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2-02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hè)      (qí)      蠢(yū)      心如意(chènɡ) B、亮(liáo)     静(mì)     护(bì)      严不贷(chénɡ) C、落(zhuó)    正(dīnɡ)    徊(pái)     畏罪逃(qiǎn) D、(kuànɡ)   狭(ài)       沉(diàn)   为一谈(hǔn)
  • 2. 下面词语中汉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补偿   企盼   安详   杞人忧天 B、绵延   筹划   轻捷   骇人听闻 C、央求   纯粹   晕眩   呼朋引伴 D、决别   烘托   烂漫   明辩是非
  • 3. 在(甲)(乙)两段文字的“□”内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朱自清《春》)

    (乙)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莫怀戚《散步》)

    A、(甲)顿号   顿号   逗号   逗号   (乙)冒号   分号 B、(甲)顿号   顿号   顿号   顿号   (乙)逗号   逗号 C、(甲)逗号   逗号   顿号   顿号   (乙)逗号   分号 D、(甲)逗号   逗号   逗号   逗号   (乙)冒号   句号
  • 4. 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  ①  。记忆型阅读是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  ②  , 带着自己的思考,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通过质疑找到问题的根源,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A、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②它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而不追求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B、①阅读有批判型和记忆型之分  ②它不追求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 C、①阅读有批判型和记忆型之分  ②它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而不追求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D、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②它不追求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
  • 5. 对下面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写出了小草萌芽后的柔弱。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老舍《济南的冬天》)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山水人格化,增添了趣味性,创造出一种安适、温馨的意境。 C、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描摹出狂风的声音,形象贴切地写出了风之猛烈,突出了环境的恶劣。 D、(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郑振铎《猫》)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比喻修辞,把小猫比作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 6. 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江南逢李龟年》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他被后人誉为“诗圣”。 C、《狼》的作者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世称聊斋先生,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D、《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二、基础知识综合

  • 7.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当生命遭遇寒冬,当民族陷入危 , 总有这样一种精神,在大中生根,在苦中磨砺,在艰中成长,激___(厉  励)我们不断奋起、勇毅前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国亿万人民携手并肩,团结奋斗,展现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凝结成不___(屈  曲)的民族精魂。

    在这场___(艰苦卓绝  含辛茹苦)的奋斗中,我们不仅取得了抗疫斗争的重大战略___(成果  结果),我们更看到了全国人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本色,炽热深沉、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崇高品格。

    (1)、文中加点字“难”出现四次,与其他选项读音不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2)、文横线处依次填入字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厉    曲    含辛茹苦    结果 B、励    曲    艰苦卓绝    结果 C、励    屈    艰苦卓绝    成果 D、厉    屈    含辛茹苦    成果

三、字词书写

  • 8. 下面是一幅书法作品,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其内容抄写在田字格中。

四、句子默写

  • 9. 默写。
    (1)、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2)、日月之行, ,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语句是“”。
    (4)、古人常以雨入诗,抒发情感。你读过的带有“雨”字的一句诗是“”。

五、诗歌鉴赏

  • 10.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下面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与本诗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都写出了诗人李白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请你分别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六、对比阅读

  • 11.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 , 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欧阳修《诲学说》)

    注:①[害]妨害;妨碍。②[迁]变化。③[念]思考。

    (1)、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意与日去”中“去”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伪存真 B、大势已 C、拂袖而 D、翻来覆
    (2)、“玉不琢,不成器”与“人不学,不知道”句式相同,其中“成器”可以理解为“成为器皿”,根据句式特点,我们可以推测出“知道”的意思是
    (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没有内心的恬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没有环境的安宁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理解: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想实现抱负,恬淡、安宁不可缺少。 B、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 翻译:即使不把玉磨制成器物,但也不妨碍它是玉。 理解:玉有固定不变的特性,不会因为外在形式的改变而受到损伤。
    (4)、阅读两篇文章,请你说说学习对个人成长有哪些重要意义。

七、名著阅读

  • 12. 阅读经典可以带给我们启示。请结合《西游记》或《朝花夕拾》的内容,谈谈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100字左右)

八、现代文阅读

  • 13. 阅读《等鱼断气》,完成下面小题。

    等鱼断气

    胡展奋

    ①大概是1969年前后,母亲因肝病导致脸部浮肿。肝病,一向有“女怕脸肿,男怕脚肿”的说法,除此之外她还伴有黄疸、食欲减退、全身乏力、脾肿大等症状。当时医生交给父亲一消肿利水的奇方——鲫鱼汤。医生认为,患者急需补充优质蛋白。既是优质蛋白,又能消肿利水的,首推鲜活鲫鱼,且要三两以上,药效才好。

    ②这可难住了父亲,要知道在那个时候,物质高度匮乏,菜市场里绝对没有活鱼供应。他便去“黑市”,也就是地下自由市场购买,说是市场,其实就是鱼贩的流动摊位,间歇泉一般地时隐时现。更要命的是,以父亲当时的处境,常去地下自由市场是不合适的。

    ③但为了母亲,他义无反顾地去黑市买鲫鱼。买回来后,他马上开始操作,先是为母亲“褪黄”,按每碗鱼汤一百克鱼计算,剖二百克鲜鱼熬约三十分钟,待骨肉分离时捞出骨渣,这时鱼汁呈白色,略注黄酒与蜂蜜,再熬十分钟,倒入两碗,早晚服用。十天后,母亲脸部的黄疸消退,再服十天,两眼黄疸大退,月余黄疸全消。他们即去医生处报捷,医生看了一眼说:“浮肿未退,继续。”父亲一听,傻了,医生这可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当时父亲的月收入才三十六块。虽说食堂里的红烧大排才一毛七一块,荷包蛋也才八分,但时值冬令,鲫鱼原本就少而贵,鲜活的、三两以上的更贵,每天一条,总得八毛钱左右,甚至一元,一个月下来,岂不是要把家里掏空了。而且医生还不知道,为了抢一条活鱼,父亲多少次和人在鱼摊前撕作一团。

    ④父亲默不作声。医生继续说:“鲫鱼三四两,去肠留鳞,以商陆、赤小豆等分,填满扎定,水半锅,煮糜去鱼,食豆饮汁。忌盐、酱二十天。”“一定要活鱼吗?”父亲只问了一句。“当然!”医生顿了顿,又说,“刚咽气的也行。李时珍说过,杀取动物用其肉,骨子里是欠仁爱的,肉还不冷,灵性还在,所以现杀不能现吃,应候其肉冷再烹。忌与大蒜、砂糖、芥菜、猪肝、鸡肉同食。”

    ⑤父亲一回家就去了黑市,而且很久没回来,母亲不放心了:“怎么回事呢?阿二去看看!”

    ⑥天已擦黑。路灯下,我远远地看见父亲正蹲在地上,两眼一眨不眨地盯着搪瓷盆子——那时卖鱼的都把鱼儿放在搪瓷盆里,以便稍有风吹草动就提盆走人。而鱼贩则尴尬地注视着父亲,两人之间似乎是一种对峙。此时的西北风像野兽一样咆哮着,父亲蜷缩着冻得簌簌发抖的身子,但仍然坚定地蹲着。见我在他身边蹲下,父亲转脸尴尬地对我笑笑,然后附着我耳朵悄悄地说:“我在等鱼断气。”

    ⑦我不解地看着他,没说话。为什么活鱼不买,要等到它咽气呢?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黑市规矩,鱼一死,就腰斩而沽,一条一元的鲫鱼就可能暴跌到四五毛。

    ⑧天越来越冷,也越来越暗,搪瓷盆里的鲫鱼,盖着水草,那腮帮还在一口气、一口气地翕动着,越来越缓,越来越缓,忽然它不动了。

    ⑨父亲胜利似的叫了起来:“看!它不动了!”鱼贩恹恹地叹了口气,说:“好吧,拿去吧,算我输了!竟然蹲了两个钟头!”

    ⑩然而父亲还没完,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他飞快地抽出一把剪刀,钱还没付,就一刀刺入鱼腹,剐出鱼肠,那鱼心还在一翕一张呢。

    ⑪“马上放血,和活鱼有什么两样呢?”他得意地对我眨眨眼,那鱼贩见状,眼珠瞪得老大,傻了。

    ⑫这以后,父亲就成了“老蹲”,只要有耐心,就不怕等不到刚断气的鱼。刚死的鱼或处于弥留之际的鱼,尽管半价,价格还是高于久死之鱼。或许被父亲的举动所感动,或许觉得父亲“老举识货”,可以省却与人的反复解释,鱼贩到后来都会主动招呼他:“过来吧,老胡,这条鱼,快不行了!”

    ⑬西北风还是没有饶过他,大概第一天蹲守时他就着了凉,以后他天天拖着清鼻涕去蹲守,撑了十天左右终于倒下了,发高烧到四十度。

    ⑭眼见母亲的浮肿在慢慢消退,不能功亏一篑,父亲决定派我去蹲守。医生也听说了父亲的故事,急颁手谕:“不必死抠鲫鱼,其他利水消肿的河鱼也可以,比如鲤鱼、泥鳅(炖豆腐,专治湿热黄疸)、黑鱼、青鱼等,只要如前法炮制,均可。”

    ⑮“等断气”的范围扩大了。问题是青鱼太贵,且鱼身过大;鲤鱼固然消肿,但系著名的“发物”,忌;泥鳅口感太差;黑鱼,利水效果好,口感也好,无奈一口气总是断不了,你就是等它通宵,兴许它还在一翕一张呢。

    ⑯我那时还小,天天蹲在寒风里发抖,鱼贩看了于心不忍,常常主动喊我去拿将死未死之鱼,有的甚至将刚死之鱼直接剖了,扔过来,也不收钱。长大后读书,每当读到“仗义每多屠狗辈”,便会想到他们。

    ⑰大概一个月后,母亲的浮肿全然退去。

    ⑱这是1969年上海的冬天。高天固然滚滚寒流急,大地却仍有微微暖气吹。

    (1)、阅读文章,请你说说家人在为母亲治病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的办法。
    (2)、文中父亲的品行令人感动,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就感触最深的一点作简要分析。
    (3)、阅读文章,请你说说作者为什么在滚滚的寒流中能够感受到“大地微微暖气吹”。
  • 14. 阅读《爱是最暖的光》,完成下面小题。

    爱是最暖的光

    崔修建

    ①我从大西北回来,眼里含着泪,心里装满了暖。

    ②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四季干旱,草活得苦,树活得苦,但浸在苦水里的生命,也能令人心生敬意。一阵风起,一个草团在不停地向前滚动。当地人告诉我,那是风滚草,也叫俄罗斯刺沙蓬,是戈壁滩上的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干寒难耐时,它会从沙土里拔出根,抱成一个圆团随风滚动,遇到适合的环境,会再次扎下根,冒出新芽,萌出新枝,开出玫红色或淡紫色的花。

    ③随“志愿者小分队”去宁夏固原一所希望小学,我见到刚刚三十出头的陈老师,竟苍老得那样令人心疼。我看过她毕业照上靓丽的身影,没想到仅仅十年的光景,便将秀气的她,磨砺得如此粗糙。面对我的诧异,她一脸淡然地告诉我:“学校曾打过三口井,但都没用多久,便再也打不出水来了,即便打出水,也苦涩无比,根本不能饮用,师生们的生活用水,要靠村民从三十多里远的村子运过来,金贵得很。”

    ④吃午饭时,学生们以课桌为餐桌,每个学生一碗米饭,只有炒萝卜干和白菜炖豆腐两样菜,每人一碗白开水。他们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脸上洋溢着知足的兴奋。

    ⑤陈老师吃的饭菜和学生们一模一样,她边吃边跟我聊天,她说现在伙食已经有很大改善了,每天能吃到青菜,每周有两天能吃到肉,有两天能吃到鸡蛋,前几年连青菜也无法保证,师生们经常吃咸菜,有时干脆就是米饭泡酱油。

    ⑥我感叹这里条件太艰苦了,她却有些满足:“还有比这里更艰苦的学校呢,你看,我教的孩子多阳光啊,他们爱学习、爱劳动、淳朴又善良。”说起她的学生,陈老师满脸的自豪无以掩饰,她拿给我看学生们写的诗,我特别惊讶,眼前这些土里土气的孩子笔下竟流泻出那么多精美的诗句,宛若一朵朵艳丽的小花,犹似一片片灵动的彩云________,那般的亲切而自然。

    ⑦那天下午,天空突然一片墨色,一场雷阵雨即将来临,几位老师和食堂做饭的师傅,领着学生们将所有的盆盆罐罐,全搬到教室前的操场上,然后全校师生一起仰首期盼雨滴赶紧降落。

    ⑧“下雨啦!下雨啦!”几滴雨落到一个孩子伸出的小手上,欢呼声立刻响起来,等雨点密集起来,几个男孩子竟脱下上衣,嬉笑着跑进雨中,任雨水将自己浇成一只只快乐无比的“落汤鸡”,有两个小女孩接雨水搓洗着辫子,更多的孩子则畅快地用雨水洗脸、洗脚,仿佛那是百年一遇的甘霖,不倍加珍惜,便辜负了上苍的一番美意。

    ⑨十几分钟后,风停雨歇,干涸已久的大地将雨水很快全收走了,被雨水洗过的刺棘却精神了许多,师生们像打了一场大胜仗,说说笑笑着将那些瓶瓶罐罐里的水,倒进厨房的两口大缸里,准备用来洗菜或者洗脸。

    ⑩陈老师兴奋地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实践课,听从老天的随机安排,等冬天下雪的时候,全校师生都会跑进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尽情地嬉戏,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变化,孩子们的不少诗篇和文章,都是在这样近距离的观察和体验中完成的。”

    ⑪原来,很多好课不只是在教室里完成的,还可以走到广阔的天地中,与风霜雪雨一道完成。我不由得为陈老师和她的孩子们灵活的课程安排,由衷地举双手点赞。

    ⑫我们送书时,孩子们特别喜欢。一个小女孩有些羞涩地悄悄问我:“叔叔,您这次没带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吗?我以前在舅舅家见到过,很想读到。”

    ⑬我惊讶地问她,能读得懂吗,她说不是很懂,但感觉那本书写得很美。我赞赏她的感觉,回去我会专门给她邮寄一本《人间词话》,再给其他同学邮寄一本。

    ⑭不曾想到,这些小学生除了喜欢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居然还喜欢惠特曼的《草叶集》、艾略特的《荒原》、卡夫卡的《变形记》、莫泊桑的《羊脂球》这类经典名著。陈老师骄傲地告诉我,孩子们的心空无比阔大,他们能够装得下广袤的世界……

    ⑮我知道,我面前的孩子们几乎全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不仅要认真读书,还要照顾家里的老人,每个孩子都更早地肩负起了家庭生活的一些担子,可从他们的言谈举止里,我看不到任何的悲戚和怨气,只看到了阳光一样的欢颜,看到了岁月静好。

    ⑯同去的一位公司经理跟我感慨道:“哪里是我们来给他们送温暖,倒像是他们给我们送温暖,跟这里的老师和孩子们在一起,烦恼会被驱逐,愁苦会被抽走,抱怨会被打碎,只有感恩、热爱和勤勉,还有随时随地都能遇见的开心……”

    ⑰的确如此!

    ⑱我忽然想到了著名作家张丽钧的那篇美文《牡丹花水》,想到怀着开花的心情,为一壶沸腾的清水,起一个俏丽昵称的那位不知名的戈壁人;想到在漫天风沙中热烈地敲着腰鼓、激情澎湃地起舞的那些陕北汉子,还有把秦腔吼得特别响亮、把信天游唱得如痴如醉的那位民间艺人……那些善于从苦中嚼出甜的小人物,最懂得“天黑下来时,爱就是最暖的光”,爱意盈盈地行走人间,无论走到哪里,头顶都会有一片艳阳天。

    ⑲其实,幸福的人生,就是携爱而行。

    (原文有改动)

    (1)、文章叙述了“我”西北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阅读文章③—⑰段,补写横线处的内容。

    师生们吃着简单的饭菜,内心却十分满足,令我感叹。

    孩子们写了很多亲切而自然的精美诗句,令我惊讶。

    学生们喜欢阅读中外作品,涉猎广泛,令我惊讶。

    (2)、阅读文章第⑥段,请你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并说明补写的理由。

    补写:

    理由:

    (3)、文中第②段内容可否删去,为什么?
    (4)、阅读文章,谈谈你对题目“爱是最暖的光”的理解。

九、作文

  • 15. 请以“温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温暖是信任,温暖是分享,温暖是奉献……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温暖,也在努力传递着温暖,请你以“温暖”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500-800之间。(4)不得抄写本试卷中的内容。(5)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 16. 阅读下面的漫画,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500-800之间。(4)不得抄写本试卷中的内容。(5)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