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科学中考一轮复习 - 光的折射 凸透镜成像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11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疫情防控期间,进入超市.车站等场所必须用手机扫健康码如图所示,然后凭“绿码”放行,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给二维码拍照。下列关于“手机扫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纸张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捕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2倍焦距以外 C、要使二维码成的像变大,要将摄像头远离二维码 D、二维码通过摄像头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 2. 为满足特殊人群的需求,有一种眼镜的镜片可以改变(如图甲),它的改变是通过在透明的薄膜中注人或抽出光学液体来实现。图乙是某人看远处物体时的成像情况,此时该人的视力缺陷和矫正时应选择的镜片是(   )

    A、近视眼,镜片Ⅰ B、近视眼,镜片Ⅱ C、远视眼,镜片I D、远视眼,镜片Ⅱ
  • 3. 下图是游客在公园观赏金鱼的场景。游客能看到水中的金鱼是因为眼睛接收到了金鱼反射出来的光。金鱼反射出来的光进入人眼的路径是(    )

    A、 B、 C、 D、
  • 4. 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  )

    A、 、放大 B、 、放大 C、 、缩小 D、 、缩小
  • 5. 同学们用盛水的气球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睛、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焦距大小。他们将水球正对太阳,上下移动白纸,直到白纸上出现最小的亮点,估测亮点到水球侧端的距离d。正常水球做实验时,d约为8厘米;把水球挤压成如图乙所示后测得d为13厘米;把水球挤压成如图丙所示后测得d为5厘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B、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C、丙模拟的是远视眼,实验可得远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小 D、丙模拟的是近视眼,实验可得近视眼的焦距比正常时大
  • 6. 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 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 7. 如图所示是“自制彩虹”活动,针对本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在晴天完成现象更明显 B、喷水时人应该背对太阳而站 C、太阳光是复色光 D、彩虹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 8. 当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向一块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时,下列所示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9. 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移动物体到某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则下列能成立的是: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 10.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C、当u=25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当u=5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 1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手影 B、筷子弯折 C、拱桥倒影 D、森林间的光线
  • 12.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不透光物体(足够大)中紧密嵌有一凸透镜,透镜左侧两倍焦距处,有一个与主光轴垂直的物体AB,在透镜右侧三倍焦距处竖直放置一平面镜MN,镜面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B、N两点都在主光轴上,AB与MN高度相等,且与透镜上半部分等高.遮住透镜的下半部分,则该光具组中,物体AB的成像情况是(    )
    A、两个实像,一个虚像 B、一个实像,两个虚像 C、只有一个虚像 D、只有一个实像

二、填空题

  • 13. 如图所示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cm,若利用这个凸透镜作为照相机的镜头,要得到清晰的像,被拍摄的物体距离照相机至少大于cm。

  • 14. 如图所示,用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将蜡烛放在A处时,位于P处(图中未画出)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向右移动蜡烛至B处,再将光屏从P处移至另一位置得到清晰的放大像,则两次所成的像都是立的,P位于A的侧,上述过程中光屏是向侧移动的,用刻度表示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 15. 小华用同一个凸透镜进行如下探究。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调节凸透镜下方白纸的位置,直至白纸上出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实验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将发光小灯泡、凸透镜和光屏如图乙放置,光屏上呈现一个圆形光斑,若将光屏向右移动,光斑大小将
    (2)、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移去小灯泡,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光具座的15 cm刻度处,将光屏向右移动一段合适的距离,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的实像;小华发现屏上的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请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
  • 16. 如图表示一种光学仪器的原理,图中L1是物镜,L2是目镜,这种仪器是(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目镜的作用相当于(选填“放大镜”或“投影仪”)。

  • 17. 如图所示,东东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东东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东东想: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呢?请写出你的推断:色光对凸透镜的焦距大,你推断的理由是

     

三、实验探究题

  • 1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3)、实验时,由于实验时间较长,蜡烛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方移动(选填“上”或“下”)。
    (4)、如图丙,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 19. 如图所示,在“观看水中的硬币”活动中,把一枚硬币固定在空杯的底部,找一个角度使你刚好看不到硬币的最右端A点。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

    置不变,在同学逐渐把水加入到杯中的过程中,硬币上的B点和C点能先后被你看到。

    (1)、你所看到的水中硬币是一个变(选填“深”或“浅”)的虚像。
    (2)、图中画出了刚看到C点时光的传播示意图,入射角是αC;如果刚看到B点时的入射角是αB , 则αBαC
  • 20. 在做“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到了如图甲所示的A、B两个凸透镜。

    (1)、透镜A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透镜B的焦距。
    (2)、为测出透镜A的焦距,做了图乙所示实验,则透镜A的焦距为cm。
    (3)、蜡烛放在主光轴上距离透镜A两倍焦距处,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移动。
    (4)、保持透镜和蜡烛位置不变,只将透镜A换为透镜B,光屏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倒立的实像。

四、解答题

  • 21. 小王在游泳池里潜泳时在A处向岸边看B处的物体,请画出小王看到的B物体所成像B'的大致位置。

  • 22. 广告投影灯(如图甲)和幻灯机的成像原理一样,将灯片上的图案投射到地面上,形成极富视觉冲击力的广告效应。小科在实验室用光具座(如图乙)模拟广告投影灯的成像原理。

    (1)、投影灯在地面上所成的像与原图案相比是(填“放大”或“缩小”)的;
    (2)、此模拟实验,图乙中的相当于图甲中的地面;
    (3)、若图乙中光屏上已形成清晰的像,小科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15厘米,可将光屏向移动,直到形成清晰的像,就能模拟广告投影灯的成像原理。
  • 23. “海市蜃楼”是一种与光学有关的自然现象,下图是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的图解。

    资料1:光从一种物质斜射人另一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而人的视觉总是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的;

    资料2:一般情况,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斜射人密度较小的介质会偏离法线而改变传播方向(如右下图):

    资料3: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低,在一定的高度内,高度越高温度越高,导致空气的密度不同。

    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游客看到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2)、请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知识对该现象做出初步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