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至三单元期中综合测评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wǔ)       静(tián)       草莺飞(zhǎng) B、立(yì)        怅(wàng)       然而止(gā) C、(pàn)        两(xī)           海石烂(kū) D、(sài)       零(diāo)          目一切(kōng)
  • 2.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大自然对我们说话从来没有停歇过,它非常有   心。早上,我们走出家门——如果你有细心体 的话——清风抚过面颊,风用它透明的小手轻轻摸你的脸,还有眉毛、眼窝和耳朵,好像它知道你会在这一刻走出门,而在这里等你。事实上,它的小手还抚过你的肩 、后背和鞋子,只是你没察觉而已。

    A、①耐  ②查  ③榜 B、①奈  ②察  ③榜 C、①耐    ②察       ③膀 D、①奈   ②查       ③膀
  • 3. 古诗文默写。
    (1)、蒹葭萋萋,。   (《蒹葭》)
    (2)、 , 悠悠我思。   (《子衿》)
    (3)、《桃花源记》中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

    是:

    (4)、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巧妙地向张九龄表达自己从政的心愿的句子是:
  • 4.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也就是说其中的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下面的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原著内容简要分析。

    ①孙悟空       ②猪八戒

    (2)、一部伟大的作品,往往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主题或表现出重要的思想价值。请从下面两部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分析其主题。

    ①《昆虫记》      ②《傅雷家书》

  • 5.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河南过去的定位是“文化河南”“壮美河南”。然而,这些宣传口号,换给任何一个中原城市似乎都可以。所以,我们无法将“文化”和“壮美”强制性地归为河南的专利。那么, ?答案在人们的心中。以前的“中国”不是指我们现在的大中国,而是指“中原”。另外,我们很多的姓氏和历史基本上都是从河南衍生出来的。 你走得再远,飞得再高,河南 是中国人真正的“心灵老家”。所以,提到“老家”,我们会想到河南——“老家河南”。

    (1)、依次填入第②③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②虽然  ③但 B、②无论  ③都 C、②因为       ③所以 D、②不但       ③也
    (2)、在第①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1)、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4日清晨,气温降到冰点,薄雾还未散尽,我市近千名骑行爱好者已在新区会展中心集结。“风景秀丽万安山,信昌道桥筑洛城”健康低碳骑行活动在这里启动,骑手们沿着开元大道一路向东,目标直指万安山七彩大峡谷。

    “风景秀丽万安山,信昌道桥筑洛城”健康低碳骑行活动在洛阳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由洛阳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洛阳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洛阳万安山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洛阳市信昌道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洛阳日报共同承办。该项活动得到了洛阳市自行车运动协会、平安保险、河科大一附院新区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有近千名骑行爱好者参与。他们通过骑行的方式,感受着洛阳城市的喜人变化,沿途向市民传递“绿色出行”理念,引导更多市民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清新的空气、潺潺的溪水、苍翠的绿植,即便是进入了深冬季节,万安山七彩大峡谷的景色,依然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摘自《洛阳日报》2020年1月6日第6版)

    (2)、下面的海报是2019年6月19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公益海报。请结合海报中的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海报的设计意图。

二、现代文阅读

  • 7.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北门看戏

    已是深秋,空中斜飞着雨丝,一股浓浓的寒意包裹着夜色。

    戏台搭建在北门的大榕树下,台下靠椅、长条凳沿街整齐摆放。台上热情激昂的旋律回荡在小城上空,戏的开演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吧?几百个位置,座无虚席。我装着一副凝神入迷的样子,恐怕错过每一个动作或是每一句唱词。

    此时的夜晚,我感觉突然鲜活了起来。台上的角色与台下的角色就是不灭的灯盏。

    祖辈们热衷于看戏,似乎看戏成了他们特有的娱乐方式。以至于有看戏的消息,总是不胫而走。儿时的我经常听见哪里开始唱戏了,唱什么曲目的戏,哪里来的戏班子,等等。也有年老的戏迷,不顾路远,专程赶去看戏。观看结束,戏的各种情节总能获得一番热烈讨论。

    外公健在的时候,尤其喜欢看戏。老生、小生、武旦、丫鬟,京戏中的人物总是评论得头头是道,当然,也会有板有眼地唱上几段。听说一般开始“做戏”的日子,总要挑个好日子,寓意风调雨顺,安居乐业。小镇方圆的鸣山、水亭、万全等地方,一到看戏的时间,就成了网红的打卡点。为了尽快赶上戏的开场,甚至哪里可以抄小路,都一清二楚。匆忙的午饭后,三五成群,结伴而行,那股兴奋劲,彼此之间熟悉或陌生的微笑,发自心底的诚恳问候,让他们在这段或长或短的看戏路上,不再是冷漠。

    小时候,我也曾零星地看过两回戏,说是看戏,更准确地说是热衷于类似捉迷藏的游戏,在喧闹的人群中,歪着头吃着心爱的薯片,你追我赶,乐此不疲。跑累了,接下来的点子也即将派上用场,大家捂着嘴,眯着眼,蹑手蹑脚地偷偷去张望着台后门缝空隙里的一举一动,个子矮小的,就地搬来一张小板凳,踮起脚尖,使劲地朝门的空隙里看,既看热闹,也看稀罕。心目中的演员,原来可以如此惬意夸张地在自己脸上刷饰涂抹。浓黑的眉毛,红艳的双唇,倾注了对戏台上人物的所有艳羡。也总有邻家的男孩儿,美滋滋地炫耀着自己玩具刀枪之类的收获,得意扬扬地显摆道:“这是在看戏的地方买的。”于是,看戏的地方不仅仅局限于看戏,花上几块钱,还可以有吃的,有玩的,真是个简单又温馨的好地方。其实,我根本不会享受“看戏”的乐趣,也不懂戏的曲折情节以及有关荡气回肠的故事内容。

    台上,长长的水袖浮动间,似水波灵动,微妙清美。或回眸一笑,或顾影自怜,总有千年的尘埃等待落定,碎花一样的步伐,含蓄深沉。女子若有重重心事,水袖挥舞间,情到深处,又是演绎着与谁有关的故事?

    戏还在继续,我只好收走停留在台上的目光。走远,台上女子的声音若即若离。我一路上在想,倘若我能够好好坐下来欣赏这出戏,是否该有另一番味道?

    (摘自《散文选刊》2020年第4期)

    (1)、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作者在文章中大量运用插叙,用较多篇幅描写回忆,这样会不会冲淡文章主题?为什么?
    (3)、请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阅读全文,你认为作者认真看戏了吗?请从文章中找出依据。
  • 8.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问题。

    文本一

    为什么说月球是地球的“女儿”

    欧阳自远

    ①为什么地球边上有个月球?它是怎么来的?与地球有怎样的关系?

    ②多年以来,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假说。其中,“同生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是由一块太阳星云形成的,是一对“姐妹”;“捕获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各自形成后,地球把运行到它附近的月球捕获为自己的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干女儿”。但后来的研究证明,这些假说都缺乏科学依据。现在大多数科学家比较支持“大碰撞说”。这个假说认为,大约46亿年前,太阳星云中还残存着一些没有构成行星的大大小小的天体,在太阳系中各行其道。大约45亿年前,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上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碎块绕着地球运行,最后慢慢聚集凝结,形成了月球。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月球始终围绕地球公转,不离不弃,就像是地球的“女儿”。

    ③但月球是不是真的就是地球的“女儿”呢?这还需要科学的确证。科学家提取了月球和地球的“基因”——岩石样品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做“亲子鉴定”,测定的结果证明月球就是地球的“女儿”。

    ④跟地球相比,月球很小,没有能力把空气“抓”在周围,所以它的表面是超高真空的环境,没有任何天气变化,没有液态水,也没有生命迹象。[甲]月球的结构很简单,从外到内由月壳、月幔和月核构成,就像蛋壳、蛋清和蛋黄。在诞生之初的10多亿年里,月球一直非常活跃。那时它很年轻,活力四射,内部的能量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月震和火山喷发频繁。后来,内部的能量渐渐耗尽,月球慢慢成为一个“僵死”的星体。

    ⑤催生月球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撞击,也使地球从直立自转变为倾斜自转,但这“终身残疾”促成了地球表面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产生了潮汐,对生物从海洋迁徙到陆地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月球还像一个巨大的“刹车片”,不断为地球自转减速。很早以前,地球的一天只有16小时,更早的时候只有6小时。正是由于月球的作用,地球自转周期才减缓到现在的一天24小时。月球还以它小小的身躯为地球抵挡难以计数的小天体撞击,它表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撞击坑,直径大于1千米的有3.3万个,直径大于10米的有1亿多个。

    ⑥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40多亿年来,月球和地球共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地球一直在关爱和呵护自己的“女儿”,而月球也一直陪伴着地球“母亲”,增加它的活力,护卫它的安全。

    (有删改)

    文本二
          关于月球诞生的“大碰撞说”认为,月球最初是由地球被忒伊亚星体撞击时产生的大量熔融物质凝结而成的一个大石球,科学家称之为岩浆海。[乙]后来,随着温度降低,球形的岩浆海逐渐冷凝结晶,分异出月幔、月壳和月核。在冷凝结晶的过程中,不同的矿物质结晶顺序不一样,比如,橄榄石和辉石最先结晶,而且比较重,就渐渐往下沉,在岩浆海中心的周围,形成了月幔;后结晶的斜长石比较轻,漂浮在岩浆海的上方,形成了月壳;而岩浆海中心渐渐被月幔包围,成为月核。月球表面冷却以后,又遭受过大规模的陨石撞击,斜长岩的月壳被撞出大量的撞击坑。后来,撞击坑被深部上涌的玄武岩岩浆填充,就成了我们看到的月海,而斜长岩质的月壳就成为高地。月海的玄武岩呈黑色,反光性差,而高地的斜长岩为浅色,反光性好,这就形成了我们晚上看到的明亮而又有暗斑的月亮。

    (摘编自贾斌《月球岩石透露了多少秘密》)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本一第⑤段在说明月球上撞击坑数量之多时,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文本一第⑥段总结了月球与地球相伴相护的关系,突出了地球对月球的作用。 C、月球的引力可减缓地球自转速度,在遥远的未来,地球的一天可能更长。 D、月亮看起来明亮而又有暗斑,是因为玄武岩反光性好,斜长岩反光性差。 E、文本一的语言生动活泼,形象性强;文本二的语言更专业严谨,逻辑性强。
    (2)、文本一的前三段是如何逐步得出“月球是地球的‘女儿’”这一结论的?请简要分析。
    (3)、在上面两个文本中,甲、乙两处画线句都写到了月球的结构,甲处略写,乙处详写,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题。

    (一)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二)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 , 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 , 涉履蛮瘴 , 崎岖堙厄 , 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节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六十》,有删改)

    【注释】①用事:执掌政权。②奇待:器重礼遇。③禁:宫禁,帝王的住处。④罹窜逐:遭遇放逐。⑤涉履蛮瘴:经历蛮地瘴疠之苦。⑥堙(yīn)厄:指道路艰险。⑦蕴:积聚。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隔篁竹,水声(听到) B、卷石底以(露出) C、皆若空无所依(游动) D、悄怆幽(静)
    (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语段(一)是怎样从侧面写出小石潭水“清”的特点的?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分析。
    (4)、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语段(一)的作者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
  • 10.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颈联是被人广为传诵的名句。请自选角度,分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作文

  • 11.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最美的旅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眼睛蒙黑一分钟,它对光的敏感程度就增加10倍;蒙黑20分钟增加6000倍,蒙黑40分钟增加25000倍。人的眼睛能在漆黑的夜间看见20公里以外的烛光。

    ——黑暗,只会增加人们对光明的追求和渴望。

    心脏只占人体体重的0.5%,但功能却很强大,能以每秒8米的速度喷出血流,一分钟使血液流动500米,一小时约30公里,一昼夜约700公里,一年约25万公里,60年血液流经的距离约1.5亿公里,等于绕地球赤道375圈。

    ——心脏的力量,来自不停地搏动;人生的力量,来自不断地搏击。

    (摘自《启迪与智慧》2020年6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