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

试卷更新日期:2017-10-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法外治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 2. “数日后,一匹快马向热河方向飞驰,恭亲王向咸丰帝报告了‘花园’被烧的消息……”该历史情景应出现在(  )
    A、林则徐广东禁烟期间 B、鸦片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甲午战争期间
  • 3.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悲伤是因为(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4. 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A、 虎门销烟 B、 圆明园遗迹 C、 侵略者坐上清朝皇帝的宝座 D、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 5.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这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中国人民觉悟程度太低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 C、帝国主义的干涉和破坏 D、中国自然经济残余的影响
  • 6.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中继续讨论。”费正清所说的会议(  )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C、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D、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7.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的这三幅浮雕反映的史实依次是(  )

    A、南昌起义、五四运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B、五四运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南昌起义 C、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五四运动、南昌起义 D、南昌起义、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五四运动
  • 8. 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到:“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他描述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 9.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如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 10.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    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   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1. 学习历史要求我们思考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以获得合理的历史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A

    南昌起义爆发

    清王朝土崩瓦解

    B

    日本制造“卢沟桥事变”

    东北三省完全沦陷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中国民族工业处于崩溃边缘

    A、A    B、B    C、C    D、D
  • 12. 《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大众传媒的普及 B、男女实现了平等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封建思想的根除

二、判断题

  • 13. 《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则向中国索取了3 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 14.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起义的主要力量是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 15.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三、综合题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图一鸦片战争穿鼻海战  图二甲午战争黄海激战  图三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材料二: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幅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 18. 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

    栏目一:举步维艰

    图一江南制造总局   图二汉阳铁厂 图三京师同文馆   图四北洋水师

    栏目二:柳暗花明

    栏目三:旭日东升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7年赴德国访问

    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

    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

    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

    1902年留学日本

    (1)、图一至图四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
    (2)、阅读图五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否实现,为什么?
    (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他们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