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1-2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翘首(qiào) 诘责(jié) 振聋发聩(kuì) B、炽热(chì) 踌躇(zhú) 深恶痛疾(wù) C、婆娑(suō) 濒临(bīn) 惟妙惟肖(xiào) D、嶙峋(xún) 喧嚣(xiāo) 络绎不绝(yī)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特殊形式 世人,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只要国际社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多边主义、走团结合作之路,世界各国人民就一定能够携手 各种全球性问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A、告诫 保持 应对 B、告诫 秉持 应对 C、告知 秉持 对付 D、告知 保持 对付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中秋逢国庆,家国共团圓。②2020年的“十一”黄金周成了家国同庆的“中国节”。③祝福伟大祖国,厚植爱国情怀,是这个“中国节”里天津市阅读活动的关键词。④通过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使读者获得了高品质的线上线下阅读体验。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一列列呼啸的高铁穿大山、过平原。坐京广高铁,早看升旗,夜观“小蛮腰”,领略中国高铁的澎湃动力□坐哈大高铁,赏北国风光,看“经济走廊”,共享东北振兴和丰收的喜悦;坐杭黄高铁,穿风景名胜,看一站十景,领略沿途醉美风光□双节来临之际,坐着高铁看中国,以“中国速度”尽享中国景色之美□发展之美。
A、; …… 、 B、; 。 , C、, …… , D、, 。 、5. 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沦陷的悲惨景象,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B、颔联以“感时”一语承上,以“恨别”一语启下,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C、颈联写入冬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思念。 D、尾联描写了诗人的苍老之态,可以想见其苍老之快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二、现代文阅读
-
6. 阅读《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完成下面小题。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①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②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统称为放线菌。
③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
④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⑤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⑥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就随着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上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⑦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素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线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⑧放线菌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加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1)、下列对本文的说明内容,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 B、泥土散发清香的原因和放线菌的作用。 C、放线菌的多种作用。 D、放线菌让雨后的泥土散发清香。(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样的细菌称为放线菌。 B、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样的细菌称为放线菌。 C、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放线菌菌丝丝状的特点。 D、使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放线菌菌丝丝状的特点。(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能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导读者探究事物的本质。 B、放线菌不管它长得像一棵树,还是像一根草,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 C、放线菌虽然在土壤干旱时会枯死,但过后都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D、第⑤自然段中加点的“一般”一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不能删去。7. 阅读《父亲的背影》,完成下面小题。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虽然还有些感冒,但是没有前两天那样鼻涕横流的“拉大旗”了。父亲给我找了一顶绒线帽和一条围巾,把我裹得严严实实的。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本文围绕父亲的背影,写了哪几件事?(2)、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
(3)、阅读文章,概括文中父亲的形象。(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①段统率全篇,是全文的叙事线索,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B、第③段写父亲年轻时强壮的形象,与现在的枯瘦形成对比,写出了父亲的辛劳与苍老。 C、第④段中写到库尔贝的油画《采石工》,目的是说明作者是个喜欢绘画艺术的作家。 D、第⑤段中说“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说明作者更喜欢年轻时的父亲。 E、文章善于运用生活小事表现人物特点,如:用父亲阻止我挑粪和用绒线帽、围巾把我围紧等这些小事,体现父亲的细心、慈爱。三、课内阅读
-
8.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小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兴起,指被任用 B、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 C、人恒过 恒:常常 D、征于色 征:出征(2)、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百里奚举于市 B、曾益其所不能 C、衡于虑 D、入则无法家拂士(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 B、第②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灭亡。 C、从第②段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文章善用排比,气势非凡,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四、句子默写
-
9. 请将下面诗句补充完整。(1)、 ,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2)、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报君黄金台上意,。(李贺《雁门太守行》)(4)、 ,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5)、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渔家傲》)(6)、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7)、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乐得其所“悠然”心境的名句是: , 。
五、课外阅读
-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任元受①事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②。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③之入幕。元受力辞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岂能舍母而与④公军事耶?”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释)①任元受:名尽言。②迨(dài):及。③辟:征召。④与:参与。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①任元受事母尽孝 事:
②魏公太息而许之 许:
(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岂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
(3)、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任元受是一个怎样的人。六、综合性学习
-
11.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近年来,天津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举全市之力切实履行帮扶责任。某班将开展“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好题。
(材料一)
天津市紧紧依托受援地区资源禀赋,为其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持受援地区发展特色林果、畜养殖、乡村旅游、民族手工、科技大棚等特色产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
(材料二)
天津市持续加大受援地区住房与饮水安全、城乡道路、居住环境、邮电网络、市民广场、文化设施等民生领域倾斜支持力度,打造“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等示范民居工程,形成了一批具有天津特色的帮扶模式。
(材料三)
天津市创新举办“津城献爱心、精准助脱贫”消费扶贫大型展销会、消费扶贫“云签约”“直播带货”、原产地探访等系列扶贫活动。利用“津洽会”“民洽会”“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平台,展卖推介对口帮扶地区优质农副产品。
(材料四)
2015—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1)、上面材料中,与“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主题无关的一则是。(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在对口帮扶脱贫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七、填空题
-
12.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作者)花了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科普巨著。
八、名著阅读
-
13.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他突然向他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1)、选文出自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人名),选文中的他是(人名)。(2)、结合选文说说作者对他的印象:。九、作文
-
14. 作文。
多一点兴趣,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一点执着,让我们的步伐更加坚定:多一点担当,让我们的脊梁更加挺拔:多一点付出,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请以“多一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