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2-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句子默写
-
1. 默写(1)、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2)、晴空一鹤排云上,。(《秋词》(其一))(3)、 , 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4)、三军可夺帅也,。(《子罕》)
二、诗歌鉴赏
-
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诗仙” , 诗中“杨花”是指。(2)、这首诗的第一句写到“杨花”“子规”,有什么作用?三、课内阅读
-
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项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狼》选自《》,作者是朝的蒲松龄。(2)、解释下列加点词①缀行甚远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翻译下面句子。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下列句子中,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A、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四、课外阅读
-
4.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辽阳妇拒贼
辽阳东山,虏人剽掠至一家,男子俱不在,在者惟三四妇人耳。虏不知虚实,不敢入其室,於院中以弓矢恐之。室中两妇引绳,一妇安矢于绳,自窗绷而射之。数矢,贼犹不退。矢竭矣,乃大声诡呼曰:“取箭来!”自棚上以麻秸一束掷之地,作矢声。贼惊曰:“彼失多如是,不易制也。”遂退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敢入其室
遂退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矢竭矣,乃大声诡呼曰:“取箭来!”
(3)、贼为什么会认为“彼矢多如是”?(4)、这则故事给你一个什么启示?五、现代文阅读
-
5.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本文第②至④段运用的说明顺序是(A.空间顺序B、时间顺序C、逻辑顺序),依据是(2)、第②段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3)、第⑤段加点的大约能否删掉?为什么?(4)、“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细读全文,“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①
②绿色环保(即不污染环境)
③
6.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故乡遍地冬阳
①一个人离故乡越远,他的心离故乡越近。
②其实我走得并不远,乘上车,几个小时就能回到那里。初冬,我赶到那里讲课,夜里我在一个幽静恬淡的镇子里穿过,浮躁的内心一下子便沉淀下来。离开的时候,车子缓缓穿越一片丘陵,不时有几簇杂树闪现出来。后来,闪出了一轮夕阳。它淡白、清朗,静静地挂在田埂的上头,看上去更像一轮明月。在其中,有一两头牛安静地嚼着干草。小时候,这样的情景常常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带着两个弟弟,走在冬阳下的乡间,一路上饿着肚子,一边背诵课堂上学来的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冬阳的暖意是很容易被风抄走的 , 实在冷了,我会带着弟弟面对阳光,在草垛下面安稳一会儿,等脸上和胸脯被晒热了再赶路。有一次我试探着把手抚在牛身上,发现那上面是很热的。牛的嘴巴嚼着干草,身子一动不动,它婚热了我那双冰凉的手。
③这是哪年冬天的事情,已经记不得了。我只记得,那时候弟弟们很小,奶奶还活着,妈妈做老师,爸爸经营着一个不大的小旅社。我呢,读着《水浒》,惆怅地看着冬日灰白的天空,预想着自己的将来。
④爸爸的小旅社时好时坏,妈妈也把精力牵扯进来。一年冬天,妈妈陪爸爸去四平,购买什么东西记不得了,大概是与生意或翻修围墙有关吧。早上出去的,说下午回来。我们三兄弟度过了快乐的上午。冬阳一偏西,他们还没回来,我们便不安起来。我想到几天前的车祸,心里焦虑起来。熬了很长时间,我几乎确定他们出了意外,不过还是安慰两个弟弟,说他们在路上了,一定翻过东边公路的陡坡了,再有十分钟就到家了。最小的弟弟几次出去张望,都垂头丧气地回来。两个十分钟过去以后,我们兄弟三个同时跑出屋子,站在院子里,准备一直等下去了。我返身回去,给两个弟弟取来帽子和手套。冬阳惨淡,再也无法温暖我们冰冷的预感。我开始设想着如何带大两个弟弟,把最小的弟弟送给姥姥家寄养更好些……我的计划刚刚成形,爸爸妈妈蹬着自行车在公路上露头了。刷地,我撕烂了那张完美却悲惨的"图纸" , 冬阳也灿烂起来,烘烤着全家人冰凉的脸。
⑤还有一个冬天,奶奶大概跟妈妈不愉快了,执意要去伯父家过年。我扑开门追出去,在一片林子外面追上了奶奶。我站在奶奶面前哭了,不让她走。奶奶也哭了,让我过几天去伯父家吃猪肉。记不住为什么了,那年我好像没有去伯父家吃肉。春天的时候爸爸妈妈去伯父家接奶奶,奶奶回来了,脸红扑扑的,胖了。我的两个弟弟高兴得脸上也红扑扑的。我呢,一个劲问她为什么才回来。奶奶说想这三个孙子啦。全家都高兴起来。
⑥后来,小旅社经营惨淡,爸爸关闭了它。营口的两个伯父帮我们搬到了辽南,奶奶一直跟我们生活在一起。前天晚上我梦见奶奶的耳朵聋了,醒了的时候我才知道是做梦,心里还是阴郁着:在梦里,奶奶耳朵聋了,可毕竟是活着的。奶奶离开我们已经六年了,她被埋在故乡的一片林子外面,在那里,她天天能看见淡白清朗的冬阳。
⑦“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一场大风雪遍布辽宁。期盼这场大风雪把我和故乡连成一片,期盼大雪能在奶奶身上盖一床厚厚的大被。她暖和了,我就不冷了。
⑧更期盼,第二天冬阳继续照耀故乡。
(1)、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第①段在文章中的作用。内容:
结构:
(2)、阅读第②段,概括“冬阳”的特点。(3)、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作用是(4)、第④段划线句,加点的“撕烂”用的好不好?为什么?(5)、根据文意,理解“冬阳”在文中的内涵。(6)、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六、综合性学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