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1-3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蓝田人遗址 D、马坝人遗址
  • 2. 下面是一位同学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是(    )

    A、夏朝建立 B、商朝建立 C、西周建立 D、东周开始
  • 3. 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诸侯割据混战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逐步瓦解 D、历史走向统一的趋势
  • 4. 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刺史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 5. 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

    A、“削藩”——汉景帝 B、“推恩令”——汉武帝 C、休养生息——隋炀帝 D、“杯酒释兵权”——宋徽宗
  • 6. 司马迁所著《史记》中,下列事件不可能被写进去的是(   )

    A、秦赵长平之战 B、秦始皇建立秦朝 C、汉武帝泰山封禅 D、“神医”华佗救死扶伤
  • 7. 中国古代史上有四大治世,其中第一个便是汉朝的“文景之治”。这一治世局面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统治者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C、统治者采用法家思想,实行严刑峻法,社会比较安定 D、统治者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 8. 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9. 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  )

    A、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云冈石窟 D、长城
  • 10. 西汉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推行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严刑酷法 C、重商抑农 D、闭关锁国
  • 11. 在举行说故事的比赛中,李明犯了一个历史知识方面的错误,请你把它找出来(    )
    A、官渡之战后,曹操又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B、在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火攻大败曹军 C、三国的统治者都注意发展生产,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D、作为三国鼎立时期的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的贡献比较大
  • 12. 以下四个选项,其中三个是同一类的,另一个是不同类的,这个不同类的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贾思勰
  • 13.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作为研究性学习的重点。经过研究,他们把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概括为(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中华文明的起源 D、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 14. 下图是中国历史朝代顺序示意图的一部分,其中,①处的政权名称是(    )

    A、 B、东晋 C、 D、前秦
  • 15. 某中学历史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进行“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不能入选该主题的是(    )
    A、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国家的统一 D、江南地区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 16. 下列哪些成语反映了淝水之战的情况(    )

    ①破釜沉舟    ②投鞭断流    ③揭竿而起   ④风声鹤唳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 17. 中国古代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如下表所示)。这表明(   )

    A、孔子是春秋时影响最大的思想家 B、孔子对古代教育的发展贡献巨大 C、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D、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被广泛接受
  • 18. 如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 19. 下图为中国古代时间轴图,其中阶段①的特征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巩固 B、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C、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的基础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 20.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之一,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假设此奖项在中国北朝时就有,那么,按上述标准评选出的人应该是(    )
    A、王羲之 B、祖冲之 C、华佗 D、贾思勰

二、综合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

    材料二  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材料三  (太和)十有八年……革衣服之制。十有九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九月庚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

    (1)、材料一中辅佐“桓公”改革最终称霸的贤相是谁?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其改革成功了吗?请说明理由。
    (3)、据材料三概括改革的措施。此次改革在历史上有何影响?
    (4)、综上所述,一次改革能否成功,取决于哪些因素?
  • 22.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春秋左氏传》

    材料四: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

    依据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一例说明古代传说中的哪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制度?什么事情标志着其取代了材料一中的制度?
    (3)、材料三反映周实行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作用?
    (4)、材料四又反映了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材料三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1)、识读材料一的历史人物,图片中间的d人物属于哪个学派?战国时期随着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形成了怎样的学术繁荣局面? 
    (2)、材料二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主张最先在哪个国家实现?
    (3)、材料三反映的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在古代无论哪家思想其目的是相同的,他们相同的目的是什么?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

    材料二:

    材料三: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骞凿空”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2)、请参照材料二地图将丝绸之路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

    (3)、为确保材料二中该商路的畅通,西汉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西域的管辖?它的设置有何重要意义?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古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
  • 25. 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材料一  战国形势图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三  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四  今亡(逃亡)亦死,举大计(发动起义)亦死。等死(一样的死),死国(意为推翻秦朝,夺取政权)可乎?

    材料五  秦王足已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六  以下是小明对秦始皇做的全面而简要的评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过。他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他还建立起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响深远。但是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1)、材料一中哪个国家后来实力大增?也请写出代表这个国家的序号。
    (2)、材料二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上图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机构之间的关系,秦朝开创的这一政治体制是什么?
    (4)、请你给下表命制一个合适的主题。

    秦朝

    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

    统一文字

    交通

    统一车轨和道路宽窄、开凿灵渠.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5)、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6)、据材料五和所学,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7)、材料六在评价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