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下第4课《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2-2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1953~1957年,中国工业增长率为18%,其中钢产量增长率为31.7%。这期间,中国工业及钢产量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的成立2.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事件是( )A、经济特区的建立 B、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3.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市场经济体制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政治协商制度4. 下列不属于一五计划的成就的有( )A、新中国第一辆汽车 B、武汉长江大桥 C、青藏铁路 D、鞍山钢铁公司5.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条……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以上条文引自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 观察如图,不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如图为《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B、“一五”计划在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上都有重要成就 C、重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在东北 D、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7. 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投资比例为58%,交通运输为19.2%,水利农林为7.6%,文教卫生为7.4%,其他为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约为1:7.9.这反映出“一五计划”期间( )A、农轻重比例协调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重点培养建设人才 D、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8. 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报道:“(20日)下午五时五十五分,执行主席宣布表决结果:投票数共一千一百九十七张,同意票一千一百九十七张。这时,全场欢腾,全体起立,为这个伟大文献的诞生而热烈欢呼。”这部“文献”( )A、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B、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D、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9. 下图为1956年我国公私经济成分比重表。这表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B、生产资料完全实现公有制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10. 某校初三同学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如下图片,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 )A、“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B、少数民族经济大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1. 如表是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这张表说明了( )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A、中国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 B、中国正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发达的工业国转变 C、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印度,大大低于美国 D、中国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实现了现代化12.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毛泽东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C、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D、人民生活亟待改善13. “为了建设一汽,从1953年起,举国上下向这里输送来建设大军和最优秀的人才。同时苏联对一汽的建设和投产也给予了全面的援助。经过三年的努力,1956年7月13日,一汽终于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结合材料分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获得成功是得益于( )①科技革命的推动 ②举国上下的支持
③苏联的援助 ④一汽工人的辛勤努力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4. 以下宣传画中可以反映1953-1957年我国经济建设情况的是( )①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年来的伟大尝试
③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④让高产“卫星”永远在天空运转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15. 1953年12月,新中国进行了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选举地区的人口为5.7亿,全国各地共选出500多万名基层人大代表。材料说明( )A、人民对国家民主建设的支持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发展 D、我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二、材料分析题
-
16.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的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当时我国工业发展的什么状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制定了什么计划?其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2)、请例举这一时期取得的任意两项成就?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这部宪法是何时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2)、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什么?(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18.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个春秋,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行业变化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兴建了156个核心项目,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起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2)、从材料二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3)、材料三概述了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所采取的措施所取得的成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连接了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及形成的工业基地的名称。19.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摘编自《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我国1952年钢产量135万吨,发电量72.6亿度,煤炭6649万吨,原油43.6万吨,棉布38.3亿公尺。1957年钢产量535万吨,发电量193亿度,煤炭13000万吨,原油146万吨,棉布50.5亿公尺。1957年比1952年钢产量增长296%,发电量增长166%,煤炭增长96%,原油增长235%,棉布增长32%。
——摘编自1959年《人民日报》
材料三:历史在1956年发生了质变。1956年是一个创造了许多共和国“第一“……”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第一批汽车从总装配车间开出了厂房……这一年7月,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飞)机……从前连铁钉和火柴都要进口的中国,第一次建立起自己的航空、机床、汽车和电子工业……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了。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指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哪一方面的突出成就?除此之外,我国还在哪个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请举例说明。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完成的意义。依据材料二中的内容,说说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着怎样的隐患。(3)、有人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强国。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根据材料三,说说你的看法。(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取得了巨大建设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