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茶阳片区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联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2-0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中国,中国人,将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奴隶的代名词,而要永远地受到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阵营的祖国,有了真正能保护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该文章评价的是中国( )
    A、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C、解放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D、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 2.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开国大典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
  • 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洗雪了百年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②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③标志中国已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④标志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 4.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入侵朝鲜的同时,公然干涉中国内政。还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并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的城市和乡村……”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抗美援朝是(    )
    A、保家卫国的正义战争 B、挑战美国权威的不明智之举 C、以抗美之名侵略朝鲜 D、以抗美之名称霸世界
  • 5. 政治漫画将过去的人、事以精妙的艺术形式进入了人类记忆的空间。该漫画(下图)反映的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实行农业合作化 C、实行土地改革 D、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
  • 6. 针对下表情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采取的相应对策是( )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 4千克 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 949千瓦时
    A、实施“ 一五”计划 B、进行土地改革        C、开展公社化运动 D、实行改革开放
  •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四五年间,我国逐渐完成了战后经济的恢复,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但资本和资源的严重匮乏阻碍了我国的发展。为此,中共中央实行了利用有限的资本和资源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   )
    A、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和沿江的格局 C、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 8. 下图是一位北京老人在展示自己从1954年起几十年收藏的历届选民证。一张张选民证见证了( )

    A、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B、社会主义宪法得以实施 C、社会主义制度得到确立 D、政治协商制度得到完善
  • 9. 下图展示的是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某行业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情况。下列做法,与图示目的相同的是(   )

    A、颁布《土地改革法》,将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B、实行包产到组、包干到户,打破农业生产上的“大锅饭” C、成立缝纫社、铁业社等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创办经济特区,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10. 下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品牌,该品牌企业创办于1669年,以配方奇特、制作精湛、药品货真价实而闻名于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店交给了国 家。这一行为的时代背景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新中国的成立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进行三大改造
  • 11. 当时的报纸上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形象地反映了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的失误。你认为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是( )

    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由于朝鲜战争的影响 

    ③急于求成 
    ④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2. 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许多反映时代特色的口号。“谁敢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打倒旧政府”“砸烂公检法”。这些口号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混乱       B、红卫兵的出现使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C、阶级斗争发展到党内     D、“文革”期间中国的民主与法制横遭践踏
  • 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④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一结论得出的依据是( )

    ①决定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③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④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5.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指( )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新中国诞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D、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
  • 16. 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 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 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 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
  • 17. 绍兴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下图中农业、工业生产总值增长最快时期的出现,与下列政策直接相关的是( )

    ①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②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③允许创办乡镇企业    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六大
  • 19. 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开放内陆部分省会城市和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WTO;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B、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C、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D、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
  • 20. 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设置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据此可知,上海(   )
    A、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实验田 B、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 C、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 D、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特区
  • 21. 下图是2000~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统计图。2001年以后,我国进出口总额出现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设置了4个经济特区 B、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 C、开放了5个沿江城市 D、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 22. 1979年11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友人时说:“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主张(    )
    A、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C、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D、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 23. 张敏同学学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课后,绘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留有①②对应的内容用于考考其他同学,四位同学提供的答案如下,正确的是(    )

    A、李同学:①马克思主义;②毛泽东思想 B、钱同学:①邓小平理论;②毛泽东思想 C、孙同学:①邓小平理论;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赵同学:①马克思主义;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4. 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 25.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我国发展新特征确定的治国理论新方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居于引领地位的是( )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 26. 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1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两个一百年
  • 27. 2019年5月16日出版的第10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文章对五大发展理念作出了系统阐释。这五大发展理念是( )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改革、开放、优化、奋斗、幸福 C、为民、务实、清廉、生态、富强 D、富强、振兴、幸福、合作、自信
  • 28. 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一国两制”构想的推行
  • 29. 20世纪末至今,少数民族地区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涌现出大发展的新气象。这一现象得益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B、民族地区完成社会改造 C、改革开放开始向内陆渗透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30. 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澳门回归主要得益于(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一国两制”的实施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3分,32题13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阅读下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正在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决发展问题、改善民生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中国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材料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

    材料三  2019年4月25日上午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政策沟通分论坛共形成60多项高含金量成果,包括发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进展、贡献与展望》7种外文版,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等领域文件,并推动了一批务实合作项目。

    材料四  如下图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个全面”指的是什么?
    (3)、材料三、四中“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说明了什么?
  • 32.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多年的中国近代历史,既是屈辱的历史,也是抗争的历史,探索的历史,要解决的问题是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近代化(现代化)。近代社会的变革……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摘自《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纪念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板报上设计了一个“学党史·跟党走”栏目,用下面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共90年的奋斗历程。

    材料三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  时下热议“中国梦”,有人不免会联想到“美国梦”。“中国梦”与“美国梦”当然不是一回事,两者有着本质区别。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从路径选择上讲,美国走的是资本主义道路。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光明日报》2013年4月23日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围绕这个主题,20世纪头20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革?
    (2)、请分别列举材料二的年代尺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三中 “1949年革命”的重大历史功绩。
    (4)、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有哪些?
    (5)、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之间的关系。
  • 33.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请跟随以下材料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这一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生产队及社员家庭的一些财产被无偿地收归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调配。这导致了“共产风”盛行,劳动纪律废弛,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

                                            ——岳麓版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如果有人问,谁是我不曾谋面但却最难忘的当代领导人时,我会毫不犹豫地作出选择——那就是邓小平……邓小平主持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民们被允许出售富余粮食,可以长期租用自己的土地……邓小平的改革使更多的人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了改善生活的机会。

                                   ——美国《时代周刊》总编艾略特

    材料四  1979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随后在其他省份推广开来……80年代初,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甘蔗、肉类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产量高速增长。

                               ——费正清《剑桥中国史》整编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其实施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图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材料一中, 图三契合了我国哪次重要会议的精神?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二反映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哪一失误?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时代周刊》总编艾略特为什么对邓小平“最难忘”?材料三体现的信息中,邓小平领导的农村改革经营、分配方式是什么?有什么积极作用?
    (5)、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