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社九下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单元测试
试卷更新日期:2020-12-07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1952年10月14日凌晨,上甘岭战役打响了,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胜利,打掉了美军“从战场上得到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的妄想。上甘岭战役发生于(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美援朝时期2. 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中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家。这一行为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新中国的成立3. 下面表格是1952年到1956年中国经济指标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 )
经济类型
年份比重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0
7.1%
A、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B、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C、中国已经完全消灭私有制 D、公有制形式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4. 下表为某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造成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农业合作化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5. 1953-1956年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A、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C、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D、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6. 从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值平均年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7. “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以上生产资料依法收归国有,均由乡农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也分给地主同样一份。”材料所反映的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使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C、为我国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8. 1967年初,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称为( )A、“二月逆流” B、“一月风暴” C、“二月抗争” D、反革命事件9. 对联是时代的反映。以下对联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②反反正正,正正反反,正反都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
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④一桥架长江南北通畅;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④③② D、③④②①10. “从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经济结构极不合理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11. 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 )建国初期
“人大”“政协”“三大政选”
探索时期
“大跃进”“放卫星”“原子弹”
文革时期
改革开放时期
“大包干”“经济特区”“下海”
①“红卫兵”
②“走资派”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两个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12.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的是(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经济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四人帮”13. 读图,对1957-1960年这一现象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 B、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C、“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工农业得到快速增长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14. “忧”——“一进食堂门儿,稀粥两大盆儿;远看起浪头儿,近看照进人儿。”“喜”——“大包干,真正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准搞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阅读“忧”“喜”录内容,说说其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土地制度的废除 B、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5. 1979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分地”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时的“分地”相比,两者共同之处在于( )①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②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④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17. 1978年,我国开始了在思想上“拨乱反正”,其首要事件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为刘少奇同志平反 C、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恢复高考制度18.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邓小平理论的确立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19. 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是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的起点。其中,1984年和2001年成为企业创业高潮起点的原因分别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D、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 1992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出现的新局面是( )①建立企业员工工会组织
②首次实行政企分开
③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④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1. 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澳门回归以来民主政治稳步发展、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社会福利不断提升、民众幸福感居世界前列……这充分说明( )A、澳门可以独立处理对外交往事宜 B、社会主义制度有巨大的优越性 C、改革开放是澳门发展的根本保证 D、“一国两制”的方针是正确的22.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名,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歌词反映的是哪一地区被西方列强强占的屈辱史?(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旅顺、大连23. 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D、一国两制24. 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在此之前,侵占香港、澳门的国家分别是( )A、英国、西班牙 B、西班牙、葡萄牙 C、英国、葡萄牙 D、英国、法国25. 2019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继续破浪前行,取得一系列新进展,形成一大批新成果。这一年,中国的建交国总数上升至180个。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所以能够继续破浪前行是因为我国( )①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②与大国结盟,增进国际合作
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④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6. 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了很多外交热词,它们登上历史舞台的顺序是( )①“小球转动大球”②“求同存异”
③“不结盟”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④③②① B、②①③④ C、③④②① D、②①④③27. 1955年4月18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了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消息(见下图)。在这次会议上(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28.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当时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A、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B、中美建立反法西斯联盟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9. 中国对外开放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中,被誉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B、1985年开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C、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区 D、1992年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30. 对联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二、材料分析题
-
31.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活动课上进行了一次关于三大改造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探究下列问题。
【图说历史】
【追根溯源】
【读史明智】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请你正确归纳有关三大改造的图片。(填字母)①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相关的图片是:。
②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相关的图片是:。
(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的完成有什么意义?32. 历史上的大国都经历过曲折探索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0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 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 ”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苏联在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鲁教版《世界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也就是在这一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全面确立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基础,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复兴之路解说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美国损失了一半财富”的事件是什么?“新政”的“新”表现在哪里? 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什么时代?(2)、材料二中苏联“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被称为什么? 20世纪50年代,针对这一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苏联哪位领导人进行了改革?(3)、材料三中“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社会主义改造”是对哪三方面的改造?“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后出现了一些失误,请试举一例。33. 40年前,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开放的动力;开放越是扩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撑。改革开放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材料二:40年来,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约9.5%,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4.5%,全球贫困人口超过70%的减贫奇迹是中国创造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人民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改革开放必然成功,也一定能够成功。”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开启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事件及其意义。(2)、结合材料一,说说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改革开放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理解。(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改革开放一定能成功的根本原因。3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已二十年,但回归时激动人心的时刻和两个地区走过的不寻常之路仍值得我们去回味、去思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吧!
【沉重的记忆】
歌曲一: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一九九七年……
歌曲二: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1)、歌曲一和歌曲二分别与哪两个地区有关?(2)、“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你离去”指的是什么事件?(3)、上述两首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邓小平关于祖国统一的问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们怎样理解这一构想?3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中美关系是近现代国际关系史上最重要的国家双边关系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对纽约每日新闻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
材料二:1971年5月15日,尼克松在电台广播《公告》时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7亿5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正常的关系敲开门户。”
材料三:漫画《21世纪的中美关系》
(1)、材料一表明美国对中国持什么态度?(2)、材料二中尼克松所说的“采取主动”具体表现为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3)、材料三反映了21世纪中美关系具有怎样的特点?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中国应该如何开展外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