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二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2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300多年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人物是( )
    A、唐太宗 B、汉武帝 C、炀帝 D、隋文帝
  • 2. 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加强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C、证明了隋朝的经济实力 D、便利对少数民族的战争
  • 3. 下列史实不属于唐太宗政绩的是( )
    A、大力改制创新,发展完善隋朝创立的科举制,天下英雄尽入彀中 B、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C、实行“偃革兴文,布德施惠”开明的民族政策 D、追求“车轨同八荒,书文混四方”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 4. 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古代帝王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 5. “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包括(    )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③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④重视人才的选拨和任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6. 下列哪一事件促使唐朝由盛而衰(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唐玄宗西进四川
  • 7.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哪一局面的延续(    )

    A、宦官专权 B、藩镇割据 C、盛世景象 D、大一统
  • 8. 唐朝时“雁塔题名”成为了最高荣誉象征。与该现象有关的制度或政策是(   )
    A、科举制度 B、三省六部制 C、重文轻武 D、开放外交
  • 9. 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共同拥戴为“天可汗”说明( )
    A、少数民族畏惧唐朝的军事进攻 B、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北方各族被迫接受唐朝中央政府领导 D、唐朝与周边民族关系比较紧张
  • 10. 下列有关隋唐艺术的发展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B、隋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柳公权 C、“画圣”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 D、隋唐时期的音乐和舞蹈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
  • 11.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反映的是唐朝对下列哪个国家文化的影响( )
    A、新罗 B、天竺 C、波斯 D、日本
  • 12. “……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容并蓄而且好探求”。以下所述能证明此观点的有(    )

    ①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②长安城商贾云集……到处可见歌舞盛宴;

    ③演奏的乐器有西域流行的或从域外传入的羯鼓、胡琴等。

    ④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形式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13. 宋代读书的风气十分浓厚,读书人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当时还流传着句谚语:“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导致这种风气形成的原因是( )
    A、宋代人素质高,喜欢读书 B、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C、统治者奖励读书人黄金 D、宋代商品经济发达,需要读书
  • 14. 下列关于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错误的是(       )
    A、辽与南宋签订的平等条约 B、维护了边疆的长期和平稳定 C、促进中华民族的交融 D、辽国获得了战争中无法得到的利益
  • 15. 成语“黄袍加身”涉及的历史人物及时期是( )
    A、宋太宗、北宋 B、宋太祖、南宋 C、宋神宗、南宋 D、宋太祖、北宋

二、简答题

  • 16.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10世纪初在上京建立辽国的民族
    (2)、11世纪前期在兴庆府建立西夏的民族
    (3)、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并写出其作用

三、综合题

  • 17.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三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材料三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曾经在哪里求学?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是什么?
  • 18.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宋太祖)曰:“……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内则设中书、枢密院、御史台、三司、审官、审刑等在京诸司,外则设转运使、知州、知县等众官以相统御,上下有叙……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

    材料三:太祖、太宗平一海内……尽收天下劲兵……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1)、材料一体现了宋太祖在军事上的哪一项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初在中央和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宋初这些做法的积极作用。
  • 19. 近年来,为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建立公正的国际新秩序,中国政府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即“一带一路”构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的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三  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将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合作架构。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2015年11月18日)

    (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由材料一可知,“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对外交流路线的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体现了哪些文化认同精神?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从古至今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