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铜仁市2020年高三语文三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11 类型:高考模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生态”一词是外来语,源于希腊文,意谓居所、栖息地。生态不仅指涉人与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同时也切入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围绕生态问题,翻阅中外经典著作,以之观照现实,得出一个结论——生态危机是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关乎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公共卫生防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必须上升到国家乃至全球战略层面。
收敛侵占自然物的欲望是可以达到的理性认识,先民便有此种睿智,值得今人借镜。荀子谓:“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荀卿并非以为人可以任意摆布自然,而是主张人与天地配合,如果与天地争职分,就是犯糊涂。此乃切实可行之议。
《易传》把天地人并称“三才”,天人协调是理想境界。《淮南子》讲:“禹决江疏河以为天下兴利,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为百姓力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不可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说:“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种人事不违天地规律、顺应自然使用人力的思想,乃关于天人关系、人地关系的远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无论作哪一解释,都包含天地人皆以自然为归依、为原本之义。自然是宇宙的最高范畴,是宇宙本身,此为千古卓绝之论。
人类必须顺从自然,而不可违逆自然。反对逆天而行,主张天人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如果把人创造的文化比喻为一株参天大树,是自然提供了大树赖以生长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对此当念兹在兹。
然而,现在的时代往往背离此道。工业革命以来,“征服自然”成为主流意识,物本主义压过人本主义,更蔑视自然生机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病态扩张。当下迈入后工业文明的信息化时代,物本主义的工具理性更趋发达,掌握了核裂变、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今人,似乎可以得心应手地“改造自然”,但“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如果背弃自然法则,违背生命伦理,包括生物工程在内的科技创造,必招致自然铁腕的回敬。卡普拉在《转折点》中说:“我们第一次被迫面临着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灭绝这样一场确确实实的威胁。”这种威胁,并非来自毒蛇猛兽、地震火山,也不是天然病菌,而可能是自以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而行。这是当下人类必须时刻自警的。
我们的生路是存在的,这便是遵从自然法则,在社会活动中限抑物本倾向,复归人本精神和“道法自然”。理性的人类应当深怀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效法自然,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视万物为友朋,引人类为同胞。此即张载《正蒙》又云:“和则可大,乐则可久,天地之性,久大而已矣。”诚哉斯言。
(摘编自冯天瑜《人类应当对自然深怀敬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生态包括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经济活动以及社会结构问题。 B、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宗旨是主张天人合一,人类必须顺从自然,反对逆天而行。 C、进入信息化时代,掌握尖端技术的人们可以得心应手地对自然加以改造。 D、我们面临着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生物灭绝的威胁是因为超越自然、左右自然的愚妄之人的逆天而行。(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文章第三段引用古代哲人的话,既巧妙地衔接了上下文又有力的支撑了论点。 C、文章采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得出了人类对待自然应有的正确态度。 D、文章引用卡普拉在《转折点》中的话,是为了论证地球上的生命终将被人类灭绝。(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认为天有四时变化,地有丰饶资源,人有治理自然和社会的办法,但三者应各行其职、和谐共处。 B、人类之所以不能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是因为这样的行为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在大自然面前,不管物质文明多么发达、科技水平多么高,都不能违背规律为所欲为。 D、理性的人类应当效法自然,善待自然,在社会活动中限抑物本倾向,实现人和自然万物的和谐。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我国自汉代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有着丰富的防治瘟疫的经验。根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二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了三百多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控制住了疫情蔓延,得到了较好救治,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1956年北京流行性乙型脑炎,2003年非典,2009年的禽流感,中医药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在救治工作中也发挥了更加重要、更为广泛的作用。强化中西医结合、中医深度介入诊疗过程,成为医疗救治的鲜明特点。2月15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地坛医院报告,中医药对轻型、普通型和重型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单用中药加对症治疗有效率为87.5%,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率达92.3%。
2月24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中医药治疗率总体为87%,使用中药汤剂的比例占82%,治疗总有效率为92%。
(摘编自求是网2020年03月19日《发挥好中医药在抗疫中的独特优势》)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与健康事业在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方面体现出显著优势。随着中医药事业发展活力被不断激发和释放,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也在不断增强。社区里就有国医堂,不仅可以看中医,还能享受针灸、推拿等特色医疗服务,非常方便。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越来越多中医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中医药科技论文数量不断攀升。近年来,中医药科技创新实现了飞跃发展,整体实力大幅提高。中医药行业坚持自主创新,原创优势更加凸显。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中医药教育事关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中医药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中医药为主体、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实现了从高职、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多层次、多学科、多元化全覆盖。
(摘编自田雅婷《历久弥新中医药保障人民健康大有可为》)
材料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给沿线国家人民带去了卫生资源和健康。我们要让中医药产业在国际上发扬光大,就必须整合中医药资源、中医药产业、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集中优势,构建中医药国际化交流平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传统医药海外中心建设、医疗服务、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国家形象宣传等方面的共同协作,不断扩大中医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中医药合作交流的国际水平及影响力,推动中医药文化和产业更稳定扎实地走向世界。
新时代中医药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传播滞后,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大。目前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主要是中医针灸和部分作为保健品的中成药等,代表的只是中医药的一部分,真正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并未转化为软实力。二是中医“去中国化”问题突出。针灸作为最先走出国门的中医文化之一,被广泛应用,但“去中国化”的趋势也很明显。程序针灸、阿是针灸和针灸欧美化,都是针灸被异化的形式。法国部分学界代表更是认为针灸是产生于法国,并对其归属问题提出了诉求。从药材的产出来看,滥采乱伐现象造成部分珍贵野生药材流失,同时,我国机械化生产技术落后,难以形成较高的产量和规模。再者,中医药的形成与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大部分中医药文献以古汉语编成,文化理解不了,中医理论就难以真正掌握。这就要求中医从业者不仅要有相当的文化底蕴,还要有很好的悟性,给非中国文化圈的医学者带来很多困惑,加大了中医药国际化的难度。
(摘编自杜加辉、武东霞、王瑛《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次因瘟疫造成的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是因为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 B、就医越来越便利,使得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C、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医药将传播到世界183个国家和地区,给沿线国家和人民带去卫生资源和健康。 D、要想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必须要将传统中医药文化转化为我们的软实力。(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是历史还是现状都证明中医药在防治疫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只要不断扩大中医药高等教育规模,加大人才培养,中医药事业就能得到传承和发展。 C、大部分中医药文献以古汉语编成,难以理解的文化是中医理论很难掌握的一个重要原因。 D、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需要我们抓住机遇的同时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境。(3)、中医药事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锁!
佚名
嘴唇就要裂开的时候,背包客突然发现一个牧民的毡房,房门没有上锁。
要不是渴得实在难受,背包客绝不会有失礼貌地闯进牧民家。但现在,他只想解渴。
推开门,炉子上架着一壶还冒着热气的奶茶,背包客把茶壶拎起来,像刚跑了一千里戈壁的老马一样一口气喝光。他往桌上放了二十块钱,又感到不妥,决定等主人回来。
这一等就是一天。直到天黑,牧民阿拉坦乌拉才带着羊群慢悠悠地回到家。背包客听见动静,起身走出来,抱歉地说:“老大爷,实在对不起,我见你家没有锁门,就冒昧闯进来,请你原谅。”
阿拉坦乌拉没说话,背包客以为他生气了,有些不知所措。直到将羊群赶进圈,主人才开口道:“什么是锁?”
背包客震惊了:竟然还有人不知道锁为何物。他想解释明白,却发现向一个没见过锁的人介绍什么是锁就像对一个没见过马的人说明怎么套马,实在太难了。最后他只能勉强说:“锁是一种工具,把它安在门上别人就进不来,只有用钥匙才能把它打开。锁都有对应的钥匙,一把钥匙只能打开一把锁。”
主人马上摇头:“那怎么行,那肯定不行。”
“怎么不行,那样别人就进不来了呀。”
“那路过的牧民口渴了怎么办?万一碰到风雪天,上哪里找马奶酒暖身子去?累了上哪休息?”
原来,主人房门大开就是为方便像背包客这样的口渴者进来“偷”水喝的。“我们早晨从东边出发去放牧,到了晚上从西边回来,中间要走很远的路,不饿不渴不疲乏是不可能的,铁打的汉子也不可能。”阿拉坦乌拉比划着说。
“为什么不从同一个方向回来呢?”背包客问。
“成吉思汗说:我们不能一天内两次践踏同一片草场。上天赐给我们辽阔的草原,是赐福给我们,不是用来糟践的。”阿拉坦乌拉生好火,“年轻人,住一晚吧。”“好。谢谢!”
吃晚饭时,背包客还有点不甘心,问道:“你们这里所有的牧民都不上锁吗?就不怕东西被偷?”
“为什么要偷呢?草原上的人都有手有脚啊。”
“你不怕别人进来把你的东西吃光喝光?”
“我也会吃光别人的呀。我今天跑了趟乌日更草场,就在那里饱餐了一顿。”阿拉坦乌拉哈哈大笑。
夜里,躺在暖和的床上,背包客失眠了。第二天离开后,他又走了几户牧民家,果然每户都是家门洞开。
背包客的游记《草原上的奇迹》,发表在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旅游月刊《旅游者》上。一时间,哈丹巴特尔草原游客如云。
再次来到哈丹巴特尔草原已是一年以后,背包客发现家家户户都上了锁。他迫不及待地找到阿拉坦乌拉家,想弄明白这一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阿拉坦乌拉家也上了锁,一把油绿的梅花挂锁在阳光下分外刺眼。
“刚开始是朝克图家的茶壶丢了。很快,哈斯额尔敦家传了三代的雕花马鞍也丢了。”
中午时分骑马归来的阿拉坦乌拉老人无奈地说,“我的皮靴也丢了,马镫也丢了。家家户户都上了锁。这不,我只好骑马走这么远的路回家吃饭。”
背包客傻傻地站在那里,像个永恒的忏悔者。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前半部分写了阿拉坦乌拉老人与背包客的对话以及背包客的态度体现了草原人的淳朴形象。 B、文章写“背包客发表游记”这一情节为下文做铺垫,使小说情节急转直下。 C、文章末尾中描写阿拉坦乌拉“中午时分骑马归来”与上文“直到天黑下来,才慢悠悠回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他们生活状况的改变。 D、背包客的宣传给草原带来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草原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2)、文章以《锁》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3)、文章最后一段是否多余?请简要分析。四、文言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仇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 , 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注:困顿,不顺利)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1)、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B、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C、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D、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唐设进士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B、“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C、员外郎,中国古代官职之一,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隋朝于尚书省二十四司各置员外郎一人,为各司之次官。 D、“诔”和“奠”都属于祭文,二者在写作重点及韵散要求方面没有区别。(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商隐自幼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因为年少英俊,又颇有文才,所以得到了令狐楚的赏识。 B、李商隐多次以文章求取功名,一次是他辞去徐州府职入朝,又以文章拜谒令狐楚,从而被补为太学博士。 C、李商隐一方面得到令狐楚的礼遇,并随之为官,一方面又深得王茂元的喜爱,为王茂元干事,两方面有仇,故李商隐被双方看不起,一生仕途坎坷。 D、李商隐擅长写古文,但不喜欢讲究对仗,后来在令狐楚幕中任职时,得到了擅长写奏章的令狐楚指点,从这时起他才写今体带对偶的奏章。(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②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五、古代诗歌阅读
-
5.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煤炭
(明)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蓄藏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鼎彝:原是古代的饮食用具,后专指帝王宗庙祭器,引申为国家,朝廷。铁石:古人认为煤炭是铁石久埋地下变成的。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开篇点题,概括了煤炭的开发过程。这里用“混沌”比喻未开发的煤矿,用“乌金”比喻开发出来的煤炭。 B、颔联“回”“破”二字生动地写出了煤炭的功用,将煤炭燃烧换来的温暖、春意、光明做了极其形象、富有诗意的概括。 C、颈联继续阐发煤炭的作用和倾情奉献。表明作者关心百姓疾苦并甘愿为之奉献变成“铁石”。 D、这首诗语言质朴明畅,平平道来,而意象明晰,寄托深远,是诗人自我人格和理想的真实写照。(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六、情景默写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借古讽今,作者以警告唐敬宗应当对秦之灭亡,哀而鉴之,不要重蹈覆辙并以此作结的句子是 , 。(2)、屈原在《离骚》中直接表达自己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心情的语句是“ ,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 , ”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七、选择题组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国内博物馆“新文创”市场仍是一片_______,优秀的创意永远是稀缺资源。艺术与商业也不是对立的,优秀的产品既可以雅俗共赏,也可以实现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齐飞。博物馆以IP授权形式与品牌展开合作、拍摄广告,将艺术价值、审美元素与产品功能相结合,这种“博物馆+品牌”的形式达到了增加产品附加值,传播博物馆品牌、文化内涵的双重目的。未来,对IP合理的开发与运营或将成为博物馆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新_______。
北京初雪时,(_________)。打开“全景故宫”,壮美紫禁城_______,也可切换到赏雪场景,领略不同季节、天气下的故宫,调到VR模式,还能拥有沉浸式体验。
“第一个全景故宫就已经_______”“感谢数字技术让人类文明和优秀文化离我们更近”……疫情期间,人民网经文旅部、国家文物局授权首发50场精美线上展览,助力宅家战“疫”,收获众多网友点赞。网上展览形式各异,既有以文字、图片、视频形式的常规线上展览,也有全景展览、3D虚拟展览等。
替全景制作、虚拟现实等技术搭建了重塑时空的艺术,更为无法到达现场的民众提供了观展的便利。
鼠首、牛首、虎首……通过“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虚拟展览,可看到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目前回归的七尊。此项展览的线下展于2019年9月17日在京开幕,至11月27日已结束。错过展期、或者没能现场参观的网友,可通过线上展“补课”,尽享数字技术带来的福利。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蓝海 路径 尽收眼底 欲罢不能 B、红海 路径 一览无余 欲罢不能 C、蓝海 途径 一览无余 欲说还休 D、红海 途径 尽收眼底 欲说还休(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朋友圈经常流传着银装素裹的故宫美图,市民也总想去下雪的故宫转转,看看红墙绿瓦被皑皑白雪覆盖。 B、银装素裹的故宫美图在朋友圈经常流传着,市民也总想去下雪的故宫转转,看看红墙绿瓦被皑皑白雪覆盖。 C、银装素裹的故宫美图在朋友圈经常流传着,市民也总想去下雪的故宫转转,看看被皑皑白雪覆盖的红墙绿瓦。 D、朋友圈经常流传着银装素裹的故宫美图,市民也总想去下雪的故宫转转,看看被皑皑白雪覆盖的红墙绿瓦。(3)、文中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景制作、虚拟现实等技术搭建了重塑时空的艺术,替无法到达现场的民众提供了观展的便利。 B、全景制作、虚拟现实等技术搭建了重塑时空的艺术,为无法到达现场的民众提供了观展的便利。 C、因为全景制作、虚拟现实等技术搭建了重塑时空的艺术,所以给无法到达现场的民众提供了观展的便利。 D、重塑时空的艺术被全景制作、虚拟现实等技术搭建,为无法到达现场的民众提供了观展的便利。八、语言表达
-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极光被视为自然界中最漂亮的奇观之一。如果我们乘着宇宙飞船,越过地球的南北极上空,从遥远的太空向地球望去,会见到围绕地球磁极存在一个闪闪发亮的光环,。由于它们向大阳的一边有点被压扁,而背太阳的一边却稍稍被拉伸,因而呈现出卵一样的形状。 , 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为北极区临近地球的边缘,所以能看到这种大火。另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晖光。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极地冰雪丰富,它们在白天吸收阳光, , 到夜晚释放出来,便成了极光。总之,众说纷纭,无一定论。直到20世纪60年代,将地面观测结果与卫星探测到的资料结合起来研究,才逐步形成了极光的物理性描述。
9.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据广州日报报道,4月16日,恒大集团竞得番禺区谢村体育设施及产业地块,本次出让的体育设施用地拟建设恒大集团专业足球场。恒大集团计划结合现代足球运动和体育场馆运营的发展趋势,将该地块建设为配套齐全、科技含量高的顶级专业足球场。在开工仪式上,恒大方面公布了该足球场的设计方案,该足球场以其独特的造型迅速引发各方关注。恒大方面透露,该球场以荷花绽放为设计理念,凸显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既代表球场成为“花城”广州永久盛开的城市名片,也寓意高洁坚韧的品格。主色调采用炙热的金红色,是广州恒大球队的主色调
九、材料作文
-
10.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