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六单元第19课《剃头大师》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24 类型:同步测试
一、积累运用
-
1. 读拼音,写词语。
biăo dì
dăn xiăo guĭ
lĭ fà
mà rén
chóu rén
zhēng duó
2. 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序号)(1)、处:①chǔ ②chù 处置 长处 处罚 住处(2)、差:①chā ②chà ③chāi ④cī差别 差事 参差 差了一点儿
3. (《剃头大师》)联系上下文,猜猜词语的意思。(1)、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进理发店的,而且,姑父还得执一把木尺在一旁监督,否则,小沙准会夺门而逃。我猜“夺门而逃”的意思是。“押进”“夺门而逃”等词语表现了小沙。
(2)、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清小沙的抗议,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所以,小沙只得规规矩矩由老师傅摆布。“摆布”在词典中的解释是:①安排,布置;②操纵,支配(别人行动)。在上面的句子中,“摆布”应选择第种解释。
4. 根据意思写词语。①指人的品行端正,谨守礼法。
②摆脱阻拦,逃出门去。
③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①课文中的“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
②课文中的小沙是个的孩子。
③因为 , 所以“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6. (《剃头大师》)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节选自杨红樱的小说《开心男孩》。 B、课文中的“剃头大师”是指理发店的老师傅。 C、“剃头大师”其实是一种调侃,以“剃头大师”为题,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7.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课文中的“剃头大师”指的是“我”,而“我”毫没有剃头的经验,将小沙的头发随意乱剪一气,结果闯了祸,说明“我”完全是自吹自擂。 B、以“剃头大师”做题目,带有自嘲的意味,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 C、“我”自认为有剃头的天分,比那老师傅还要熟练,艺高胆大,因此自封为“剃头大师”8. 重点段落品析。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liǔ lǔi)________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jìn jìng)________苦头。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chà chāi)________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1)、给上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请仿写画横线的句子。一会儿……一会儿……
(3)、结合上文,说一说小沙害怕理发的理由是?9.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①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染,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②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①②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句①形象地说明;句②形象地说明。(2)、联系上下文,对划线的句子“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沙主动让“我”剪头,并且非常配合“我” B、小沙总是怒视剃头师傅,还骂他是“害人精”,对“我”却不是这样。 C、在小沙的心里,只要耳朵还在,其他的都不重要。这也与前文小沙不受剃头师傅的欢迎相呼应,充满趣味性。(3)、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对“我”进行简单的评价。二、阅读理解
-
10. 课内阅读。
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剪刀所到之处,头发纷纷飘落,真比那老剃头师傅还熟练。①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哎呀!”我叫起来,“坏了!”
小沙连忙摸耳朵,看它们还在,就无所谓了。我敢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②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1)、选文选自课文《》。(2)、选文中句子①形象地说明了。选句②形象地说明了。
(3)、联系上下文,对划曲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小沙主动让“我”剪头,并且非常配合“我” B、小沙总是歧视剃头师傅,还说他们是“害人精”,对“我”却不是这样。 C、在小沙心里,只要耳朵还在,其它的都不重要,这也与前文小沙不受剃头师傅的欢迎相呼应,充满趣味性。(4)、你喜欢文中的“我”吗?请对“我”进行简单的评价。11. 快乐阅读。掮枪的生活(节选)
叶圣陶
我当中学生的时代在清朝末年,那时候厉行军国民教育,所以我受过三年多的军事训练。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掮枪的生活倒是颇有兴味的。
我们那时候掮的是后膛枪,上了刺刀,大概有七八斤重。腰间围着皮带。皮带上系着两个长方形的皮匣子,在左右肋骨的部位,那是预备装子弹的。后面的左侧又系着刺刀的壳子。这样装束起来,俨然是个军人了。
我们平时操小队教练、中队教练,又操散兵线,左右两旁的伙伴离得特别开,或者直立预备放,或者跪倒预备放,或者卧倒预备放。当卧倒预备放的时候,胸、腹、四肢密贴着草和泥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快感。待教师喊出“举枪﹣﹣放!”的口令的时候,右手的食指在发弹机上这么一扳,更是极度兴奋的举动。
有时候我们练习冲锋,斜执着上了刺刀的枪,一拥而前。不但如此,还要冲上五六丈高的土堆;土堆的斜坡很是陡峭,我们不顾,只是脚不点地地往上冲。嘴里还要呐喊:“啊!啊!”宛然有千军万马的气势。谁第一个冲到土堆的顶上,就高举手里的枪,与教师手里的指挥刀一齐挥动,犹如占领了一座要塞。
(1)、“我们”当时的装束是怎样的?请你在短文中找出来。(2)、短文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我们” 的场景。A、整理装束 B、练习打枪 C、练习冲锋 D、练习队列(3)、结合画线句子,你体会到了“我”当时怎样的感情?(4)、读新闻,回答问题。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能现状让老师和家长们大跌眼镜:仰卧起坐只能做 3 个,200 米跑着跑着就晕倒了……为了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很多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每天校园体育活动 1 小时,认真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
请你写几句宣传语,呼吁同学们都来参加体育活动。
三、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