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年中考道法一轮复习专题:13 坚持宪法至上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26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宪法铭刻我心田,人民意志在其间;权利义务不可分,国家机构为人民;人人自觉守宪法,幸福和谐国兴旺。这启示公民要做到( )
①学习宪法 ②认同宪法 ③制定宪法 ④践行宪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法典之为“典”,即在于其规模宏大,位阶庄严。下列关于民法典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法典的制定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需要
②民法典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民法典是每个公民的根本活动准则
④必将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完备的民事法制保障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为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A、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4.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___________为根本活动准则( )A、民主集中制 B、宪法 C、民法 D、行政法5. 2019年12月4日是第十九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其宣传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所以要弘扬宪法精神,是因为宪法( )①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是国家的根本法
③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④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 教育部强调指出,要在青少年中加强宪法教育,推动宪法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是因为( )①青少年肩负民族振兴使命 ②宪法是安邦治国的总章程
③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④青少年的宪法意识有待增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我们国家的总章程是( )A、《民法典》 B、《婚姻法》 C、《宪法》 D、《劳动法》8. 2019年12月4日,全国同步开展大中小学国家宪法日“宪法晨读”活动,大中小学生共同感受宪法的崇高与庄严。因为宪法是( )①国家的根本法
②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 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某中学学生社团在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宣传活动中,展示了以下观点,其中不合适的是(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C、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 D、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10.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障宪法实施就要( )①推进全民立宪 ②坚持依宪治国 ③加强宪法监督 ④增强宪法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 权力是把双刃剑,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我国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这表明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A、法无授权不可为 B、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C、宪法规定国家机构的组成 D、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12.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它是( )A、我国的普通法 B、我国的根本法 C、我国的地方法 D、我国的专门法13. 澳门基本法序言中写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的制度。2020年两会期间,来自澳门的政协委员表示:在澳门,宪法和基本法被列为大学的必修课,也是公务员培训的重点课程,以此来引领宪法、基本法进课堂、进社会、进人心。由此可见( )①宪法是澳门基本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只是澳门大学生和公务员的根本活动准则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澳门基本法更加严格
④澳门通过宪法的相关教育,来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 2月28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各行各业的广大党员干部要响应党中央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这是因为(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④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 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5.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府工作人员要自觉接受法律、监察和人民监督。”政府工作人员接受监督( )A、 可以消除一切腐败现象 B、说明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能使滥用权力的现象不再发生 D、有利于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16. 2019年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各地纷纷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全体公民( )A、 增强宪法意识 B、追究违宪责任 C、坚持依宪执政 D、及时修改宪法17.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国的根本法是( )A、宪法 B、刑法 C、立法法 D、义务教育法18.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以下四种观点你赞同的是( )①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③宪法是我国法律的总和,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
④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9. 在下边漫画的整体寓意中,“阳光”表示“公开透明和接受监督”,“笼子”表示“制度”,“公章”则表示( )A、法律 B、與论 C、职责 D、权力20. “本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下列选项中,对这条宪法序言理解正确的是(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D、违反宪法必须予以追究21. 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根据宪法规定,下列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22.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表明(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 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问题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23. 2020年3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表明( )A、我国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很广泛 B、我国是世界上人权状况最好的国家 C、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扶贫济困24. 对如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②打击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④有利于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5.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新颁布的民法典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强化了对人格尊严的维护。这( )A、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提供根本法律保障 B、是因为人格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C、表明宪法是民法典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D、要求做到私人生活安宁高于社会安定26.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全国上下积极响应,打响了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实表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②我国公民的利益完全一致,因而能够团结一心共同抗疫
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有效保障人权
④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7.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是把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的主心骨和领航人。这说明(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 2020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开始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以下四位同学的总结,最符合题意的是( )A、同学甲:宪法是其它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B、同学乙: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C、同学丙:宪法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D、同学丁:宪法是我国法律的总和,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29. 下列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表述正确的是( )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
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
③宪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④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 是国家的根本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30. 《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民法典》对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紧急自卫权、继承权、人身权利等公民的基本权利做了详细和深度的规定,可见( )①民法典规定的内容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宪法是根本法,规定和制约了民法典内容
③民法典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④民法典是基本法,细化并延伸宪法的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1. 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设立宪法日,是因为( )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③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④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A、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2. 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某校法治学习小组围绕“我与宪法”这一主题对本校同学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其部分结果如图所示。这给我们中学生的启示是( )A、国家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 B、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限定范围内行使 C、我们要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章程 D、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3. 我国把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凸显了宪法的重要地位。宪法的重要地位体现在( )①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法 ②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和
③国家一切权力都属于宪法 ④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34.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宪法始终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指出:要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营造良好氛围。之所以要弘扬宪法精神,是因为( )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 ②宪法规定了生活中的全部问题
③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总称 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多选题
-
35.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每年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这一天各地纷纷开展灵活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让宪法精神融入百姓生活。开展这些活动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认识到,我国宪法是( )A、所有法律的总和 B、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C、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D、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三、判断题
-
36.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所有法律的总和。37. 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
四、问答题
-
38. 2019年12月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从2月1日至7日,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全国部署开展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的“宪法宣传周”活动。
为响应“宪法宣传周”活动,你所在的班级推荐你举行一个“宪法知识讲座”,你准备的讲座提纲是怎样的?
五、材料分析题
-
39. 宪法宣誓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5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2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宣誓誓词、人员和仪式要求等进行完善;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一拿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員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的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进行了隆重庄严的宪法宣誓,成为新中国历史上首批举行宪法宣誓的国家领导人。全国人民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宪法宣誓仪式,受到强烈感染。
简要分析我国宪法宣誓制度入宪及实践的重大意义。
4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宪法要求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对此,有人认为,这样要求的根本目的是规范国家权力;也有人认为,这样要求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权利。
运用“维护宪法权威”的知识,评析以上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