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单元检测试卷(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24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某同学参加“说历史猜人物”活动,题目是“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长期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是( )A、杨坚 B、李渊 C、赵匡胤 D、朱元璋2. 《新全球史》中写道:“尽管此项工程耗资巨大,但是隋炀帝……的投资千年来一直都有回报。它将中国南部和北部的经济融为一体。”材料认为“此项工程”( )A、有利于隋朝强盛 B、造成了隋朝灭亡 C、促进了经济交流 D、结束了分裂局面3. 《“隋何以亡”新论》一文指出:“隋朝的速亡只是由于炀帝在国家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不计代价地肆意征伐,穷兵黩武。”下列史实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南下灭陈 B、三征辽东 C、修建驰道 D、巡游江南4.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 )A、公开公平竞争 B、注重门第家世 C、取士方式多样 D、关注道德品质5. 贞观初年,唐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籍忠臣”。为此唐太宗( )A、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B、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D、重视人民群众的作用6. 司马光评价唐太宗:“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下列对于唐太宗的史实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 B、知人善任,任用了魏征等著名的谏臣 C、以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族的拥戴,被奉为“天可汗” D、统治时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史称“开元盛世”7. “称帝制,巾帼不让须眉;治国家,功过后人评说。”这副对联反映的人物是( )A、唐太宗 B、武则天 C、李清照 D、房玄龄8.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简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诗中所描述的是何种用途的何种工具( )A、农业生产 曲辕犁 B、交通运输 耧车 C、陶器制作 秧马 D、农业生产 筒车9. 下图为“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的骆驼上四个人俑分坐两侧,其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注:中国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人的泛称)乐俑。左侧前乐俑手托琵琶,后乐俑做吹笛状,右侧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国胡人俑正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饱含浓郁的异域情调。从图片和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唐朝陶瓷业发达
②唐朝民族交融的盛况
③唐人服饰的特点
④唐朝和日本交往频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0. 唐朝政府同以前历代统治者“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不同,采取“抚九族以仁”的政策,说明唐朝( )A、对外政策比较开放 B、需要依靠少数民族保卫边疆 C、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D、反对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1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文人士子创作出不同的诗作风格。下列诗人中,其诗作飘逸洒脱,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的是( )A、杜甫 B、白居易 C、颜真卿 D、李白12. 日本著名汉学家内藤湖南曾说:“日本民族未与中国文化接触以前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碱水一样,日本民族和中国文化一接触就成了豆腐。”这种情况发生的鼎盛时期在(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明朝13. “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把自己淹没于三千佛经的精义……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的行者!”材料中的“你”是( )A、崔致远 B、弘法大师 C、玄奘 D、阎立本14. 1936年,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写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下列与鉴真历史贡献相关的是( )A、 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B、铸造“和同开你" C、编撰《大唐西域记》 D、修建赵州桥15. 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人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主要表明( )A、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B、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 C、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衰落 D、唐朝采取开明民族政策16. 对下边四幅图片的解读最为全面、贴切、合理的是( )A、可以了解到盛唐开放的社会风气 B、可以了解到盛唐繁荣的经济状况 C、可以了解到盛唐的社会气象 D、可以了解到盛唐的都市生活17. 开元末年,唐朝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各种矛盾日益尖锐;各地节度使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发动了大规模农民起义。这段话描述了唐朝( )A、安史之乱 B、衰落的原因 C、农民起义 D、衰落的影响18. 白居易《长恨歌》中有“渔阳顰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急的战报打破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歌舞升平。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A、黄巾起义 B、安史之乱 C、陈桥兵变 D、玄武门之变19.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A、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安史之乱20. 有关下图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领导了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 B、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后,建立政权 C、起义给唐朝以致命的打击 D、兵败后归顺唐朝,被封为节度使21. 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灭亡唐朝的人物是( )A、黄巢 B、朱温 C、安禄山 D、赵匡胤二、非选择题
-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过,惆怅龙舟更不回。——[唐]胡曾《汴水》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1)、以上三则材料反映的是隋朝大运河。修建这一工程的目的是什么?(2)、请写出材料一中运河两端城市名称:A , B。(3)、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到洛阳去,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写出具体名称)(4)、你认为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观点,哪一个更为客观?并据此分析大运河的影响。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的比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材料二:“贞观初,户不及三百万,绢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钱……马牛被野。”——《新唐书》
材料三: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
(1)、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简析唐太宗和武则天对待“民生”问题的态度有何共同之处。(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农业发展与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有何关系。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
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整理
材料二:唐玄宗本人的变化,是当时社会危机难以克服的主要原因。开元初,他注意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天宝时则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在用人方面,玄宗不再是任人唯贤,而是专用投其所好者。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因此而受重用的。李林甫是“口有蜜,腹有剑”的人物,凡是才能在他之上而被皇帝所重视的人,他都千方百计地将其除掉。面对各种社会问题,玄宗毫无改弦更张之意,仍然沉溺于酒色之中,每年十月照例到华清宫去过冬。安禄山为了讨好玄宗和杨贵妃,在得知玄宗要在华清宫新开浴池的时候,立即在范阳以白玉石制成鱼龙凫雁,还有石莲花,置于池中,使玄宗喜悦异常。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唐太宗和唐玄宗统治时期分别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能够出现这两个盛世局面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二,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的不同之处。(3)、综合两则材料,你可以得到怎样的认识?25. 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主要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唐政府有太常寺等机构专管乐舞,当时知名的音乐家有万宝常、许和子、段善本,舞蹈家有公孙大娘、段昱等。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分别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乐舞方面的著作也很多,《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代有31家、38部专著共257卷。唐太宗贞观十四年,形成十部乐,即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2)、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兴盛的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哪一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