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春风十里,不如校园有你。我们经历了冬的严寒、春的温暖,在8月10日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复学时刻。读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复学时,地球运动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致是(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2)、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
    A、白昼黑夜交替 B、地方时间不同 C、太阳东升西落 D、春夏秋冬四季
  • 2. 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图1),岛上多座40~120米的小山长满草。形似草堆,每年旱季快结束的时候,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他们被称为“巧克力山”(图2),也是著名旅游景观。图3为该岛“年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的游客到菲律宾旅游时会发现(   )

    ①不需要倒时差  ②当地盛产椰子  ③居民多是白种人  ④其经济非常发达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游客到保和岛欣赏“巧克力山”景观的最佳时间是(   )
    A、1~2月 B、4~5月 C、6~7月 D、8~9月
  • 3.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不断加重 C、人均粮食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增加
    (2)、人口激增很可能会导致(    )

    ①土地资源利用过度  ②人均粮食持续上升 ③自然资源枯竭  ④环境污染加重  ⑤人口大量死亡乃至停止增长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 4. 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下图示意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A、大洋洲和亚洲 B、亚洲和欧洲 C、欧洲和北美洲 D、北美洲和大洋洲
    (2)、下列关于海陆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②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③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④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 图a为世界大洲大洋分布简图,图b为某四大洲不同海拔、面积比例及纬度范围图。读图完成问题。把图a中大洲大致纬度范围与图b中四大洲对比分析,表示亚洲的是(   )

    A、 B、 C、 D、
  • 6.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位于毛乌素荒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某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据此完成问题。该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第的自然要素依次是(   )
    A、河流、地形、植被 B、地形、河流、植被 C、植被、地形、河流 D、河流、植被、地形

二、综合题

  • 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老师提供的孟买气温和降水量图(图1)、南亚农作物分布图(图2),南亚主要风向、降水量分布图(图3),某学习小组开展了主题为“热带季风气候对南亚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学习活动,请帮助该小组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一:读气候资料图,说明气候类型的特征

    (1)、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读图1,可以看出孟买各月平均气温中最低是℃左右,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上的月份是。气候的显著特点是:气温 , 降水
    (2)、活动二:读农作物分布图,识别主要的农作物。

    读图2,南亚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有 , 主要的经济作物有。(各写一种)

    (3)、南亚地区种植水稻,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这与图3中方向的季风密切相关,分析该季风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 8.   2020年2月,东非蝗灾肆虐,非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受蝗灾影响地区濒临的大洋是;赤道穿过的地形区有盆地、高原。
    (2)、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许多国家,主要出口热带经济作物和矿产等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因此,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填“优势”或“劣势”)地位。
    (3)、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种人的故乡。由于人口增长(填“快”或“慢”),粮食供应不足,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导致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4)、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非洲气候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