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1-01-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云:“日本晁衡(阿倍仲麻吕)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下列与诗中人物一样,都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 2. 宋代赞宁说:“山川异城,风月同天”。下列体现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实是(    )
    A、张等通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鉴真东渡 D、玄装西行
  • 3. 下面两幅图片人物反映的唐朝社会特征是(   )

    A、经济高度繁荣 B、开放与交流 C、科技领先世界 D、民族和谐交融
  • 4. 隋、唐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曾发挥过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下列发生于盛唐时期的历史事件中,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的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唐蕃和亲 D、“遗唐使"来华
  • 5. 以下两图反映的分别是哪两个历史人物走过的路线(    )

    A、玄奘、鉴真 B、鉴真、郑和 C、玄奘、郑和 D、马可·波罗、郑和
  • 6. 诗歌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下列诗句中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是(    )
    A、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B、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C、蓄人旧日不耕犁,如今相学种禾乖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7. 唐朝时期同新罗交往频繁,下列有关史实叙述不正确的有(   )
    A、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B、在唐朝的外国留学生中,新罗人最少 C、新罗仿照唐朝,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D、朝鲜音乐传入中国,广泛流行于民间
  • 8. 观察《玄奘西行图》,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事件处于开元盛世②路线以长安为起点③此行承载文化交流④玄奘西行途经中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 唐朝时,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 B、传播日本文化 C、加强两国之间的友谊 D、求取佛教经义
  • 10. 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   )
    A、《资治通鉴》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史记》
  • 11. 下列历史文物,可以实证( )

          

    A、唐朝对外交流广泛 B、大唐对外掠夺金银和人口 C、玄奘西游带回佛经 D、日本向大唐学习政治制度
  • 12. 唐朝时对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的对外政策开放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 13. 比较唐与日本的铜钱,不能得出以下的结论的一项是(   )

    A、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并在日本流通 B、开始铸铜钱的时间日本晚于唐朝 C、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 D、日本铜钱是仿照唐朝铜钱铸造的
  • 14. 今年(2020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70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 15. 下列有关遣唐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来华目的是为了学习中国的军事技术 B、指的是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 C、当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 D、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1)、在材料一中,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怎样的?为此日本是怎样做的?
    (2)、根据材料二,“天竺”是现在的哪里?请你告诉戒日王“秦王”是谁?
    (3)、玄奘是在何时西游天竺的?回国后他写了一部什么书?这部书有什么重要的价值?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据记载,当时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唐朝有外交关系和友好往来。唐朝的都城侨居着大量外国客商、往来使节、僧侣、学者、留学生等,最多时达万人以上,仅日本的遣唐使就达十多批。

    (1)、写出材料一所示图中A地点的名称。
    (2)、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唐朝的对外交往对文化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日本人眼中的唐朝是个法度完善,文明发达,是值得珍视的国家,为此,日本人是怎样做的?
    (2)、材料二诗中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其中的“传道义”指的是什么?
    (3)、诗中“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了唐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请再写出一例与之相应的友好交往事例
    (5)、唐朝的繁荣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 19. 观看下面的壁画,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时的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拜占庭帝国、朝鲜和西伯利亚,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朝代。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骤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域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庭(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1)、该壁画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   )
    A、实物资料 B、文献资料
    (2)、根据以上壁画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关于唐朝对外交往方面的历史信息?

    信息一:

    信息二:

    信息三:

    (3)、根据以上图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历史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