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0-24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当你屈肘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处于 (    )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 2. 青少年要注意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这是因为他们骨的特点是(  )

    A、弹性小,硬度小,容易变形 B、弹性大,硬度小,容易变形 C、弹性大,硬度大,容易变形 D、弹性小,硬度大,不容易变形
  • 3. 运动系统是由下列哪组结构构成(    )

    A、关节、骨骼肌、脑 B、骨、血管、神经 C、骨、骨连接、骨骼肌 D、骨、神经、骨骼肌
  • 4. 下列动物中,运动方式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蝗虫、章鱼、袋鼠 B、家燕、飞蛾、企鹅 C、狗、猫、虎 D、蝙蝠、青蛙、袋鼠
  • 5. 下列哪项不是动物的运动(  )
    A、鱼的游泳 B、蜜蜂舞蹈 C、胃的蠕动 D、蝴蝶飞舞
  • 6. 运动是动物主动适应环境的表现,其意义是(    )

    ①有利于获取足够的食物②有利于迁移到适宜的环境③有利于生殖④有利于逃避敌害

    A、 B、 C、①② D、①②③④
  • 7. 在动物行为的研究中,哪位科学家研究了“银鸥幼雏求食行为”(    )
    A、法布尔 B、廷伯根 C、弗里斯 D、劳伦斯
  • 8. 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  )

    A、环境因素 B、后天“学习”所得 C、遗传物质 D、亲代训练
  • 9. 如图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相同点。下列哪一项可以写在阴影部分(  )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生存与繁殖 D、能伴随动物一生
  • 10.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绘了蝴蝶和蜻蜓的(  )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 D、繁殖行为、攻击行为
  • 11. 下列关于动物语言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语言就是动物之间有联系的声音 B、动物之间交流感情的信息 C、动物之间传递信息的活动、声音、气味等信号 D、动物的各种行为
  • 12. 动物具有节律行为,是由于(    )的作用.

    A、动物的生活环境 B、动物的习性 C、动物的生活经验 D、生物钟
  • 13.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这句诗揭示了鸟类繁殖行为的什么阶段?(    )
    A、求偶 B、交配 C、孵卵 D、育雏
  • 14. “中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时所穿飞行服﹣﹣“抗荷服”是科学家受什么动物的启发而设计的特殊器械(  )

    A、天鹅 B、长颈鹿 C、 D、蝙蝠
  • 15. 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B、动物是食物链的组成成分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D、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 16. 苍耳是一种常见植物,当动物在草丛中奔跑时,身上常会沾上一些苍耳带刺的“小球”.动物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动物对苍耳不会产生作用 B、有利于苍耳生长 C、动物能够帮助苍耳传播种子 D、动物能够帮助苍耳传粉
  • 17. 下列各项,不是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是(    )

    A、作为生产者制造有机物 B、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 C、与动植物共生 D、引起动植物和人体患病
  • 18. 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需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 B、没有消费者 C、分解者很少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 19. 足癣是传染性皮肤病,表现为奇痒难忍、水疱、糜烂等症状.这是感染了(    )

    A、寄生虫 B、病毒 C、细菌 D、真菌
  • 2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C、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等是实施迁地保护的主要手段 D、对某些珍稀动物进行就地保护吋还要进行迁地保护

二、填空题

  • 21. 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 和 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

  • 22.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

  • 23.

    请将有关微生物知识的概念图补充完整:

    ;②;③;④;⑤

  • 24. 根据所学过的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将下列相关内容对应起来.

    金鱼         A四肢       a奔跑

    蜈蚣         B后肢        b 飞行

    袋鼠         C 翅         c 爬行

    蝴蝶         D步足       d 游泳

    千里马        E 鳍         e旋转

    草履虫        F纤毛        f 跳跃

三、综合题

  • 25.

    如图为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6]关节面、[1]和[2]三部分。

    (2)、图片中[3]是关节头,[5]关节窝,二者相对的面上有一层具有减少摩擦,缓冲运动的冲力的作用。

    (3)、图中的[2]内有少量滑液,是由分泌的,另外它的里面和外面具有坚韧的等结构.

四、探究题

  • 26. 实验探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提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都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回答: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该实验的变量应该是有无 ,甲乙两组要不要用相同的树叶? 。 

    (4)、为什么要保持树叶湿润?

    (5)、三个实验方案中的方案 最合理。

  • 27. 实验探究题:
    a.用线吊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b.换成用线吊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付小蝗虫那样吞掉盗虻。
    c.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螫刺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d.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e.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不去吞吃了。
    f.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1)、实验a、b、c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 行为。

    (2)、实验d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 行为。

    (3)、实验e说明了蟾蜍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仍然比较 。

    (4)、实验f证明了蟾蜍在实验c、d、e中确实建立起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