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十九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0-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 2.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 3. 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 4. 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 5.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利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 6. 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 7.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 8. 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 9.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 10. 《梦溪笔谈》记载“皇佑(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A、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B、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C、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 11. 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应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特色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 12.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 13.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 14.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 15. 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 16.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的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 17.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 18. 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怀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应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则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 19.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非官方方面,对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这里的“反动”是指(    )
    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的思想
  • 20. 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 21.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 22.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这表明罗马法(     )

    A、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 23.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 24.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二、非选择题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也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与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请依据材料写出设问并回答问题。

  • 26. 中国明朝时曾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结合所学知识,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的背景、结果与意义。
  •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

    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