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五课《苏轼词两首》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3-0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橹(qiáng)   (lèi)      吟(xiào)    羽扇巾(guān) B、注(qiān)    赤鼻(jī)   衣(suō)     料(qiāo) C、(biǎn)    粗(cāo)    别(chā)     伤(chuāng) D、栗(zhàn)    烈(chì)    对(chèng)   万箭心(cuán)
  •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风流  念奴姣  故垒西边 B、遥想  浪涛尽  小乔初嫁 C、萧瑟  人道是  乱石川空 D、周郎  任平生  山头斜照
  • 3. 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三首诗歌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的语言平白如话,情感却直率奔放,而又毫无矫揉作态之感,这样决绝的誓言,任你心似铁也要化为绕指柔吧。 B、这两年矿难不断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有些领导对安全生产规程和规章制度的不屑一顾 , 肯定是酿成安全生产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C、中新网8月24日报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致辞中宣布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并称本届奥运会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D、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居安思危 , 增强忧患意识,加强防腐倡廉的工作,实际上也反映出党和国家领导人也认识到了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 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 5.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A、词中写乱石用“穿”,写浪涛用“惊”、“拍”,都是比拟,“雪”借喻波涛,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引发想像,呈现出一个富有动感的画面。 B、此词借穿插的“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及“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等描写塑造了一个青春年少、志得意满、谈笑自若、指挥镇定的儒将周瑜的形象。 C、此词善用衬托,比如用“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来反衬周郎,又用“早生华发”的词人自我正衬“雄姿英发”的周郎。 D、全词环环相扣。上阕即景生情,由大江浪涛,引出“千古”,由故垒引出“三国周郎”,由“江山如画”引出一时的“豪杰”,为下阕着重写周郎伏下一条线。
  • 6. 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樯橹灰飞烟灭”运用了拟人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 7. 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阕写雨中情形,词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词末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阕的“一蓑烟雨”句,表达了词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 C、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从表达感受、见解到体现词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围绕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词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
  • 8. 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时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诗人气质了,禁不住       , 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       , 但他的五尺之躯              ,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②不平则鸣,有感便发

    ③流芳百世,冠绝一时

    ④冠绝一时,流芳百世

    ⑤却容不了当权派

    ⑥却不见容于当权派

    ⑦无论是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

    ⑧无论是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①④⑥⑧ B、②③⑤⑧ C、①④⑤⑦ D、②④⑤⑦
  • 9.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副对联的“三父子”,指的是( )

    A、曹操 曹丕 曹植 B、苏洵 苏轼 苏辙 C、班彪 班固 班超 D、杜甫 杜牧 杜荀鹤

二、诗歌鉴赏

  • 10.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B、这首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C、“莫听”“何妨”两句是作者的人生写照,也是全词的主题,以下词情都是由此而发。 D、“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
    (2)、作者在另一首《独觉》诗中写道:“翛(xiāo,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诗的后两句与题中词的后两句大体相同,作者为什么独爱这两句?
  • 11. 诗词鉴赏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元)萨都剌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 , 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1)、萨都剌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2)、简要分析这首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抒发的情感的异同。

三、语言表达

  • 12. 我们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

    例句:苏轼在赤鼻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