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历史活动中,老师列出“官渡之战”“十六国”“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一些历史资料进行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2. 施琅认为此地“虽在外岛,关四省要害,断不可弃”。清政府廷议后,在此“设县三、府一”。此处的“府”指(    )
    A、神州府 B、台湾府 C、泉州府 D、苏州府
  • 3.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下所示,处侵华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4.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与材料描述有关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 5. 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有(   )

    ①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②进行了北伐战争

    ③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发动了南昌起义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 6.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政治意义的是(    )
    A、彻底摧毁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D、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 7. 在伊朗的苏撒古城旧址,考古队发现了刻有文字的黑色玄武岩石柱,文字内容被确认为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通过这一考古发现,我们可以了解(   )
    A、古巴比伦 B、古埃及 C、古印度 D、古罗马
  • 8. 西欧封建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繁荣对当时社会产生深刻影响,主要体现在(    )
    A、西欧封建制度迅速瓦解 B、教皇鼓励市民自治 C、城市完全摆脱领主控制 D、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 9. “17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    )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 10. 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 11. 下图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1942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这个“新生儿”是(   )

    A、《凡尔赛条约》 B、《波茨坦公告》 C、《开罗宣言》 D、《联合国家宣言》
  • 12. 小强对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别感兴趣,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他感兴趣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全球规模的战争 C、美苏“冷战” D、美国的崛起

二、判断题

  • 13.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他认为中国科举制度具有公正性。(判断对错)
  • 14. 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指中共十九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 15. 黑奴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它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还滋生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三、综合题

  • 16. 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时间

    地点 

    1800年

    1850年

    1880年

    1900年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材料二 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得以生存下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图表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二概括其原因。
    (2)、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17. 诵读红色书信,传承红色力量,一封封书信穿越时空,传递着先辈们的执着追求和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男在此为国作事,非谓有男国即不亡,乃国家育养学生,岁靡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忠孝二途,本非相悖,尽忠即所以尽孝也……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1919年5月17日清华学子闻一多给父母的家书

    材料二:1937年11月,朱德的家信:我担负革命工作昼夜奔忙,十余年来坚(艰)苦生活,无一文薪水,与士卒同甘苦,决非虚语……进来转战华北,常处在敌人后方,一月之内二十九日行军作战……我决不能再顾家庭,家庭亦不能再累我革命……为国为民族求生存,决心抛弃一切,一心杀敌。

    ——据央视大型综艺《信·中国》首期

    材料三:1950年初,“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从现在起……团结一心,合力建设一个新兴的中国,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我们有充分的信念,我们是在朝着充满光明前途的大道上迈进,这个建设新中国的责任是要我们分担的。同学们,祖国在召唤我们,我们还犹豫什么?彷徨什么?我们该回去了。

    ——据央视大型综艺《信·中国》第三期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家书反映了闻一多怎样的家国情怀?当时进步学生提出了什么主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信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哪些优良传统?朱德“转战华北”有什么重大意义?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封书信的历史背景。朱光亚在信中发出了什么倡议?
  •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基于对世界形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传统文化理念)

    材料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文明交流互鉴)

    材料二 中国古代曾积极同世界各国交流: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文明冲突重建)

    材料三 15世纪后期,从欧洲出发的航海家们逐渐发现了我们现在所知世界的大部分地区。经过几次艰难的航行,探险家们开辟了新的航线……永远地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

    ——《大国崛起》解说词

    (外交合作共赢)

    材料四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在外交上反映出中国不是追求狭隘的国家安全、国家利益,而是追求世界共赢和共同安全。有学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思想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孟子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
    (2)、材料中的“这条路”历史上叫什么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3)、材料中“结束了世界主要文明地区相互隔绝的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它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由“对抗”到“合作”的典型事件有哪些?(请列举两个历史事件)
    (5)、综合上述材料,就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