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汽开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0年12月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将质量为12g 的五星红旗展现在月球表面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五星红旗在月球上质量小于12g B、五星红旗在高速飞行中质量大于12g C、五星红旗展开后质量大于12g D、五星红旗质量始终等于12g2. 如图爱米在学校实验台上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完全符合实验要求。下列记录可能正确的是( )A、2020.8。31 晴 实验室气温42℃ B、小车运动的斜面长度10m C、小车运动全程需时间5min D、小车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0.2m/s3. 智能机器人能识别主人语音指令,是通过主人语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4. 图中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水中荷花的倒影
B、屏幕上的手影
C、观后镜中汽车的像
D、放大镜下树叶的像
5. 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来观察邮票细节,放大镜与邮票的距离应( )A、大于20cm B、等于10cm C、小于10cm D、在10cm与20cm之间6. 下列光学器材中没有透镜的是( )A、手机镜头 B、显微镜 C、潜望镜 D、望远镜7. 平面镜中“花”的大小取决于( )A、平面镜的大小 B、花本身的大小 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8. 下列自然现象中吸收热量的量( )A、雾的形成 B、露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冰雪消融9.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 B、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程度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色 C、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10. 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灯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对光发生漫反射 C、地面对光发生漫反射 D、墙壁对光发生镜面反射11. 如图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B、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min C、在3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10min到25min之间,由于物体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12. 2020年“冻雨”把长春市变成了童话里的“水晶城”,但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由于近地面的气温低于0℃,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薄冰是以下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13. 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 “蜂鸟”.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 具有的特点是(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导热性好 D、密度小14. 体检时用注射器采用,采血过程中,注射器内的血( )A、密度变大 B、密度变小 C、密度不变 D、质量和体积都不变15. 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1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冰和0℃水体积相等 B、在-4℃~0℃范围内冰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C、在0℃~4℃范围内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D、河面结冰河底深处的水温是4℃二、填空题
-
16. 学校运动会赛道上,爱米在同学们的“加油”声中奋力冲刺。“加油”声是由同学们的声带产生的,通过传到爱米耳中的。冲向终点的爱米相对于看台上的同学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17. 爱米站在竖直的穿衣镜前,当她走近穿衣镜时,像的大小 , 像到镜面的距离(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但始终成的都是(选填“实”或“虚”)像。18.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读数时是利用光的看清楚的。19. 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图中表示近视眼的(选填“甲”或“乙”)图,近视眼应配戴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该透镜对光有作用。20. 寒冷的冬天,一场大雪过后,爱米家的露天凉台上有一层厚厚的积雪,爱米将全部的雪堆到一起,用铁锹猛力拍打,才堆成一个雪人。这些积雪变成雪人的质量 , 密度(均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天气虽然很冷,可雪人一天天变小了,原因是“雪人”(写物态变化名称)了。
三、计算题
-
21. 爱米一家自驾车去离家120km的小城游玩。开始行驶40km所用的时间是0.4h。求:(1)、该车行驶的平均速度;(2)、该车以此速度到达小城还需要多少时间。22. 爱米将密度 的某种液体注满小桶,用了体积 的液体,如图所示。(已知 ; )请通过计算回答:(1)、小桶中该液体的质量是多少?(2)、如果小桶中注满的是水,则水的质量是多少?(3)、如果小桶中的水全部变成冰,会不会损坏小桶?
四、实验题
-
23. 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ABCD是白色硬纸板制成的光屏,并能沿ON折转,ON垂直于CD.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
600
500
400
300
200
00
反射角
600
500
400
600
200
00
(1)、实验时,将光屏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光屏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如图甲:将光屏右半部分向后折转任意角度,光屏上都看不到反射光,如图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 .(2)、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上表,其中有一组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次实验的,原因可能是将反射光线与的夹角当成反射角.24. 爱米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中:(1)、操作如下:A .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B .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C .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2)、爱米重新实验按正确的实验顺序进行,如图倒入量桶中的食用油体积为mL,天平测得倒出前、后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分别为42.2g、18.2g。则食用油的密度为g/cm3。25. 爱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熔化的特点”的实验。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
温度
-4
-2
0
0
0
0
0
0
0
1
2
…
(1)、将装有碎冰的试管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 , 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实验中爱米记录的数据如上表,你认为此表格的不足之处是;(3)、上表完善后,爱米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①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②由图中AB与CD段可知,升温快的是(选填“冰”或“水”)。
26. 爱米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器材有: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等,如图所示。(1)、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 (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2)、爱米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他各支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从前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 ;(3)、爱米测量两侧蜡烛到平面M的距离,再让蜡烛A远离M,则后面的蜡烛要 (选填“远离”或“靠近”)M才能再次看上去像被点燃了一样;(4)、多次观察及测量距离之后,爱米得到初步结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 ;(5)、如图甲所示,一枚硬币放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硬币的像在a处;将平面镜平移至图乙所示的位置时,硬币的成像情况是 ______ (选填字母代号);
A、硬币成像在a处 B、硬币成像在b处 C、硬币成像在c处 D、硬币无法通过平面镜成像(6)、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射进水中,另一部分光返回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甲所示。现在让光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从水中斜射到水与空气的分别面,请在图乙中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27. 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如果组装实验装置时,忘记安装硬纸板会导致实验;(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形成的;(4)、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石棉网温度℃。2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1)、实验前,爱米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如图甲,其目的是;(2)、爱米固定蜡烛和光屏如图甲,然后任意移动凸透镜过程中,(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3)、如图乙所示,光屏应在(选填“①”、“②”或“③”)区域移动,才能得到倒立、的实像。生活中的应用有。(写一例即可);(4)、接下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放上一个老花镜,发现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可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5)、在图丙中画出两块透镜的折射光线。29. 爱米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爱米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横梁平衡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请你指出爱米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然后分别测出小石块和空烧杯的质量分别是31.8g和90g;(3)、如图乙所示,把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上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M,然后将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先估计烧杯、水和小石块的总质量,然后用往天平的右盘(选填“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试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如图丁所示,烧杯、水和小石块的总质量为g;(4)、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M,如图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小石块的体积为cm3。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g/cm3。分析小石块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