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区五校联考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1-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100多万年前,中华大地上就有人类居住、生活。考古学家在全国各地发现了大量的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下列遗迹、遗物排序先后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 2. 二十世纪中国有轰动世界的四大发现,分别是___________、居延汉简、敦煌莫高窟藏经以及内阁大库档案,根据下面所提供的关键词,推测横线上的一大发现是(    )

    贞问占卜从中药材到国宝殷墟发掘

    A、二里头夏都遗址 B、半坡彩陶 C、甲骨文 D、司母戊鼎
  • 3. 《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 4.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5.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书,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6. 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交触。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 7. 中国古代王朝历经更替,不断发展。以下正确描述历史演进的是(    )
    A、第一个封建盛世:汉初刘邦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大一统—文景之治 B、重新振兴的东汉:宗室刘秀重建汉室—楚汉之争胜出—光武中兴 C、东西方交通大动脉:西域都护设立——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开通 D、天下的分分合合:春秋战国时期—“一统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 8. 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乙说:“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丙说:“对腐败分子,要用‘德’和‘礼’来教育感化。”丁说:“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对应的思想流派正确的是(    )
    A、甲—墨、乙-法、丙-儒、丁-道 B、甲—儒、乙-法、丙-道、丁-墨 C、甲—道、乙-法、丙-儒、丁-墨 D、甲—墨、乙-法、丙-道、丁-儒
  • 9. 专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着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全球分裂”。这里“全球分裂”指的是(    )
    A、西班牙葡萄牙在全球争夺殖民霸权 B、欧洲形成了两个政治军事集团 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格局形成 D、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鸿沟扩大
  • 10.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研究能使我们更好地了解相关历史知识。下图中的几位历史人物,在本国历史进程中发挥的相同作用是(    )

    A、都摆脱了殖民统治 B、都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C、都维护了国家统一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11. 钱乘旦教授在论述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说:“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为限制“一个人的绝对权力”而制定的文献有(    )

    ①《权利法案》   ②《独立宣言》   ③《美国1787年宪法》   ④.《拿破仑法典》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④
  • 12. 某同学以“科学家与成就”为主题设计了四个探究题目,其中正确的是(    )
    A、哈格里夫斯与新型蒸汽机 B、法拉第与电磁感应 C、达尔文与万有引力定律 D、牛顿与进化论
  • 13.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下表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其中19世纪中期的流行词汇是 (    )

    时期

    流行词汇

    15.16世纪

    文艺复兴.新航路

    17.18世纪

    革命.殖民扩张

    19世纪中期

    A、工厂制度、社会主义 B、法西斯、大危机 C、新经济、互联网 D、垄断、罢工
  •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共同构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两个条约的相同之处是(    )
    A、瓜分德国 B、削弱英国 C、宰割中国 D、限制日本
  • 15. 数据统计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参考。下为日本明治年间的某统计表,导致数据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对外扩张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美国的扶植
  • 16. 下列示意图反映出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关于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美国在一战中消耗了实力

    ②美国受到经济危机的打击

    ③苏联新经济政策极大调动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

    ④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 17. “1860年代改革使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1861年改革中“俄罗斯特殊性”体现在(    )
    A、经济工业化同时实现政治民主 B、废除农奴制同时保留沙皇专制 C、实行联邦制同时建立议会制度 D、建立苏维埃同时保留封建残余
  • 18. 美国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却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发展令人瞩目。下列关于美国历史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独立战争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B、南北战争后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和发展 D、三次科技革命都是从美国开始的,都促进了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 19. 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这些反全球化人士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反对全球化,他们是在反对某种同他们本身信念.价值观相背离的全球化。其中有对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的忧虑,有对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不平,也有对目前这个缺少意义.经济效益的日益世俗世界的不满,以及为了维护自身的狭隘的民族利益甚至是无政府主义。该学者的观点是(    )
    A、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 B、反全球化追求的是另一种全球化 C、反全球化运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 D、反全球化者不在乎全球化的影响
  • 20. 凤凰卫视专题片《百年中美风》有一段解说词:“此时,距离九一八事变,已过去10年。罗斯福发电报给蒋介石说,在孤独抵抗日军4年半之后,中国不再孤独,……”,中国为什么将不再孤独?是因为(    )
    A、国际联盟的成立 B、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发表 D、诺曼底登陆
  • 21. 辨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下列关于一战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退出了一战 B、一战中先后参战的国家达到30多个 C、一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D、一战中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 22. 历史漫画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让人在幽默中深思。图是1947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的时政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袋子上的俄文意为“财政贷款”。该漫画喻指(    )

    A、社会福利制度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23. 关于三次科技革命,有学者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科技革命的特征,第一次科技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科技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下面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特征的阐述正确的是(    )
    A、三次科技革命都使世界大战变得更加残酷 B、“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C、“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D、“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 24.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常用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总结不同时期世界形势示意图,其中反映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 25. 公元208年发生的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学名著是《
  • 26. 文艺复兴是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的先驱是。启蒙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被视为启蒙运动的旗手。
  • 27.   1945年美英苏三国召开雅尔塔会议,会议决定二战结束后,成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1947年,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三、综合题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秦既称帝,患周之败,以为起于处士横议,诸侯力争,四夷交侵,以弱见夺。于是削去五等,堕城销刃,箝语烧书,内锄雄俊,外攘胡粤,用壹威权,为万世安。然十余年间,猛敌横发乎不虞,适戍强于五伯,闾阎逼于戎狄,响应㿊于谤议,奋臂威于甲兵。乡秦之禁,适所以资豪杰而速自毙也。”

    ——《汉书》

    材料三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四  《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一书即以欧洲的史实为例,提出君主专制制度“必须依赖‘伟人’存在,这个伟人必须是大智大睿,无所失误,而且必须是全心全意协同于国家利益的”。然而具有这样品德和能力的人不仅“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找到”,“相反,专制制度的本质却总是把平庸之辈最终送到权力的顶峰,他们的无知与愚昧又总是以个人喜恶为标准,把国家引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张星久《试析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

    (1)、依据材料一,郡县出现的时间。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员方面的区别。
    (2)、据材料二分析,秦朝认为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历史渊源。
    (4)、据材料三分析,分析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
  • 29. 纵观历史,大国的崛起.复兴无不与制造业和隐藏其后的科技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班牙之所以能成为一时强国,与金银从美洲大量输入有很大关系。拥有大量金银之后,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政府鼓励外国商品大量输入,一方面为别国输送了资金,促进其他国家工商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严重阻碍了本国工业的进步。因此,人们把西班牙称作“黄金漏斗”。 

     ——摘编自王加丰等《强国之鉴》

    材料二  在欧洲、英国本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国, 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 “世界工厂”。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丧失领先地位。根本原因在于英国迷信自由贸易的信条,执着于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产业寻求市场以榨取最后的利润,从而放弃了对第二次工业革命主导产业领先市场的追求,教训深刻。

    ——贾根良《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

    材料三  19世纪后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年

    (1851-1873)3.3

    5.0

    /

    3.8

    1874-1890年

    1.7

    5.2

    (1870-1890)2.1

    3.5

    1891-1900年

    1.6

    3.5

    2.6

    4.8

    材料四  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曾对工业革命作过这样的总结: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随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正是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

    ——李宏图等《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班牙被称为“黄金漏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丧失领先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数据表显示这一时期工业增长最快的是哪两个国家?列举一例在这时期发明的新型交通工具。
    (4)、根据材料四,概括哈孟德夫妇对工业革命评价的观点。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上半期,针对工业革命的“弊”,先进人士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探索反思的成果?
  • 30. 自194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今,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政治舞台风云变幻,兴衰起落,发生了非常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材料一  冷战格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的一种以“二元两极”为特征的世界体系。所谓“二元”,是指这一阶段的世界发生了横向的结构性分裂……它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而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所谓“两极”,是指因制度性裂变而形成的两大国家集团各有一个支配性的力量中心,而且两者都具有世界性的影响力,从而构成了国际体系层面“两个世界”的对峙。

    ——余伟民《冷战是这样开始的》

    材料二  60至70年代逐渐形成了三个世界并存的世界格局。它是在国际形势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的基础上产生的。首先体现在第三世界的兴起……它们开始作为一支重要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新兴民族国家日益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发展力量。其次体现在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

    ——赵立冲《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演变探析》

    材料三  关于筹备新的联盟条约的谈判已经进入死胡同,各共和国退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客观进程和成立独立国家联盟已经成为现实。

    ——《白俄罗斯、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共和国首脑声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形成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个世界”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并根据所学知识列举“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帝国主义阵营的分化”的具体表现。
    (3)、简述材料三反映的事件对当时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