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兴区2020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17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衣服晾干 B、
木柴燃烧 C、
西瓜榨汁 D、
冰块融化
2. 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酒精 B、木柴 C、石油 D、氢气3. 下列物质中,含有金属元素的是( )A、H2SO4 B、ClO2 C、Al(OH)3 D、P2O54.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A、Fe2O3 B、FeO C、Fe3O4 D、Fe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H2O2 B、MnO2 C、SO2 D、O26. 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碳酸钙 B、氯化钠 C、浓盐酸 D、浓硫酸7. 下表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物质
肥皂水
蔗糖水
食醋
柠檬汁
pH
10.2
7.0
3.3
2.0
A、肥皂水 B、蔗糖水 C、食醋 D、柠檬汁8. 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A、铝合金门窗 B、铁锅 C、铜导线 D、金项链9.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B、
C、
D、
10. 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1中得到的气体为O2 B、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氢气 D、该实验可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11. 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NO2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 C、乙和丙组成元素相同 D、生成21g丙的同时生成18g丁12. 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20℃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升温到40℃时,现象如图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a中加入的固体为M B、所加固体质量大于20g小于或等于30g C、40℃时,烧杯a、b中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D、40℃时,烧杯a、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二、填空题
-
13. “便携式制氧器”可用于家庭输氧,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甲剂为白色固体,作制氧剂;乙剂为黑色固体,作催化剂。(1)、当人体缺氧时,需要吸氧补充,原因是氧气能够。(2)、甲剂溶于水生成过氧化氢,写出过氧化氢在乙剂催化下生成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4. 水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1)、水是常用的溶剂。农业上用10%~20%的NaCl溶液来选种。现要配制16%的NaCl溶液50kg,需要水的质量是。(2)、加湿器可以增加室内的湿度。电加热式加湿器是通过电加热,使水沸腾变为水蒸汽。在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A 水分子种类B 水分子间间隔C 水分子运动速率
三、简答题
-
15. 厕所用清洁剂中含有盐酸,如果不慎洒到大理石地面上,会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四、科普阅读题
-
1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卫生意识的提高,消毒剂的应用越来越受重视。它在预防疾病、改善生活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消毒剂市场应用市场分布和份额市场分布如下图所示。
含氯消毒剂是指溶于水产生次氯酸(HClO)的消毒剂。84消毒液是常用的一种含氯消毒剂,1984年研制而成。它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消毒原理为次氯酸钠与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光照和温度会影响消毒液的杀菌、消毒能力。
说明:ORP值越大,氧化性越强,消毒杀菌能力越强。
84消毒液须严格按照说明使用,使用不当,会造成危害,如与酸性清洁剂混用会产生有毒的氯气,稀释和保存时也要遵照说明书的规定。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份额市场中,占比最大的消毒剂是。(2)、含氯消毒剂指的是。(3)、使用84消毒液时,次氯酸钠转化为次氯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84消毒液不能用热水稀释的原因是(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84消毒液安全无污染,对人体没有伤害
B 在消毒剂应用市场中,医疗领域居第三位
C 84消毒液是1984年研制出来的
D 84消毒液宜贮存在避光阴凉处
五、流程题
-
17. 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铁红(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1)、①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2)、②中,加入的物质X为。18. 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SO2污染的重要手段。下图为氧化镁湿法脱硫的主要工艺流程。(1)、熟化罐中的反应物均属于(填字母序号)。
A 化合物B 氧化物C 单质
(2)、氧化槽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3)、该生产流程中,为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所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点即可)。六、实验题
-
19.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2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20. 如图所示,向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液体X(约占瓶容积的1/3),旋紧瓶盖,振荡。请从A或B中任选一个作答。
题号
液体X
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
B
澄清的石灰水
21. 依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实验过程:①将大小相同的两块白磷分别放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试管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②通入O2 , 观察到A中白磷燃烧,B中无明显现象。
(1)、实验过程②中,B中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2)、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22. 为探究蜡烛的燃烧做了如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1)、实验A:取一根小木条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与火焰接触的部分,最外侧有明显的烧焦痕迹。该现象说明。(2)、实验B:取一个漏斗倒扣在蜡烛火焰上方,将燃着的木条伸到漏斗尖口处,木条熄灭。木条熄灭的原因是。(3)、实验C:将燃着的蜡烛放在集气瓶中,密闭,用仪器测得蜡烛由燃烧至熄灭的过程中瓶内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数字序号)。①蜡烛燃烧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气
②实验开始时,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0%
③蜡烛熄灭后瓶内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分数为84%
23. 下图A、B两个实验均可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小资料:铁粉与氧气、水常温下反应发生锈蚀,氯化钠、活性炭会加速该反应。
(1)、红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A中,当红磷熄灭,温度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会倒流入集气瓶中,其原因是。(3)、图B所示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如下:项目
实验前烧杯中水的体积
实验后烧杯中水的体积
集气瓶的容积
体积/mL
160
108
250
该实验中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写出计算式即可)。
七、科学探究题
-
24. 同学们在做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有的组铜较快析出形成铜树,有的组却较慢。课后,化学小组同学对影响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了如下探究。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实验1和实验2两组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每次实验中所用铝条长度、粗细相同,伸入到硫酸铜溶液部分绕成的螺旋数相同;硫酸铜溶液的体积相同。
实验1:
编号
温度/℃
硫酸铜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
铝条
是否打磨
实验现象
1-1
20℃
8%
打磨
生成红色铜树的速度较慢
1-2
30℃
8%
打磨
生成红色铜树的速度较快
1-3
40℃
8%
打磨
生成红色铜树的速度快
实验2:
编号
温度/℃
硫酸铜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
铝条
是否打磨
实验现象
2-1
20℃
16%
打磨
生成红色铜树的速度较快
2-2
20℃
16%
未打磨
生成红色铜树的速度较慢
(1)、(解释与结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过实验1可得到的结论是。(3)、通过对比实验(填编号),可得到“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影响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4)、实验2的目的是。(5)、(反思与评价)在做铝与酸反应、铝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前,要打磨铝条,其目的是除去铝表面的(填化学式)。
(6)、影响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速率的因素还可能有(写出1条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