 华盛顿曾说:“如果自由流于放纵,专制的魔鬼就乘机侵入。”又说:“我对于我们自己内部的倾轧,比对敌人在算计我们,还觉得可怕.”结合所学知识可看出华盛顿的意愿分别是( )A、开辟新航路、建设北美新国家 B、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建立强有力中央政府 C、加强对外扩张、开辟海外市场 D、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政体24. 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A、对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B、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C、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 D、强调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25. 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能够印证这一理论“哺育了世界西方和东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的史实是( )A、 攻占巴士底狱、印度民族大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俄国1861年改革 C、俄国十月革命、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巴黎公社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6. 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层次结构相一致的是( )A、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B、《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范例 C、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美国冷战政策 D、英国议会——欧洲共同体——联合国27. 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发射各类炮弹两万余发,并使用了烧夷弹和毒瓦斯,造成了寸草不生的“死亡带”,法军死守,一直持续到12月,双方伤亡人数共70多万,德军战败。此战役是( )A、 萨拉托加战役 B、约克镇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滑铁卢战役28. “二战后迅速发展的生产专业化和国际分工,使经济生活日趋国际化,但西欧各国的国际市场狭窄,资源有限,美国战后又企图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侵占西欧市场。所以走向联合的道路,把西欧建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成了欧盟各国的共识。”从材料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欧盟成立的原因是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B、欧盟成立的原因是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 C、在联合这一认识上欧共体发展成为欧盟 D、国际关系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29. 下列图标所代表的国际组织中,被看作是支撑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②③30. 学者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中称:我们正在经历着现代历史上第三次重大的力量转变。第一次是15世纪前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崛起...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世纪末美国的崛起……第三次是最近二十年开始的美国之外的世界崛起。对这三次转变认识正确的是( )A、第一次转变结束了基督教对西方世界的精神统治 B、第二次转变的主要推动原因是美国南北战争 C、第三次转变使美国完全失去了大国地位 D、欧盟、日本、俄罗斯、东亚国家等力量推动了第三次转变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40分)
-
31. 从1921年到2020年,99年的历史发展,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幼稚到成熟,从在野到执政,探索出了革命和建设两条辉煌道路。在外交上也取得了辉煌成就。
材料一:她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材料二:毛泽东曾对几位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他(蒋介石)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人也没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三:毛泽东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终的。”
材料四: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一致对外……不图讨伐令忽然而下,值兹强邻压境,国家民族危在旦夕,方谋解救之不暇,何忍再为其豆之煎?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叛逆目之”
——摘自1936年12月《桂林日报》
材料五: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开天辟地的大事”指的是哪次重要会议(2)、依据材料二,1927年中国共产党通过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孵出”了两只“小鸡”。这两只“小鸡”指的是什么?(3)、如果说长征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伟大的传奇,那么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怎样重大的历史意义?(4)、材料四中的“陕变”指什么事件?“陕变”的解决对时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材料五中图一:周恩来提出的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基本准则是什么?图二:“乔冠华开怀大笑”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图三:“习特会晤”反映了中美关系新时期的表现,你认为中美关系顺利发展的前提是什么?(6)、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及外交取得的成就,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32. 近现代大国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历史老师围绕相关话题设计了如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材料一:1524年,有位西班牙人这样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成世界性的霸权;19 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何以逐渐控制了世界。
———《新全球史》
材料三:
材料四:“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学习西方文明的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福泽谕吉
材料四:
(1)、材料一中西班牙人为什么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央了”?西班牙由此走上了什么道路?(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成世界性的霸权”,其政治、经济因素分别是什么?(3)、波士顿倾茶事件不久后,北美爆发了一场独立战争。谁被选为大陆军总司令?请写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及这场战争的性质。(4)、北美“黑奴”最早来源于欧洲殖民者的哪一罪恶活动?1862年美国政府为解决“黑奴”问题颁布了什么文件?(5)、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日本在社会生活方面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6)、中苏两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相似之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改革的不同结果说明了什么?33.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说过:“你向后看得越远,就能向前看得更远。”战争让我们居安思危,铭记历史,面向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夹缝中求生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许多难以预料的方面改变了中国的命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大量华工在欧洲与协约国并肩战斗……他们的血汗、牺牲和生命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国际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凭借……并且在战后和平会议上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1919年的中国与1914年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
(抗战中谋发展)
材料二: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东北民谣
材料三:(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崛起中促和平)
材料四: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地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结合所学回答“1919年的中国”指的是1919年5月发生的什么历史事件?(2)、材料二所说的“苦难十四年”始于哪一历史事件?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1944年6月6日开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第二战场的著名战役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与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3)、1945年,中国参与了哪一国际组织的创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力图控制西欧、对抗苏联,推行了什么政策?苏美两极格局结束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4)、早在1953年,为促进世界和平,周恩来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据上面右边图片,说出本世纪初期中国主动融入世界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