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2020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1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锈蚀 B、煤炭燃烧 C、冰雪融化 D、食物腐败2.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3.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黄铜 B、火碱 C、石灰石 D、纯净的空气4.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B、
C、
D、
5. 下列化肥中,从颜色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 )A、氯化钾 B、磷矿粉 C、硝酸钠 D、碳酸氢铵6. 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液体
胃液
胆汁
胰液
血浆
pH
0.9~1.5
7.1~7.3
7.5~8.0
7.3~7.4
A、胃液 B、胆汁 C、胰液 D、血浆7.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8.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可制造钻头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可制作导线 C、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D、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9.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均为溶液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活性炭可用于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10. 在化学反应A +2B=C+2D中,已知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11,当16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C,则生成D的质量是( )A、9 g B、18 g C、36 g D、48 g11.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 B、某物质燃烧生成CO2和H2O,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因此伴随能量变化的过程均为化学反应 D、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是有气体产生,因此有气体生成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12. 高纯硅是制做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原理为:① ② ③ 反应①制得粗硅,通过反应②③进一步得到高纯硅。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②③均为置换反应 B、SiO2中Si的化合价为+4价 C、SiHCl3中硅、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1∶3 D、SiHCl3由氢、硅、氯三种元素组成二、多选题
-
13. 下列除杂方法(括号内为杂质)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通入氧气,点燃 B、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硝酸铜溶液(硝酸银):加入足量的铜粉,过滤 D、碳酸钙固体(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14. 为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某同学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进行实验。你认为正确的是( )
选项
所用试剂
现象和结论
A
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则硫酸过量
B
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C
硝酸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D
氯化铜溶液
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A、A B、B C、C D、D15. 为了探究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100 g,甲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镁4 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全部消失;乙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镁8 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有剩余,下列有关实验的推断正确的是(已知:氧化镁难溶于水)( )A、反应后乙同学所得溶液中一定不含硫酸 B、原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9.8%小于19.6% C、反应后甲、乙两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反应后向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一定会有白色沉淀生成三、填空题
-
16. 现有①干冰②维生素C③氢气④石墨⑤碳酸氢钠⑥不锈钢,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用于制造炊具的是;(2)、用于人工降雨的是;(3)、用作燃料的气体是;(4)、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5)、用于治疗坏血病的是;(6)、用作发酵粉主要成分的是。17. 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杂质从水中出来。(2)、鉴别软水和硬水可把分别滴加到盛有等量软水、硬水的试管中。(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和氧气,一段时间后,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填最简比)。(4)、氯气可作为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制氯气可通过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同时还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8. 化学是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根据图示填空:(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 ②表示的是。(2)、在铁、氧气、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填化学式)。(3)、2CO2表示。(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该粒子属于(填“原子”或“离子”)。(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 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 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 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19.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3)、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20. 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1)、Fe2O3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价。(2)、写出用盐酸除去铁表面铁锈的化学方程式。(3)、合金是在金属中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钢的含碳量为。(4)、向含有Fe(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5)、现有氧化铁和铁的混合物120 g,将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得到固体物质96 g,则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21. 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或气体;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为(填化学式)。(2)、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步骤:①称量和量取 ②溶解 ③计算 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配制上述溶液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3)、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是(填“甲”或“乙”)。
②将t2℃时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填“<”、“=”或“>”)。
(4)、t1℃时,在50 g水中加入18 g乙固体,充分搅拌后得到(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此时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四、推断题
-
22.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胃酸的主要成分,D是一种钠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C、E为氧化物,C是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它们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1)、A的化学式;C的化学式。(2)、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实验题
-
23.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用C装置制氢气,药品为锌和稀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收集氢气应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从A~E中选择)。(4)、实验室可用F装置检验CO2气体,F中盛装的试剂为(填化学式),CO2气体从(填“b”或“c”)口通入F装置中。
六、流程题
-
24. 常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较小,在工业上可通过如下转化制得。已知: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1)、实验室用KClO3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 Ⅰ 中,通电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3)、该转化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4)、某KCl和KClO3的混合物98.5 g,经测定含K元素的质量为39 g,则混合物中含O元素的质量为 g。
七、计算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