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0-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生物圈就是(   )
    A、地球上的全部生物 B、地球上全部适合生存的环境 C、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D、地球表面各种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 2. 作出假设中的“假设”是指(    )
    A、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 B、实事求是 C、毫无根据的猜想 D、以上三种都是
  • 3. 在“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的实验课上,小明经过正确规范的操作后,顺利地找到了清晰的字符图像。他兴奋的将显微镜轻轻的挪动给同组其他同学看,但其他同学却看到视野内很暗看不清图像,要想重新看到清晰的字符图像,应首先考虑进行的操作是(    )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移动装片 C、调节反光镜 D、调节遮光器
  • 4. 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 5. 要想换用显微镜上的另一物镜,必须(    )
    A、卸下原来的物镜 B、转动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D、使镜筒下降
  • 6. 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甲”变为视野“乙”,下列正确的是( )

    A、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B、换用高倍物镜,再向左上方移动装片 C、向右上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再换用高倍物镜
  • 7. 欲把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从左上方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推向(  )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 8. 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动物个体 B、植物个体 C、表皮 D、细胞
  • 9. 种植玉米时,要用农药拌种以防止害虫啃咬种子,但农药并不进入玉米种子细胞内,原因是玉米种子的细胞具有(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 10. 下列有关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和生物体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不断分裂和生长形成不同的组织 B、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 C、经过细胞分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会发生改变 D、多细胞生物体都具有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四个层次
  • 11. 麻和洋麻是我国华北和南方广大地区常种植的经济植物。人们种植它们的目的是收获大量的纤维,根据纤维的特点,你能说出它实际上是细胞的哪一部分(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核 D、胞间连丝
  • 12. 组织的形成是(  )的结果。
    A、细胞分裂 B、细胞生长 C、细胞分化 D、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 13. 具有结构简单,无根、茎、叶分化特征的植物类群是(  )

    A、藻类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 14. 李强家里养了一盆观赏植物——肾蕨,为了使它长得好,你想为他提出下列哪一种建议(    )
    A、放在向阳的地方,多浇水 B、放在背阴的地方,多浇水 C、放在向阳的地方,少浇水 D、放在背阴的地方,少浇水
  • 15. 下列关于藻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都生活在水中 B、有单细胞,有多细胞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有根、茎、叶分化
  • 16. 龙眼果皮里包有种子。这类植物属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蕨类植物 D、藻类植物
  • 17.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考察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里生长的植物时,将松树、桃树、蒲公英归为一类,将卷柏、肾蕨、葫芦藓归为一类,则其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无果实 B、有无种子 C、有无根茎叶 D、有无输导组织
  • 18. 下列有关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促进空气更新和净化 B、促进无机盐运输 C、使植物有效散热 D、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 19. 下列哪种物质不通过气孔进出? (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无机盐 D、
  • 20.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器材(试剂),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器材(试剂)的选用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花的结构 B、用碘液来检验是否存在淀粉 C、用沸水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 D、用菜青虫成虫探究取食行为
  • 21. 鱼缸内放一些水草,在阳光照耀下,水中会有气泡冒出,这些气泡里的主要气体是(  )

    A、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 C、蒸腾作用产生的水蒸气 D、以上三项全是
  • 22. 我国很多地区出现过沙尘天气,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气候异常 B、天旱无雨 C、温室效应 D、植被被大面积破坏
  • 23. 小郭热衷于植树造林,他说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其理由是(    )
    A、光合作用吸收氧气 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D、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 24. 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能正常制造淀粉,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

    A、叶绿素 B、 C、二氧化碳 D、
  • 25. 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发育 D、秸杆的生长发育
  • 26. 某果农为了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采取了下列几项措施,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B、合理密植 C、保持棚内温度恒定 D、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 27.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①将叶片放到酒精中隔水加热;           ②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

    ③将天竺葵叶片用黑纸遮盖一部分;       ④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⑤把部分遮盖的叶片取下并去掉纸片;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③②⑤①④⑥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 28. 若让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应选用(    )
    A、用酒精除去叶绿素的叶 B、全绿的叶 C、不含叶绿体的叶 D、有白斑的绿叶
  • 29. 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时,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得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C、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 30. 要检测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方便的方法是检测(    )
    A、氧气的释放量 B、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C、有机物的形成量 D、水的消耗量

二、填空题

  • 31. 下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的结构,请据图回答:

    (1)、整体上看,叶片的结构包括三部分,它们是
    (2)、图中[1]和[4]合称 ,它们的细胞排列
    (3)、叶肉里面含有大量的 , 而使叶片呈现绿色。
    (4)、气孔是由一对细胞构成的,在上表皮气孔数目比下表皮气孔数目
    (5)、叶肉细胞的结构比动物细胞多的结构是 , 叶肉细胞中呼吸作用的场所是 , 含有遗传物质的是 , 控制物质进出的是
  • 32. 下面是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并结合你平时的实验体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一中,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出的气体,发生的现象是 ,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在实验二中,绿色植物必需预先经过的处理是 , 其目的是 , 将甲、乙两个装置放在阳光下几小时后,各摘下一个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变蓝的是装置中的叶片,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
    (3)、脱色的方法是将选中的叶片放入盛有的小烧杯中,加热,使叶片中含有的溶解于中,直到叶片变成色,漂洗后滴加碘液,如果叶片中有淀粉其颜色将
    (4)、综合上述两个实验的结论可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之一是;根据实验二的原理可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三、探究题

  • 33.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若要探究氧气是由绿色植物在光下产生的,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下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请你写出光合作用作用反应式:
    (5)、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可以知道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原料是

    , 产物是 , 进行光合作用所利用的能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