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分类汇编(8)--(生物圈中的人(二))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2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保持心血管健康要从现在做起,你不认同的生活习惯是(  )
    A、积极参加锻炼 B、保持均衡饮食 C、不吸烟、不酗酒 D、经常熬夜上网
  • 2. 比目鱼因双眼位于同侧而得名。刚孵化出来的幼鱼眼睛生在两侧,研究发现,在水中加入微量的甲状腺激素能加速眼睛向同侧生长(如图)。由此证明甲状腺激素具有(  )的作用。

    A、促进代谢 B、调节血糖浓度 C、促进生长发育 D、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 3. 25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与现代生物学中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观点不谋而合。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演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1965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支持了有机小分子物质合成有机大分子物质阶段 B、分子生物学为判断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提供了证据 C、人类学家将能否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准 D、超级细菌的出现源于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 4.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与其目的描述,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
    A 测定种子中的有机物实验中,在面筋上滴加双缩脲试剂 测定种子中含有蛋白质
    B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选择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 便于观察血液流动
    C 制作洋葱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撕取的表皮在水滴中展平 防止细胞重叠,便于观察
    D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向左上方移动玻片 使右下方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A、A B、B C、C D、D
  • 5.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可以将一些有毒的物质转化为无毒的物质 B、②内的消化液都含有多种消化酶 C、③能将蛋白质初步分解成氨基酸 D、④内分泌的胰岛素通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 6. 今年爱眼日的主题是“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为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下列做法哪项不正确(   )
    A、定期检查视力 B、认真做眼保健操 C、在直射强光下看书 D、不要躺卧看书
  • 7. 如图为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循环的途径:⑨→⑥→①→② B、⑦和⑧,⑧和⑨之间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②③内流静脉血,⑤⑦内流动脉血     D、若扎紧④,从①向心脏灌水,水将从⑤流出
  • 8. 下列有关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的气压平衡  B、听小骨可将鼓膜产生的振动传到内耳  C、近视眼的人看远处物体时,物像落到视网膜前方,应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D、由远眺转为看书,晶状体的曲度由大变小
  • 9. 如图表示人体内部分血管及血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血管一定是动脉 B、A血管内一定流动脉血,C血管内一定流静脉血 C、若B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则A、C都是小动脉 D、B血管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进行物质交换
  • 10. 如图为膝跳反射活动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B、膝跳反射的神经传导途径是5→4→3→2→1 C、若7受损,其他部位正常,既能完成膝跳反射也能产生感觉 D、若2受损,其他部位正常,既不能完成膝跳反射也不能产生感觉
  • 11. 图为尿的形成示意图。与①相比,正常人②中的液体成分显著减少的是(   )

    A、葡萄糖 B、蛋白质 C、尿素 D、无机盐
  • 12. 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
    A、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少易患呆小症 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D、霉菌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蜘蛛网状
  • 13. 下列与泌尿系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B、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肾脏,每天形成的尿液大约有180升 C、肾小球和肾小囊有重吸收作用,重吸收葡萄糖等物质 D、肾小管有滤过作用,血细胞等物质能被滤过到肾小管
  • 14. 有关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B、膀胱是尿液形成的部位 C、血管内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D、神经系统由大脑和神经组成
  • 15. 下列人体激素分泌异常与疾病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侏儒症 B、胰岛素分泌过多——糖尿病 C、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巨人症 D、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
  • 16. 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这一结论的例证中,错误的是(   )
    A、小肠内表面具有皱壁和绒毛,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内表面积 B、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以及静脉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回流 C、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D、静脉血管管腔大,管壁薄,血流速度较慢,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 17. 如图为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淀粉酶能消化分解淀粉 B、唾液淀粉酶在b温度时活性最强 C、温度a和c时的酶活性基本相同 D、温度由a到c过程中酶活性逐渐增强
  • 18. 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生素需要消化才能被吸收 B、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小肠是人体消化的主要场所 D、淀粉和蛋白质最早在胃内被消化
  • 19.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其它结构正常,则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有感觉,肌肉收缩 B、有感觉,肌肉无收缩 C、无感觉,肌肉收缩 D、无感觉,肌肉无收缩
  • 20. 如图为某人在饭前和饭后血糖(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图。引起图中a~b段血糖浓度快速下降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性激素
  • 21. 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感受器 B、③是神经中枢 C、④传入神经 D、⑤是效应器
  • 22. 图为模拟人体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与图示表述相符合的是(    )

    A、甲图膈肌收缩,膈顶上升,吸气 B、乙图膈肌舒张,膈顶下降,呼气 C、甲图膈肌舒张,膈顶下降,吸气 D、乙图膈肌收缩,膈项下降,吸气
  • 23. 图为进入和离开身体某器官时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可能是(    )

    A、 B、 C、 D、小肠
  • 24. 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当肾衰竭而无法正常工作时,人体内的废物就不能排除,人就会因中毒而死亡.下列物质在正常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都含有的是(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尿素  ④葡萄糖  ⑤蛋白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 25.

    如图是人体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各项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皮肤 B、③生理过程形成的液体是尿液 C、通过A排出体外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D、图中细胞通过②分泌某种激素,能维持体内血糖相对稳定,那么该细胞组成胰腺中的胰岛

二、实验探究题

  • 26. 食物的消化从口腔开始.食物入口,首先要经过牙齿切断、撕裂、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形成食团容易下咽.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可促使淀粉分解.为了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分析回答:

    组别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馒头碎屑

    唾液或清水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温度

    37℃

    0℃

    100℃

    加入碘液

    5滴

    (注:馒头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呈现蓝色,可用此颜色反应来鉴别淀粉.)

    (1)、若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对照,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 . 根据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推测,1号和2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呈现蓝色是号试管.

    (2)、要探究牙齿的磨碎作用对淀粉分解的影响,应该选用号和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若要利用1号、4号和5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影响,请对如表实验方案中的①②两处进行补充完善:①

    (4)、每组实验都严格规范操作,实验结果符合预期.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呈现蓝色,4号5号试管都呈现蓝色,比较这三组实验结果能得出的结论是

  • 27.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利用大小相同的蝌蚪进行实验,以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甲组

    乙组

    1

    2000毫升 ① +20只蝌蚪

    2000毫升池塘水+20只蝌蚪

    2

    适量的饲料和少量的 ② 

    适量的饲料和少量的水

    3

    置于适宜的环境中,每天记录蝌蚪的生长发育情况

    (1)、完善表中的实验步骤:

    ;②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

    (3)、

    如图是根据该小组某一天的数据绘制的柱状图,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图中B记录的组的蝌蚪生长发育情况.

    (4)、除甲状腺激素外,人体内能够促进生长发育的激素还有

    (5)、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临床上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原因是:

三、综合题

  • 28.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人民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台儿庄古城在端午节这天,推出了赛龙舟、射五毒等具有北方传统特色的风俗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1)、我们当地在端午节有用艾叶煮鸡蛋吃的习俗,鸡蛋的卵白和中储存着大量营养物质。卵白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吸收进 入血液后,最先经(填血管名称)到达心脏的右心房。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
    (2)、当龙舟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时,会整齐划一、奋力挥桨。该反射属于-反射,其感受器位于耳的 , 参与该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有
    (3)、当龙舟到达终点获得冠军时,运动员会振臂高呼、心跳加快。运动员“振臂高呼”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状态,控制心跳和呼吸的神经中枢位于
  • 29. 膝跳反射需要伸肌和屈肌共同完成,反射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如图所示,膝跳反射涉及图中的个神经元,其中有个是传入神经元。
    (2)、生命体通过协调配合,成为一个统一整体。以膝跳反射为例,小腿向前抬起时,大腿的屈肌舒张,伸肌(填收缩或舒张),说明完成一个动作至少需要两组肌肉之间的配合;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动骨,绕着活动,体现运动时不同运动器官之间的配合;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中,但人能有意识的控制该反射,说明;此外运动不仅靠运动系统完成,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而需要的能量,有赖于(至少写出两个)等系统配合。
  • 30. 某同学制作了如下“概念图”来巩固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请回答:

     

    (1)、蛋白质初步消化的场所在(填图中字母)。
    (2)、血液从D出发,回到A的过程,成分变化是 , 变化的地点在
    (3)、图中所示排泄途径除⑤、⑥外,还有。(用图中序号表示)
    (4)、某人尿液中出现葡萄糖,则可能是肾单位中发生病变。
  • 31. 下图是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不同的血管,a、b、c、d表示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据图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血管①和血管②中的血液相比较,含氧量高的是血管
    (2)、外界气体按照图中c方向进入肺泡时,膈肌应处于状态。
    (3)、肺内的气体排出体外依次经过
    (4)、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通过实现的。
  • 32. 下图是人体内与细胞物质交换相关的系统或器官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答:

    (1)、B系统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 , 其内表面的皱襞表面具有 , 能显著增加吸收面积。
    (2)、空气中的氧气经A系统进行的①、②过程进入C中后,与C中的细胞所含的相结合而得以运输。
    (3)、C中的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的作用,从而使血液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这属于免疫。
    (4)、若E代表泌尿系统,所形成的原尿与血浆比较,成分上的差异主要是原尿不含 , 正常人所形成的原尿中含有葡萄糖,而排出的尿液中却不含葡萄糖,原因是
  • 33. 如图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1~8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A~F代表人体内的某些物质。(横线上填写文字,方括号内填写编号)

    请据图回答: 

    (1)、模式图中涉及的四大系统是
    (2)、A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做
    (3)、检验某人排出的C时发现有血细胞,说明他肾脏的 []部位发生了病变。
    (4)、进入8的F通过作用进入血液,最终被[]利用。
    (5)、D在血液中流动的方向是一定的,不会倒流,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