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岭市团队六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历史)·法治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历史部分)
试卷更新日期:2021-02-03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穗稻“笑”弯了腰。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粟 B、小麦、土豆 C、番薯、黍 D、玉米、粟2. 著名学者夏鼐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造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 “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A、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B、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D、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4. “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A、夏商时期 B、春秋时期 C、秦汉时期 D、战国时期5.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反映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分封诸侯众多,离心离德 B、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C、霸主尊王攘夷,辅助弱小 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6.据巴蜀文化研究专家冯广宏考证,李冰在公元前273年前后担任蜀守,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据图判断,公元前273年属于( )
A、公元前3世纪前期 B、公元前3世纪后期 C、公元前2世纪前期 D、公元前2世纪后期7. 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 百家争鸣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8. 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咸阳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 C、他因才能出众,被国君赏识,直接派到某县任职 D、后来,他卖掉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大富翁9.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制止餐饮浪费的行为。下列人物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 )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子10.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公元前230年,秦国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B、秦国军队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C、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D、秦的统一,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1. 李伊是秦朝的一名中央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他的职位应是 ( )A、太尉 B、刺史 C、丞相 D、御史大夫12. 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起义建立了政权 ②起义军一直打到咸阳附近 ③起义获得了胜利 ④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 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处于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下列小明总结的“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中,不正确的 ( )A、皇帝注意节俭,提倡勤俭 B、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注重农业的发展 C、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 D、推行儒学教育,以儒家思想统一人们的思想14. 使秦汉时期出现“漠南无王庭”(大沙漠以南见不到匈奴的王庭)的历史事件是( )A、秦始皇命人修筑万里长城 B、汉景帝派兵平定七国之乱 C、西汉初期与匈奴实行和亲 D、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15.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我国出现了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下列各项措施与之有关的是( )①修筑灵渠
②颁布“推恩令”
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盐铁官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
-
16. 时空观念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运用你所掌握的历史学习基本技能,完成下列各题。(1)、观察年代尺并将缺失信息补充完整。(2)、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曾孕育了早期的人类。请你将下列远古人类进行分类,并说明你分类的理由。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3)、观察下面思维导图,根据思想主张分别写出C、D、E对应的思想学派。(4)、请给思维导图命一个合适的标题并写出该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17. 改革是强国之路,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田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材料一中的“桓公”是哪国国君? “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2)、下图是战国七雄简易示意图,回答各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A. B. C. D.
(3)、根据材料二写出:这是秦国(国王)任用(人名)变法,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4)、你认为桓公一匡天下和秦国国势日趋强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18. 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三:主父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原陛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制度?首创于哪个朝代?(2)、结合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最少两个)。(3)、依据材料三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这项措施有什么作用?(4)、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从材一到材料三制度的演变,反映了统治者实施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