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西南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开学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18 类型:开学考试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特殊的观念形态,审美从来都是与所处时代紧密相连的。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革命都会改变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审美形态也必然随之而变。因此,我们有必要挖掘并阐释“技术”与“审美”的关联,探讨审美的未来发展及其可能性。

    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带来了审美方式的变革——从审美介质到审美形态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与传统审美形态相比,数字化技术制造的审美新形态不仅在生产、传播、接受等方面呈现出迥异的方式和崭新的状态,而且形成了自身较为独特的风格。审美的视觉化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不断延伸与加强,尤其是VR等数字技术介入影视创作,壮阔宏大的战斗场面、离奇梦幻的探险之旅都转换为奇妙的视觉盛宴,给观众带来审美娱乐。美颜相机、抖音、快手等App软件的大规模普及,使得视觉美学广泛流行,而且以广泛蔓延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随着网络文化的崛起,网络族群化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审美形态。尤其是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网络寻找自己喜欢的数字生活方式,在网络空间中建立具有共同审美倾向的族群空间。相较于传统的审美族群,网络族群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技术是人体和感官的延伸。”这是麦克卢汉极具前瞻性和思想性的判断,他将“媒介”描绘为与人的感官相互作用的技术设施——媒介让感官得到了延伸。毋庸置疑,媒介改变了我们的境况。然而,当我们赞叹当代技术的同时,亦不能忽视审美赋能技术精神内核的重要意义。

    审美为技术赋能,并不只是用绚丽的美学形式对之进行包装,关键是要基于技术去创造新的内容价值和文化意义。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节目的热播,“云观展”再次激发了人们对博物馆以及传统文化底蕴的深入挖掘。然而,“云观展”观的是文化而不是技术,云端技术只是一个先进的平台载体。“云观展”要想持续保持活力,关键还在于如何打造其产品内容与文化内核。

    审美赋能技术精神内核,就是赋予技术以文化意义和价值品质的过程。审美赋能离不开对技术发展时代的理解,也离不开对文化资源的积累与认识的提高。审美为技术赋能,就应充分将技术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当然,借助有效的审美形式,技术得以创意性表达,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价值共识和文化认同。

    随着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探索与追求,人们对技术与审美的双重需求将进一步加强。“美好生活”包括了“美”的生活与“好”的生活。学者向勇认为,“好的生活”需要通过科技创新等“硬创新”手段来引领效能革命;“美的生活”则需要基于“软创新”来实现对精神层面的品质追求。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就是要推动“硬创新”与“软创新”的融合创新,形成“软硬兼施”的卓越创新模式。因此,在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过程中,技术与审美的融创是必由之路。

    实现技术与审美的融创,一要借助新技术应用表现形式、传播载体的变革,以新形式深入挖掘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厚内涵、人文精神、价值取向。二要把握好数字化时代机遇,通过高科技助力文学创作、影视作品创作、文化景区开发等领域的内容创造,催生更多的审美文化新业态和文化消费新模式。近期爆红的李子柒、李佳琦等网络直播达人,再次证明了技术制造的美学形式与资本、市场的有效融合。

    诚然,技术发展带来了无限潜力,让生活变得更好。同时,审美也为技术赋能,不断增加技术的文化厚度与智慧魅力,使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毋庸置疑,推动科技与文化审美的融合创新是当代世界发展的必由之路。科技与文化审美的深度融合,既为科技产品注入文化内涵,又促使文化资源通过新技术获得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表达。

    (摘编自孔苏颜《让审美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活力》,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审美形态会随着每次的技术革命而发生改变,因而有必要探究“技术”与“审美”的关联。 B、数字化技术制造带来了审美方式的变革,使得视觉美学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C、对技术进行绚丽的包装并不能为技术赋能,基于技术去创造新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为技术赋能。 D、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技术与审美的双重需求将逐步加强,技术与审美的融创势在必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基于“技术”与“审美”之间的关系,着重论述了科技要与文化审美深度融合的观点。 B、文章将“美好生活”剖析为“美”的生活和“好”的生活,分别对应了“审美”与“技术”。 C、文章在探讨技术与审美关系时,主要从融创的必要性、实施途径及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证。 D、文章举《国家宝藏》及网络达人的成功案例,证明了文化审美能让技术焕发新活力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技术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人们能够在网络空间中建立具有共同审美倾向的族群空间。 B、与技术带来的审美形态的改变相比,我们应该更重视审美赋能技术精神内核的重要意义。 C、“云观展”观的是产品内容与文化内核,因此,云端技术对“云观展”来说是无关紧要的。 D、通过高科技助力文学创作、影视作品创作、文化景区开发是实现技术与审美的融创的发展方向。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城市治理带来诸多挑战。“智慧城市”先行先试,已经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破解城市治理难题的有效途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中国提前数年在新型智慧城市领域的布局和推进发挥了强大威力,确保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序进行,这充分表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推动我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新冠肺炎疫情基本防控住后,全国经济和全民消费就开始全面复苏。在双十一购物节,成交额突破1亿的就有342个品牌,多个产业带销量创历史新高。全国各级城市城镇发挥了中坚作用,尤其新型智慧城市的基建系统在提供支撑。伴随着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持续深入,必将全面带动旅游、餐饮、电商等社会生产生活和全民消费的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这一点为世界公认!

    (摘编自《2019-2020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综合影响力评估结果通报》)

    材料二:

    “新型智慧城市”相较“智慧城市”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新”:一是新的战略重心构建适应城市特色的管理制度体系;二是新的思维理念——串联城市运行的方方面面,解决整体城市问题;三是新的攻关方向——从城市视角出发,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系统性解决城市复杂性问题。传统意义上的智慧城市大多侧重技术层面,而新型智慧城市则通过体系规划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现代化深度融合,使治理更现代、人民更幸福。

    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基本探寻出适合自己的路子,尤其是“智慧北京”建设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相比,已实现了“并跑”,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随着智慧城市理念不断走向成熟,仅仅关注城市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传统智慧城市建设所造成的“数据孤岛”“重技术轻应用”等问题也逐渐暴露。要知道,城市的发展最终是为“人”服务。因此,新型智慧城市需从过去以“信息技术”为出发点,回到“人”这一最根本的出发点,“以人为本”将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重要特征。

    (摘编自《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材料三: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为新型基础设施、物联网、智能交通等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已在国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发展潜力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改变了城市治理的技术环境及条件,推动城市治理模式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并且经过多年智慧城市建设,我国涌现了一批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等特色亮点和创新应用,在部分领域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样板。我国已有8.36%的城市迈入了成熟期,在未来3年左右将有一些城市达到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

    新型智慧城市是一个综合性复杂系统,国家、省级等层面亟须强化一体化设计,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做好规划衔接。再者,地方城市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做了很多工作,但治理联动不足的问题仍普遍存在。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还存在城乡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各地优先推进城市市区的智慧化,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缺口大等“短板”,管理模式总体较为粗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政府引导、全民参与、政企合作等多方共建的系统工程,新型智慧城市多方共建成为未来重点方向,但我国有三分之一的城市还未引进任何第三方机构开展智慧城市运营管理。

    (摘编自《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形势与政策建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下,随着我国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也带来许多问题,而“智慧城市”成为破解城市治理难题的有效途径。 B、新型智慧城市是“智慧城市”的升级版,它扣住“以人为本”这个根本,从城市视角出发,系统解决城市问题。 C、传统智慧城市只注重技术层面,只关注城市各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导致出现“数据孤岛”等现象。 D、我们需要关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多方共建这个未来重点方向,但是我国还有较多城市缺乏这方面的实际行动。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基本防控住后,我国各地经济和全民消费就开始全面复苏,这离不开我国近年来新型智慧城市基建系统的建设。 B、我国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实现了“并跑”,甚至在部分领域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样板。 C、未来3年我国将有一些城市达到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在国家、省级等层面上强化一体化设计。 D、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我国地方政府优先关注城市市区的智慧建设,导致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缺口大,城乡发展不均衡。
    (3)、当前,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对我国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飞翔

    墨白

    全伯说,我走了你就好好地守着,别出去乱走。呈祥说我知道了。全伯走出栅门又站住了,回头望着呈祥仍有些不放心地说,我说的都记住了?呈祥说,记住了。全伯说,我三五天就回来,我真的回不来就让长安再派一个人回来,别急。呈祥说,我不急。全伯走了两步又站住了,他回过头来又说,要不是家里打电报过来,说啥我也不会让你一个人在这儿守着,这么大个工地……呈祥说,你放心走吧,我又不是小孩了。全伯说,我说的都记住了?呈祥说,都记住了。你去吧,你看六路车过来了。全伯说那我就走了。

    呈祥站在十月的阳光下,看着全伯匆匆地融进人流里,一会儿,呈祥就看不到全伯的身影了。呈祥想,都走了,在这座城市里我连一个熟人都没有了。呈祥在建筑工地的栅门前一直站了很久,汽车荡起的尘土如细雨一样在他的面前飞扬,各种声音如鸟的翅膀一样在他的面前发出呼呼的声响,可是他一点都没有听到,他立在那里,十月的阳光照在了他的背上,照在他的头上,汗水从他的脸上流下来,一直流到脖子里。他想,家乡田野里的阳光也是这样焦热吗?他突然意识到,他应该站在更高的地方朝家乡的方向看一看,他真有些想家了。呈祥这样想着,回头看一看身后已经立起的大楼,呈祥想,10层哩,多么高。呈祥一边想着一边回身关上工地的栅门,又用锁锁上,他站在杂乱地堆着各种建筑材料的工地上沉思了一下,就走向工棚。在工棚里他在自己的床铺前停住了,他从枕头下抽出了两本书。呈祥回身立在那里看看一排靠墙卷起的铺盖自言自语地说,正好有时间复习功课,我不能这样就完了,我还要考,明年还要考!非得到这城里来读大学不可!呈祥的心里涌出一种复杂的情感,他一边往工棚外边走一边这样对自己说,明年我还要参加高考!

    呈祥再次来到阳光里,他抬头看一眼面前高高耸立的大楼,而后朝楼里走去。在还没有完工的楼梯上到处都是一些废弃的工具,他一边往上爬一边踢动着那些东西,有一只废桶从楼梯的缝间落下去,呈祥听到楼下传来了一声沉闷的声响。当他爬到楼顶上的时候,他突然看到楼顶的平台上有一群鸽子,那群散漫的鸽子在阳光下发出咕咕的叫声。那群鸽子在呈祥的面前飞了一图最后朝南飞去了。呈祥的视线随着飞远的鸽子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蓝色天空,天空里布满了阳光,阳光下是一片高高低低的呈各种样式的楼群。呈祥想,这就是城市?在城市之外呢那很远很远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全伯现在一准已经乘上回家的客车,那客车要不停地走上5个小时才能到家,家里的秋庄稼都已经成熟了,家里的秋庄稼都已经收割了,玉米、大豆、高梁、芝麻、棉花。他仿佛看到了父亲黑黑的脊梁在田野里映射着太阳的光芒,他仿佛看到了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在棉田里忙碌。呈祥想,接下来就要翻耕土地种麦子啦,种完麦子长安就会带着人马回来了,还有全伯。呈祥想,全伯现在到哪儿了?呈祥立在楼顶的平台上,有风从远处吹过来,掀着他的衣角。呈祥的目光又落在远处的楼群上,他拍一拍手里的书自言自语地说,考吧再考一年,我就不信考不上。呈祥这样想着就在平台上坐下来,依着墙壁坐下来,那里没有风,呈祥坐在楼顶的阳光里感到很舒适。在十月的阳光里呈祥很认真地打开了不知被他看过多少遍的课本,呈祥想,我再考一年,我就不信我考不上。呈祥一边看一边这样想,阳光照在他身上,使得他浑身发懒,头也有些晕晕的,不一会,他就在阳光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呈祥在十月的阳光里慢慢地入睡,时间一点点在他面前流失。在睡梦里呈祥和全伯一起乘车回故乡去。呈祥说,我想家。全伯说,想家就走吧。呈祥就跟着全伯往车站去。可是到了车站呈祥还没上车客车就开走了,呈祥对着车上的全伯不停地叫,可是车还是开走了。呈祥想,我要是会飞有多好呀!呈祥一急真的飞了起来,一会儿就追上了那辆客车。呈祥后来就被一种声音弄醒了,他迷迷糊糊地看到在不远处有一群鸽子。呈祥迷迷糊糊地说,是鸽子。鸽子会飞我也会飞,呈祥这样说了一句又睡着了。阳光真的使人浑身发懒,呈祥这次不知睡了多久,呈祥又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要到城里去,可是他找不到城门,他沿着又高又大的城墙一直往前走呀走呀,一直走到日落西山红霞满天,他也没有找到进城的门。这时他看到从城墙上飞起一群鸽子。呈祥想,我要是会飞多好呀!会飞一飞我就飞进城里去了。呈祥这样想着,一用劲果然飞了起来。就在这时呈祥再次被鸽子呼呼哒哒的翅膀声惊醒,呈祥看到他的视线里满是红色的霞光,那霞光里有一群鸟在高高地飞翔……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1997,1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对主人公进行了大量的心理描写,即采取直接描述意识流动过程的方法来结构篇章和塑造人物形象,打破了时空界限,具有较大的浓缩性和凝聚力。 B、小说大量采用象征手法,如“十月的阳光”象征着温暖、光明和丰收的希望;“鸟的翅膀”象征着理想、奋斗和自由,同时又反衬出呈祥现实处境的困窘。 C、文章最后一段主要写呈祥的梦境,但在段末写他从梦中惊醒,看见真实的红霞和红霞中高飞的鸟儿,暗示主人公一定会在现实中实现梦想获得成功。 D、小说在结构布局上不同于一般小说,更多依靠语言的飘逸灵动,在叙述事件中营造氛围,从而更加贴近生活本来面目,形成另外一种魅力来吸引读者。
    (2)、小说题目“飞翔”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3)、小说中对“鸽子”有较多的描写,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四、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郦道元字善长。初袭爵永宁 , 例降为伯。御史中尉李彪以道元执法清刻,自太傅引为书侍御史。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景明中,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刺史于劲,顺皇后父也,西讨关中,亦不至州,道元行事三年。为政严酷,吏人畏之,奸盗逃于他境。后试守鲁阳郡,道元崇劝学教。诏曰:“鲁阳本以蛮人,不立大学。今可听之,以成良守‘文翁之化’。”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蛮人诣阙讼其刻峻,请前刺史寇祖礼。乃以遣戍兵七十人送道元还京,二人并坐免官。

    孝昌初,萧梁遣将攻扬州,刺史元法僧又于彭城反叛。道元持、兼侍中、摄行台尚书,节度诸军,依仆射李平故事。军至涡阳,败退。道元追讨,多有斩获。后除御史中尉。

    道元素有严猛之称,权豪始颇惮之。而不能有所纠正,声望更损。司州牧、汝南王悦嬖近左右丘念,及选州官,多由于念。念常匿悦第,时还其家,道元密访知,收念付狱。悦启灵太后,请全念身,有敕赦之。道元遂尽其命,因以劾悦。

    时雍州刺史萧宝夤反状稍露,侍中、城阳王元徽素忌道元,因讽朝廷,遣为关右大使。宝夤虑道元图己,遣其行台郎中郭子帙围道元于阴盘驿亭。亭在冈下,常食冈下之井。既被围,穿井十余丈不得水。水尽力屈,贼遂逾墙而入。道元与其弟二子俱被害。道元瞋目叱贼,厉声而死。宝夤犹遣敛其父子,殡于长安城东。

    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

    (选自《北史•郦道元传》第十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B、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C、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D、道元在郡/山蛮伏/其威名不敢为寇/延昌中/为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政/如在冀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古代的爵位,春秋时期按高低依次分成公、伯、侯、子、男五等。 B、掾,原为佐助的意思,后为副职官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 C、诏,文中意为皇帝下诏令,诏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D、节,旄节,以竹为杆,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出行的信物(即凭证)。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郦道元执法严厉。郦道元执法严厉,被御史中尉李彪看中,李彪推荐将其从太傅掾任上调为书侍御史;后来郦道元还因执法严厉遭到蛮人的诉讼。 B、郦道元受到赏识。顺皇后的父亲于劲任冀州刺史,领兵在关中作战,不在冀州任上,郦道元虽身为冀州镇东府长史,却管理冀州全州事务达三年之久。 C、郦道元主持正义。侍臣丘念利用自己是汝南王宠臣的身份,操纵州官选拔,郦道元把丘念抓起来,并请求灵太后下达命令将丘念处死。 D、郦道元学问广博。郦道元喜欢学习,遍览奇异之书,撰著注释《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有《七聘》及其他各类文章行于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彪为仆射李冲所奏,道元以属官坐免。

    ②侍中、城阳王元徽素忌道元,因讽朝廷,遣为关右大使。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其二)

    苏轼

    南来三见岁云徂,直恐终身走道途。

    老去怕看新历日,退归拟学旧桃符。

    烟花已作青春意,霜雪偏寻病客须。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注]①宋神宗熙宁六年,苏轼奉命前往常州、润州。当年除夕之夜宿于常州城外运河边,于是作诗二首。②古俗,正月初一,一家人先幼后长依次饮屠苏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直抒胸臆,写自己外放已三年,感叹自己恐将终生谪居在外,奔走于宦途中。 B、第三句勾勒出年老的心境:人老了,易伤感于年华流逝,所以不想去看新的年历。 C、辟邪的桃符一年一换,诗人准备学写旧桃符,表明他有抛却不如意的仕途的打算。 D、颈联中将过去的青春美好和当前的容颜衰老相对比,流露出诗人历经沧桑的痛苦。
    (2)、这首诗的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六、情景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南朝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清澈、猿啼凄清的两句是“”。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两句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战败的耻辱。
    (3)、《荀子·劝学》中,“”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七、选择题组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些一线教师对过度人文化的语文教育感到困惑:搞舞台剧、诗朗诵,语文教学___________,固然让学生们兴致很高,但学生的基本读写能力反而下降了。

    其实,程式化的教学与活泼的活动场景之间,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心存焦虑,刻意将二者对立,甚至搞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过简单狭隘,并不是正确“打开”语文教育的“姿势”。为什么不能兼而有之、融会贯通呢?如此片面化理解语文教育,恰恰表明这些人的语文确实没有学好。

    语文当然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字、词、语法、文法等,一定要有所遵循。这首先是语文学科的规范性所要求的,没有基本的定型化的规范,则语文学科的传承教育都会成问题。一句话是怎样讲,一篇文章的结构怎样安排,当然有成法可依。

    即便是传统语文教学,也格外强调记诵之功。世人只看到梁启超下笔滔滔,不能自休,但梁启超___________,能够一首不落地背诵1400多首杜诗,也是事实。可见,只有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腹中装上几百篇文章,才谈得上“下笔如有神”。

    而在基本的知识习练之外,通过开展一些人文活动提升语文修养,本身并不会影响语文成绩。一些老师之所以排斥活动,本质上仍在于没有把握好基础知识与活动练习关系的原因,这才招致顾此失彼。其实,活动搞得好,(        )。比如,搞舞台剧、诗朗诵,肯定会加深学生对文字的体认,对情绪的濡染,对思想的理解,而活动本身也可以锻炼学生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花样百出      水火不容      未免      博闻强识 B、千变万化      水火不容      难免      博古通今 C、花样百出      针锋相对      未免      博古通今 D、千变万化      针锋相对      难免      博闻强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些老师之所以排斥活动,本质上仍在于没有把握好基础知识与活动练习的关系,这才招致顾此失彼。 B、一些老师之所以排斥活动,本质上仍在于没有把握好基础知识与活动练习关系的原因,这才导致顾此失彼。 C、一些老师之所以排斥活动,本质上仍在于没有把握好基础知识与活动练习的关系,这才导致顾此失彼。 D、一些老师之所以排斥活动,本质上仍在于把握好基础知识与活动练习的关系,这才导致顾此失彼。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非但不会影响语文修养,实际上还能提高语文成绩 B、非但不会影响语文成绩,实际上还能提高语文修养 C、非但不会影响语文成绩,实际上还能提高语文成绩 D、非但不会影响语文修养,实际上还能提高语文修养

八、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

    我们平常吃的所有食物中, , 只不过叶酸的含量不一样而已,比如说一些豆科的植物, , 其他的一些绿色蔬菜当中叶酸的含量也稍微高一点,但是像我们吃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它里边的叶酸含量就比较低了。由于人类不具备自身合成叶酸的能力,需要从植物和微生物中摄取。因此,利用生物强化, , 是一个解决人类叶酸缺乏问题的有效方法。

  • 9.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新华社武汉12月30日电(记者喻珮、李伟)  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日前正式落户武汉大学。研究院的成立旨在进一步促进湖北乃至全国文物考古专业人才培养、文博专家智库建设、学术科研及文物考古成果传播,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力量。

    据介绍,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由武汉大学与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著名考古学者樊锦诗任名誉院长,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冯天瑜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礼堂任院长。研究院设立七个研究中心(所),包括科技考古研究中心、简帛研究中心、历史地理研究所、青铜文明研究中心、“一带一路”考古研究中心、茶文化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与数字化保护研究中心。

九、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我国艺考生报考人数已突破百万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以2019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31万人为基数,相当于每十个高考生中就有一名艺考生。在如此高的报考比例之下,艺术类考生的整体录取情况却远不及普通文理科。由于文化成绩偏低被引导、误导甚至诱导参加艺考的学生,其实大多数最终并未能如愿,只是多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艺考经历以及虚无缥缈的艺术梦想。

      面对当前的报考形势,振华中学的甄言对自己是否成为一名艺考生犹豫不决,请你写一封信给甄言,阐述你的观点、认识、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发信人统一为振华中学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