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2020-2021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2-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下列词语中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拧开(nǐnɡ kāi)  恍然  抵御  全神贯注 B、起哄(qǐ hònɡ)  爆发  沙哑  别出新裁 C、屏风(pínɡ fēnɡ)  干躁  报仇  斩钉截铁 D、熬夜(āo yè)  呻吟  沸腾  忘乎所以
  • 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 )
    A、襟飘带舞  意味深长  自做自受  呆头呆脑 B、庞然大物  斩钉截铁  悬涯峭壁  跌跌撞撞 C、全神贯注  粉身碎骨  排山倒海  五颜六色 D、威风凛凛  技高一筹  大步流星  兴高彩烈
  • 3. 下面是根据句子意思写出的相应词语,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指一个人的修养很好。态度温和,容易接近,一般指老人。②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③形容声势浩大,不可阻挡。④比喻见到事物的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

    A、①温和可亲     ②轻手轻脚     ③浩浩荡荡     ④少见多怪 B、①温柔可亲     ②蹑手蹑脚     ③浩如烟海     ④可见一斑 C、①和蔼可亲     ②悄无声息     ③浪涛汹涌     ④以小见大 D、①和蔼可亲     ②蹑手蹑脚     ③波涛汹涌     ④可见一斑
  • 4. 下列诗句的作者姓氏按音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日长篱落无人过  ②道是无晴却有晴   ③不要人夸颜色好  ④把酒话桑麻

    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 5.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狼牙山五壮士》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依次写了接受任务、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诱敌上山和英勇跳崖。 B、《七律•长征》一诗中,“长征”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C、《草原》一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 D、《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向我们介绍了科学家们对“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这一课题的探索。
  • 6.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爱心是春天里的一场细雨,使心灵枯萎的人______;爱心是夜空中的一轮明月,使孤苦无依的人______;爱心是黑夜里的一座灯塔,使迷失方向的人______;爱心是夏日里的一阵清风,使负重前行的人______。

    ①获得心灵的慰藉  ②感到情感的滋润 ③感到无比的凉爽  ④找到奋斗的目标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①②③
  •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庄严的宣告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呼起来。 B、岸英同志为了人民的事业在朝鲜战场上光荣殉职和牺牲了。 C、下午三点整,参加典礼的群众全部到齐了。 D、因为红军战士有勇往直前、乐观豁达的精神,于是最后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 8. 下面的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B、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许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C、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D、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 9. 根据拼音写词语。
    (1)、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过程中,翻越了无数大山,有连绵 wēi yí的五岭山脉,气势páng  bó的乌蒙山,冰雪皑皑的mín shān ……历经qiān nán wàn xiǎn,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2)、傍晚,夕阳亲吻着西山,牛羊伴着铃铛声成群地回来了,mínɡ chán也停止了歌唱,这个piān pì的小山村一下子安静下来了。几个老人安详地坐在大青树下乘凉,微风送来阵阵dào xiānɡ,这yōu yǎ的jìnɡ jiè直叫人rú chī rú zuì
  • 10. 按课文内容填空。
    (1)、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的桑娜夫妇,的老支书,的狼牙山五壮士, 的郝副营长;我们随着作者的如花妙笔,参观了的草原,观看了

    的开国大典,见到了的丁香花……

    (2)、 , 路转溪桥忽见。
    (3)、 , 死而后已。
    (4)、在“日积月累”中,我感受到孟浩然的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欣赏到朱熹的绚丽春天;领悟到贺知章的无奈和凄凉;感动于曹植的爱国热情。(选择)

    A.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C.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11. 按要求写句子。
    (1)、除夕的夜晚,明月如盘,群星闪烁。(修改病句)
    (2)、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用这种修辞仿写一句话)
    (3)、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改为转述句)
  • 12. 口语交际。

        面对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黄金周,似乎都是往年“黄金粥”的重现。在网上流传的一句话道出了些许无奈:“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被堵在最中间。”可不好受的不仅是民众,还有景区。乱扔垃圾、乱刻乱画等不文明现象让“黄金周”蒙上了“乱”的阴影。如果有同学想在以后的黄金周外出游玩,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二、阅读感悟

  • 1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穷人》片段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打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忐忑”的意思是 , 忐忑不安的原因是
    (2)、段中的“他”指的是 , “他们”指的是
    (3)、“揍我一顿也好!”句中的“也”能否去掉?理由是什么?。
    (4)、片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话未说完。 B、人物在思索,表现了矛盾不安的心情。 C、表现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 D、列举内容的省略。
  • 14.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 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是否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
    (2)、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至少说出两点)
    (3)、阅读【材料三】,指出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1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带缺口的馒头

        ①血色黄昏,硝烟滚滚。岸,在惠通桥沿岸同国军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②日军五十六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③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④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过来五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

        ⑤两小时前,“大胡子”少校接到上级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弹药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时,坚守惠通桥南高地的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足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四天没有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

        ⑥卡车在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1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⑦可是,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四辆卡车也被迫停了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全体押车官兵都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

        ⑧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马路上聚集了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饥民们像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

        ⑨“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到哗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

        ⑩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地盯着车尾,然后痛苦的闭上了双眼。【甲】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饿得双眼深陷,一双脏兮兮的小手抓住一个馒头,嘴里还咬着另一个馒头,在嘴边啃着的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恐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

        ⑪“大胡子”少校浑身颤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我军弟兄;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下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们跪了下去,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前边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四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与鬼子拼刺刀,你们……”

        ⑫公路上一片寂静,所有的人如石雕一般愣在那里。

        ⑬【乙】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是送到前边去的,这个馍我咬了一个缺口。你给前边打鬼子的叔叔们说一声,请他们不要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

        ⑭“大胡子”少校一下抱起小女孩,一个劲儿地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

        ⑮【丙】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

        ⑯“大胡子”少校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

        ⑰【丁】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所有的饥民此时都将抓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坑的石头。

        ⑱车队终于怒吼着沿怒江向前冲去……

        ⑲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

        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尤小翠全家七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三天前饿死了!”

    21 “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22 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将会为你报仇!小日本,我们中国人不会死绝!”

    23 34年后,一位将军临死前拿出一个带有缺口且发黑的干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弟兄们……听。”

    (1)、仔细阅读文章第4至22段,将情节补充完整。

    ①少校临危受命,押送补给车到惠通桥南高地。

    ③小女孩和众饥民还粮补路,车队继续前行。 

    (2)、请结合文章【甲】【乙】【丙】【丁】四处对小女孩描写的内容,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
    (3)、文章第 11段、第21段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两次“跪”,请说说“大胡子”少校两次“跪”时的心情有何不同。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文章开头惊心动魄的环境描写,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如此开篇,扣人心弦。 B、文章第⑥段中“疯狂”“弹跳”“冲”等词语生动表现了路况之差,车速之猛,侧面表现了军情之紧急。 C、对于饥民而言,文章第12段中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在了解内情后,无比震惊意外而又默默无语、无所适从的情状。 D、文章通过对“大胡子”少校这个主人公的成功刻画,颂扬了在民族灾难深重时期,中国军民所体现出来的高度的民族团结精神。
    (5)、文章结尾将军临死时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弟兄们……听。”请结合将军话中深意,谈谈你的认识。

三、作文

  • 16.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快乐,有忧愁,有成功,有失败……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
  • 17. 选择。
    (1)、下列作品中不是老舍代表作的是(       )
    A、《四世同堂》 B、《龙须沟》 C、《茶馆》 D、《暴风骤雨》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称赞的对象是(       )
    A、梅花 B、莲花 C、菊花 D、牡丹
    (3)、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传统的儿童读物“三、千、百”是指《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家诗》。 B、“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五经”是指诗、书、礼、易、乐。 D、“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4)、“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5)、下列属于冰心的短篇小说集是(       )
    A、《繁星》 B、《春水》 C、《寄小读者》 D、《超人》
  • 18. 文言文阅读

    《俭啬老》

        汉时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管理产业,聚敛无餍,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自堂而出,随步辄①减,比②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③复嘱云:“我倾家赡君,慎勿他说④,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货财没官。

    〔注:①辄zhé,就。②比:等到。③寻:接着。④他说:外传。〕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侵晨而起 侵:渐近。侵晨,天刚要亮。 B、聚敛无餍 餍:(yàn)满足。 C、闭目以授乞者;以:把,其后省略了“之”,代钱。 D、我倾家赡君;赡:shàn,赡养。
    (2)、判断语句翻译的正误。

    ①“恶衣蔬食”——穿破旧的衣服,以蔬菜为食物。

    ②“货财没官”——财产没有交给官家。

    ③“自堂而出,随步辄减”——从堂屋走出,随着脚步减少(准备送给乞者的钱)

    ④“或人从之求丐”——有个人跟着他,向他乞讨。

    (3)、老人给了乞者多少钱?
    (4)、“闭目以授乞者”中“闭目”的细节与“我倾家赡君”这样的人物语言,表现了“老人”的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