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历史)·人文地理·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试卷更新日期:2021-02-0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题,每题2分,共40分。)
-
1. 比较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使你更好地理解问题。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表现在( )
①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 ②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似
③已经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④会磨制石器 ⑤懂得人工取火
A、①②⑤ B、①④ C、②③⑤ D、②④2.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下列遗址中能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半坡遗址 D、龙山文化遗址3. 有学者认为,仅凭高大的宫殿台基、宏伟的城墙、古老而庞大的水利工程以及那数以千计象征着权力与信仰的玉器,就足以让人们相信,5000年前这里的社会发展高度已完全可与其他古老文明比肩。这位学者所说的“这里”是指( )A、河姆渡聚落 B、半坡聚落 C、良渚王城 D、二里头宫殿4.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以下能帮助我们了解中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文物是( )
A、刻有甲骨文的牛骨 B、司母戊鼎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铁制农具5. 观察下图,对其中文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 B、体现了最原始的造字法 C、发现地集中在长江流域 D、主要记载了夏朝的历史6. 诗人岑参在《石犀》诗中说:“江水初荡潏,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A、治理黄河 B、修筑都江堰 C、奖励耕战 D、发现甲骨文7. 我们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 )A、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B、“炎黄”本是同一部落 C、华夏族主体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D、从古至今就是这么流传的8.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9. 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句“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周王室衰微 B、分封制崩溃 C、兼并战争不断 D、注重兴修水利10. 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的图幅和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坡度最缓的是……( )A、
B、
C、
D、
11. 读下边等高线地形图,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A、自东北流向西南 B、自东南流向西北 C、自西南流向东北 D、自西北流向东南12. 关于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知识错误的是( )A、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B、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几乎同时出现的 C、生活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商业和服务业 D、生活在农村的人们主要从事种植业1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社区在橱窗进行了政策宣传,这体现了社区的( )A、政治功能 B、管理功能 C、文化功能 D、经济功能14. 以下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方法,错误的是( )A、去湖州中学,想知道怎么走,选择城市交通图 B、想知道美国在世界上的位置,选择世界政区图 C、想知道龙之梦动物园的布局情况,选择小比例尺地图 D、从湖州去北京旅游,想知道北京的位置,选择小比例尺地图15. 沿下图中L线作以下四幅地形剖面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
16. 2019年7月6日,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它是长江下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城址。某校九年级开展了一次主题小报设计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第1版

第2版
(1)、第1版中的图文资料有多处错误,请找出并加以更正。(2)、请在第3版中空白处填写正确的人物。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传说和良渚古城遗址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和区别?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雠(同“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材料三: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图一王朝的建立者是谁?该王朝开创的哪一制度,为后代王朝所承袭?(2)、从图一到图二,早期国家的地域发生了什么变化?为巩固疆土,图二王朝建立了什么制度?
(3)、根据材料二说说“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材料三反映了“兼并战争”的影响有哪些?“源头活水”的来源是什么?(5)、综上所述,概括夏商周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宗宣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战国时期的主要特征并说说材料一、二之间的联系。(2)、材料二说明商鞅变法触犯了什么人的利益?与变法中的哪项措施直接有关?(3)、秦孝公去世后,商鞅惨遭车裂而死,这是否说明商鞅变法失败了?请结合材料四加以分析。19.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D和BF是小溪流的是 , 理由是。(2)、C处地形部位表示 , E处地形部位表示。图中两山峰的相对高度范围为。
(3)、沿AD爬到海拔420米的山顶比沿HD爬到山顶较(吃力或省力),理由是。
(4)、若DG间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则DG间的实际距离是米。相同图幅下,该图比例尺比浙江省政区图的比例尺(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