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1-26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饥肠辘辘     花团锦簇     恍然大悟     截然不同 B、人声顶沸     煞有介事     顷盆大雨     若无其事 C、众目睽睽     悔恨莫及     浑为一谈     人迹罕致 D、废寝忘食     感概万分     全神惯注     疲倦不堪
  •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睡前玩手机会影响人的睡眠周期,青少年应避免睡前不玩手机。 B、“国庆”期间,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的游客到河池旅游。 C、是否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是否具备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D、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新班主任的报告。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地方真是荒凉啊,人迹罕至的,寸草不生呢。 B、2019缘来新昌氧气音乐节时,新昌十九峰景区人声鼎沸 , 前来参加活动的人络绎不绝。 C、我们在学习中,不能不求甚解 , 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D、校园艺术节开始了,舞台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少男少女们尽展青春风采。
  • 4. 下列关于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谢道韫的咏雪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盛为人所传诵,后世便以“咏絮之才”称赞女子的文学才能。 B、古时,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知命之年”,50岁称“耳顺之年”。 C、“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赞人见解说“高见”,言己见解说“拙见”;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说“惠存”。

二、字词书写

  • 5.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我暗暗地在那里 nì xiào , 却一声儿不响。   

    ②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 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③突然间,我 huǎng rán dà wù , 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词就是指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

    ④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 duō duō bī rén

三、名著阅读

  • 6.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中主要涉及六个人物,请补充完成下列统计表格

    身份

    中国老师

    日本老师

    家人

    朋友

    保姆

    邻居

    人物

    父亲

    范爱农

    阿长

    衍太太

    (2)、在这本书中,你最感兴趣的人是哪一位?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这个人的名字,并简要介绍一个有关他(她)的情节。

    名字:

    情节:

四、句子默写

  • 7. 诗文默写。
    (1)、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5)、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
    (6)、《次北固山下》中诗人以奇特的景象,表现新旧更替,历史向前发展趋势的句子是:
    (7)、 ,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朱自清《春》)
    (8)、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五、诗歌鉴赏

  • 8.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应傍战场开中“傍”的意思是
    (2)、这首诗写的是中国哪个传统节日?你从诗中哪些词看出来的?
    (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对比阅读

  • 9.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 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或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注释)①王戎: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②折枝:压弯了树枝。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陈太丘与友

    ②元方入门不

    ③诸儿竞取之

    ④取之,信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3)、(甲)文中,陈元方指出父亲的友人犯了什么错误?(乙)文中,看到路边多子的李树,王戎和其他小伙伴各有什么表现?
    (4)、(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其中表现了元方怎样的个性?

七、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读书

    莫言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只有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类的忆苦戏。在当时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我体能不佳,胆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树下井的游戏,偷空就看“闲书”。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来又用各种方式,把周围几个村子里流传的几部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儒林外史》之类,全弄到手看了。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⑥后来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1)、本文的叙事线索是 。童年时看“闲书”成为我最大乐趣的原因是: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所叙述的故事。
    (3)、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我”读起书来“不顾一切”?
    (4)、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夏日池塘

    羊白

    炊烟是村庄的头发,池塘是村庄的眼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依水而居是先民传下来的智慧,但河流总是有限的,洪水也有它狂暴的一面。于是便有了池塘,像驯服的牛羊一样,俯卧在村庄一旁。

    池塘是一面天然的镜子。上映鸟雀流云、天光月影,侧收庄稼房舍、牲畜人迹。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老先生虽然是在讲读书的道理,但依然有丰盈的画面感,一派田园美景,清新怡人。

    池塘是口大水缸。每到夏天,池塘的水位便会涨高许多。池塘里不养鱼,但有野生的小鱼。池塘里不种莲藕,但有野生的菱角。孩子们不等它们成熟便采来玩,女孩子们还会把它们挂在脖子上当装饰。

    由于水的滋养,池塘边的植被分外茂盛,除了各种水草,还有柳树、榆树、洋槐等,都是野生的,斜逸而出,就像是池塘的睫毛。

    夏日里,我们一帮孩子跑得出汗了,就三秒钟脱光衣服,跳进池塘里游泳、捉迷藏、打水仗。在水里疯够了,我们会很享受地在岸边的树荫里乘凉,打扑克牌,或是兴致勃勃地讨论曾看过的电影里的人物,区分谁是好人还是坏人,谁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池塘里除了有鱼有虾,还有各种水虫、水鸟。我们最喜欢的是翠鸟,觉得它很神秘。为了能看到它捕鱼的全过程,我们通常采用守株待兔的笨办法,偷偷躲在树后或伏在草丛里,等待着它的到来,然后目不转睛地观察它的一举一动。为此,我们的身上总是少不了蚊虫叮咬的痕迹,可我们依然兴致勃勃,满不在乎。生活的艰苦,丝毫也不能夺取孩子们玩耍的天性。

    有时池塘边的草丛里会出现蛇,这让我们觉得很刺激,便找来竹竿用各种方法去逗蛇。池塘里的蛇大多是草蛇,没有毒,因此我们并不害怕。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的笑。彼此对峙一会儿,蛇不是钻进了草丛就是游进了池塘,而我们则坐下来煞有介事地展开讨论,讨论蛇和蛇毒、高山、大海、远方、城市等一些缥缈的话题。

    后来我长大了,外出求学,家乡的池塘便渐渐远离了我的视线。

    如今,每到炎炎夏日,烦闷难耐的时刻,我便会站在城市的阳台上,手摇蒲扇,眺望远方。我的心里就有了一口晃动的大水缸,有了一面清凉光亮的镜子。

    (选自《西安日报》)

    (1)、文章围绕“夏日池塘”写了哪些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试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当蛇被激怒竖起头的一刹那,我们会尖叫着后退,然后是有惊无险的稀里哗啦的笑。

    (4)、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作文

  • 12.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当我们告别小学,走进初中,标志着我们正一天天长大。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在一天天成长,你也都能从中获得不少教益。

    请以“成长需要……………..”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以上)

    要求:①依据本文所洗的事情或所定的中心,在题目横线上填上恰当词语(例如“坚强”“挫折”“鼓励”“感恩”等) ,使文题完整;②记叙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