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2 夏商周时期

试卷更新日期:2021-02-25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他是(    )
    A、孔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
  • 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 3. 西周为了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确立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是(    )
    A、郡县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 4. 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学派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提出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主张的是(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 5. 战国时期,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墨子 C、韩非子 D、荀子
  • 6.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仁者爱人”。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可见,孟子“仁政”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   )
    A、全面否定 B、照抄照搬 C、全面超越 D、继承发展
  • 7. 2020年春季,李华同学居家学习期间,通过“云旅游”的方式,开启了以“三晋文化”为主题的项目性学习。李华同学进入山西博物院网站的“晋魂”系列展厅,截图保存了下面文物照片,并做了相关记录。此文物最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   )

    A、提供了研究晋国社会状况的实物史料 B、见证汉字的造字方法和造字特点 C、说明晋国是最早实行分封制的诸侯国 D、突显晋国的青铜铸造业水平领先
  • 8. 下图是西周青铜器伯卣(you)。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商周时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   )

    A、铸造业方面 B、制瓷业方面 C、造船业方面 D、纺织业方面
  • 9. 网上有这样一则“段子”:平时学习不努力,考前又不听圣人“温故而知新”的教诲,他怎么会保佑你及格呢?材料中的“圣人”是指(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 10.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是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 11. 怀化是“火车推来的城市”,怀化在战国时期归属于哪个诸侯国管辖(   )
    A、秦国 B、楚国 C、齐国 D、燕国
  • 12. 读下表
    人物主张
    老子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1)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
    墨子“兼爱”“非攻”                                            (3)
    韩非以德治国                                                         (4)

    表中对人物“主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1) B、(2) C、(3) D、(4)
  • 13.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 14. 《礼记:中庸》载:“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材料体现了(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 15. 青铜器体现了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的文明。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商代铜爵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西周利簋
  • 16. 有人曾经说“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这一评价旨在说明(    )
    A、商鞅变法成效巨大 B、孝公确立皇帝制度 C、春秋时期诸侯称霸 D、战国时期大国争雄
  • 17. 古代重庆是巴族的主要活动地。在已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巴人墓中出土了精美的剑、矛、钺、戈等巴式铜兵器。由此可推断当时的巴族(    )
    A、有较发达的稻作农业 B、“武舞”与“跳歌”并存 C、掌握了金属冶铸技术 D、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
  • 18. 下图为《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其中在今山东省范围内设立的封国有(    )

    A、齐、燕 B、齐、鲁 C、宋、晋 D、宋、鲁
  • 19.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封尚父于齐,封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奭于燕。这一记载反映西周实行了(   )
    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20. 下边示意图反映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选举制
  • 21.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鞅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
    A、颂扬汤武功德 B、批评商朝暴政 C、强调以礼治国 D、宣扬变法图强
  • 22. 题3图是战国时期主要农业地区分布图,其中农业发达区主要分布在(    )

    A、农牧分界线以北 B、汉水流域 C、黄河中下游地区 D、长江以南
  • 23.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    )
    A、法家的“法治”思想 B、儒家的“仁政”思想 C、道家的“无为”思想 D、墨家的“非攻”思想
  • 24.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钓而不纲,戈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这一观点出自(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 25. 下面是西周分封的部分情况示意图。叔虞、康叔受封,因为他们的身份是(    )

    A、宗亲 B、殷商贵族后代 C、功臣 D、周王母系亲戚
  • 26. 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周王室衰微 B、分封制崩溃 C、兼并战争不断 D、注重兴修水利
  • 27. 目前所知,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是(    )
    A、铭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
  • 28.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在秦国树立起尚武的精神。北宋却与之背道而驰,重文轻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秦国社会落后,民众野蛮成风 B、北宋经济发达,人们贪生怕死 C、统治者的喜好不同,政见不一 D、时代背景不同,历史使命不同
  • 29. 史料是解释历史的依托,是现实与历史对话的桥梁。下列史料中,最能直接解释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是(    )
    A、 B、 C、 D、
  • 30. 识读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图所示的重要战役是(    )

    A、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涿鹿之战 D、巨鹿之战
  • 31. 小明的期中考试考砸了,爸爸却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了,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爸爸的说法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 32. 《论语·为政》中记载某思想家的言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这体现了该思想家主张(   )
    A、无为而治 B、以德治国 C、有教无类 D、以法治国
  • 33. 如下图是北京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中青铜器克罍(léi)的铭文拓片,其大意为:周王对太保说,我非常满意你的供奉,命你的儿子克做燕地的君侯。该铭文拓片可直接用于研究(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世袭制
  • 34.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以下孔子关于教育教学的主张中旨在改变“学在官府”局面的是(   )
    A、知之为知之 B、学思结合 C、温故而知新 D、有教无类
  • 35. 周初,周王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将土地和人民授予宗亲和功臣。这种制度是(   )
    A、三省六部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 36. 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 37. “度除贵族特权、鼓励耕织、奖励军...这是中国古代哪次改革的内容(   )
    A、魏国李悝变法 B、楚国吴起变法 C、秦国商鞅变法 D、北魏孝文帝改革
  • 38.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表明西周初年实行(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39.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与此相关的的思想流派及思想家分别是(   )
    A、道家、老子 B、墨家、墨子 C、儒家、孔子 D、儒家、孟子
  • 40. 如图是保存于中国历史博物物馆的某文物的照片。下列关于该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B、出土于湖南宁乡 C、为研究秦朝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D、是贵族用的乐器
  • 41.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追封虞舜后人妫满于陈,封为陈侯,其后子孙以国为姓。材料反映与陈姓的姓氏来源有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 42.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社会变化的是(   )
    A、甲骨文开始用于记事 B、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诸子百家,思想大争鸣

二、判断题

  • 43.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

三、材料分析题

  • 4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王朝的建立者是谁?该王朝开创的哪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2)、从图一到图二,早期国家的地域发生了什么变化?为巩固疆土,图二王朝建立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商周时期典型的文明成果。
    (3)、材料二中“这一时期”是哪一时期?据材料,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的来源。
    (4)、综上所述,概括夏商周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